李冬梅
目的:探讨藻酸盐伤口敷料在皮肤擦伤中的修复效果.方法:于2011年1-8月将104例皮肤擦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照,观察组应用清创后藻酸盐伤口敷料覆盖,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干燥换药方法.结果:藻酸盐伤口敷料使伤口愈合时间缩短,患者疼痛程度减轻,创面无感染和不良反应.结论:藻酸盐伤口敷料对皮肤擦伤的愈合有促进作用,且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陈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评价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制度实行后,提高合理使用抗生素水平.方法:以<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为依据,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7-12月门诊处方42 291张,其中使用抗生素处方21 718张,逐一审核并填写不合格用药项目表和处方点评工作表,运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并对处方基本指标、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方面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7-12月我院平均每张处方使用抗生素品种数为1.7种(点评前为2.3种);抗菌药物使用率由上半年的50.7%,下降到了43.4%;注射剂的使用率由上半年的44.3%,下降到了37.4%.结论:处方点评制度实行后,我院抗生素的使用率逐步下降,趋于合理.但抗菌药物的使用仍存在问题.
作者:狄晓萍;任婷;狄维鹏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比较盐酸罗哌卡因、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成A、B 2组,每组50例,A组盐酸罗哌卡因(1%盐酸罗哌卡因1.7ml+麻黄碱0.1ml +50%葡萄糖0.2ml);B组布比卡因(0.75%布比卡因1.7ml+麻黄碱0.1ml+50%葡萄糖0.2ml),行腰麻+硬膜外麻醉,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高感觉阻滞平面、大感觉阻滞时间、大运动阻滞时间、感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及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慢于B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慢于B组(P<0.01);2组高感觉阻滞平面无显著差异(P>0.05);A组大运动阻滞时间明显慢于B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2组麻醉效果评定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小于B组(P<0.01).结论:盐酸罗哌卡因较之布比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麻醉在妇科手术更加安全有效,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赵增秀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当前实验室定量测定和临床应用中存在妊娠周数计算方式不同、受精卵植入时间描述不同、产生部位描述欠准确以及检测系统不同所致参考区间迥异等问题,致临床应用不便,更难以检测结果互认.应当规范相关临床概念,检测系统标准化,方能正确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结果.
作者:陈华根;黄学斌;宋强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电动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避免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50例术中应用电动止血带的四肢手术患者采用正确的方法缚扎止血带,选择合适的压力和使用时间,术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切口无渗血,术野清晰,便于术者操作.手术结束,肢端血运良好,缚扎部位无红肿、破溃.术后随访无1例发生止血带疼痛,无神经肌肉损伤、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未出现相关的医患纠纷.结论:电动止血带应用于四肢手术,止血效果好,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是四肢手术止血的佳工具.
作者:许会姣 刊期: 2011年第24期
胆结石是胆管树内(包括胆囊)形成的凝结物,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作性腹痛、急性炎症,如果结石进入胆总管后可出现下列并发症:黄疸、胆管炎和胰腺炎等;但大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胆囊结石病以饱餐后出现突然发作之剧烈绞痛,难以忍受为特征,临床上结合血液、X射线或胆道造影、B超等辅助检查,综合分析,是不难做出胆石症的诊断.
作者:顾宝云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就脑梗死医保患者住院频次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开展医疗保险工作,为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患者住院信息数据,从每位患者每次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年龄、性别、人员类别、收入水平等方面对其住院频次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医保患者住院频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每位患者住院费用、年龄、人员类别、收入水平,随年龄增加、收入水平的提高,住院频次增加.结论:从医保统筹费用中划拨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预防疾病的发生,促进健康,减慢慢性病的进程,从而降低发病率,达到控制住院频次,提高医保统筹费用利用率的目的.
