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脊髓型颈椎病早期外科干预对脊髓功能恢复的重要性

张保权;张卫;魏玺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 早期外科干预, 脊髓功能恢复, 重要性
摘要:目的 通过对20例脊髓型颈椎病不同的临床时期,而采取手术干预,探讨不同病程时期行手术治疗,术后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根据JOA17分法).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总结在北医三院进修期间抽取年龄在45~55岁,均为单阶段病变,不伴有椎管狭窄患者均采取前路Peek材料Cage,填充刮除自体椎体后缘骨赘和松质骨,行椎间融合,前路钛板内固定.术前术后采用JOA评分标准评定,利用改善率=(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7-术前评分)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术前病程短的改善率明显提高,且脊髓功能恢复较好,病程长者术后改善率低,并且仍残留脊髓症状.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对脊髓功能的恢复非常重要.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实施三三锻炼计划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促进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康复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按随机分组法,将8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三三锻炼计划,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患肢功能康复优良率及切口一期愈合率.结果 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及切口一期愈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三三锻炼计划作为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肢的功能康复,且不影响伤口愈合.

    作者:张玲玲;王艳丽;周蓓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诊护士心理生理危害常见职业因素分析

    由于急诊科工作环境的特殊性,病人病情的不可预见性及急诊抢救的紧迫性,使急诊护士更容易而且更多地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之中,特别是近年来各种传染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的流行,使得急诊护士更容易受到身心方面的伤害.

    作者:韩玉洁;冯靳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腹腔镜术后护理干预对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 消除患者思想顾虑、加强术前宣教、完善的胃肠道准备、防止术中腹压过高和时间过长、避免异味等不良刺激、减少病友间的相互影响、结合药物预防与治疗等有效治疗和护理干预.结果 腹腔镜术后的全麻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明显低于有关文献报告的发生率.结论 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适当的药物治疗,加强正确合理的护理就可以大限度降低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杜淑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经皮穿刺微波刀治疗肝癌的临床护理

    目的 总结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微波聚能刀治疗肝癌的临床护理.方法 术前帮助训练患者在呼气或吸气过程中学会较长时间屏气,解除紧张恐惧的心理,使患者主动配合医生的操作,提高穿刺成功率,术后做好疼痛发热等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19例患者术后1~2周B超显示肿块血流信号消失,随访2~9个月20例存活患者的肿瘤未复发.结论 术前帮助训练患者在呼气或吸气过程中学会较长时间屏气,提高术后护理质量,对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秀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144例多胎妊娠围生儿死亡分析

    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围生期婴儿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多胎妊娠的围生儿死亡率仍较高,本文对144例多胎妊娠中27例死亡围生儿进行分析,并对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加以讨论.

    作者:刘为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复杂性股骨带锁髓内钉断裂后的取出体会

    有关钢板及螺丝钉断裂的取出方法报道较多,而复杂性股骨带锁髓内钉断裂后的取出报道尚少,2004年4月至2008年1月,现就取出不同断裂类型的股骨带锁髓内钉中的7例复杂性断钉取出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战营;马鹏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腹腔镜外科手术取代了部分传统手术,成为微创外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腹腔清洗彻底,切口感染少,术后恢复快,术后肠粘连轻、肠管干扰少、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病人费用少等诸多优点.

    作者:朱水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院前急救常见的纠纷隐患及防范措施

    建立急救的绿色生命通道,实施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张玲玲;尤娜;薛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胃癌的螺旋CT分析诊断

    目的 探讨胃癌的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8例经病理证实胃癌的螺旋CT表现.结果 20例肿瘤累及浆膜层,8例肿瘤突破浆膜层,10例肿瘤向外侵犯并转移.结论 螺旋CT可显示胃癌大小、形态,与周围组织关系及淋巴结的转移.对胃癌的术前分期评估及选择治疗方法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于湛;阮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血压脑室出血置管引流36例体会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脑室外引流加血肿冲洗剂、液化液或腰穿脑脊液置换的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36例.结果 36例手术患者,死亡4例,3例效果不良,24例效果良好.结论 脑室外引流加血肿冲洗剂,液化剂或配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吴阳;许从甫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115例开胸术后心肺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开胸手术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尤以心肺并发症为多见,是导致围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必要的预防和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丽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老年人空腔脏器穿孔性急腹症的诊治体会

    急腹症系外科临床常见病,其临床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一旦延误诊治,将会造成严重后果.空腔脏器穿