作者:万卫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对于怀疑盆腔肿瘤的患者来说,CT检查已成为十分重要的诊断手段,这是因为CT能对盆腔脏器获得十分清楚的影像学表现.因此,对于卵巢肿瘤不仅诊断上必不可少,而且对于确定治疗方案也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对我院2008-2009年间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5例卵巢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CT在卵巢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孙建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护理与治疗方法,减轻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方法:对26例COPD患者进行体重指数﹑吸烟指数﹑C-反应蛋白﹑血pH值﹑PaO2等方面综合评价分析危险因素[1]﹐应用巡诊护理的方法有针对性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营养护理、帮助有效戒烟、长期氧疗、呼吸道护理、呼吸训练等.结果:患者疾病复发率降低了、安全感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减轻.结论:COPD患者采取巡诊护理是可行的,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构建了患者、家庭、社会和谐关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作者:徐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总结高位(复杂性)肛瘘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0年来收治的60例肛瘘病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一次性痊愈占82%,再发11例占18%,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占8%.结论: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有效的胃肠道准备是治疗的关键和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蒋治洲;李军;李自全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的效果,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40例绝经后妇女于取环前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2h后取环.结果:术前2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对宫颈的质地,宫颈的长度和宫口位置有明显的作用,对宫颈的软化和扩张有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手术质量,减少了并发症.40例绝经后妇女惰性宫内节育器不锈钢单环均1次顺利取出,无操作困难,成功率为100%,随诊3个月,B超未发现子宫内膜增厚.结论:对于绝经后妇女,取器前采用米索前列醇一次性阴道给药可达到软化宫颈的作用,可降低取器困难程度,减轻患者痛苦,此法效果好,手术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冒晓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遵医行为的督促作用及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12月期间在我中心建档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15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短信提醒、定期门诊复诊、上门服务及联系家人督促配合治疗等多种形式的社区干预,通过发放高血压治疗评估调查表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干预组的遵医行为符合率、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干预能很好的提高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根据<口腔临床药物学>课程特点,结合第四军医大学教学评估工作,对该门课程教学内容、方法等进行尝试性改革,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结果表明,在遵守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大胆对原有教学模式改革,可调动教员、学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王晓娟;顾宜;王荣华;王荣;崔妮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胸腔镜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26例作为观察组.经开胸手术治疗的2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及离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有效.
作者:赵敬国;李新艳;李文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以护理岗位的职业能力为导向,实施生物化学课程改革.通过精选教学内容,灵活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考核机制的多元化等措施为进一步提高高职护理生物化学教学效果提供依据.
作者:邱秀芹;赵学芳;胡鹤娟;饶春平;董美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通过综合干预促进普外科清洁手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选取实施干预前的2009年9月-2010年8月,及实施干预后的2010年9月-2011年8月清洁手术的全部出院病例,对上述清洁手术抗菌药物应用进行调查.结果:经持续性干预后,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逐渐降低.结论:感染管理科和药剂科、医务科三科联合管理,可有效控制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关炳梅;郭艳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神经系统药物及心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帕罗西汀20mg/d,抗抑郁药物治疗.疗程均为4周.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分别行HAMD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86.67%,对照组有效率58.82%.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抑郁缓解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HAMD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结果均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具有良好的效果,在抑郁症状改善的同时,还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陶文彪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近年来发展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乳腺癌,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起到关键作用.为提高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我院采用CA153、CEA、CA125和CA199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进行诊断,现报道如下.
作者:欧阳胜利;吴群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观察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术后应用镇痛泵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因重度子痫前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施术剖宫产终止妊娠的产妇112例,根据术后镇痛方法分为两组各56例.实验组术后留置自控镇痛泵(PECA);对照组术后肌注盐酸哌替啶100mg.观察两组产妇术后的镇痛效果、血压变化、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术后6、12、24、48h镇痛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6、12、24、48h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对照组低(P<0.01),实验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无产后子痫发生,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术后控制血压尤为关键,除了应用降压药以外,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好,虽然会影响胃肠功能的恢复,但能有效控制高血压及减少产后子痫的发生,对产妇术后恢复更有利,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周淑敏;郭豪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气管切开术后可发生许多并发症,轻者可延长治愈时间,重者可导致死亡.如果护理人员认真观察和细心护理,有些并发症则可避免或得到及时治疗.我科从2009年7月-2011年7月两年共行气管切开术268例,为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现将笔者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刘丽萍;姜品妮;吕巧英;王文秀;史金萍 刊期: 201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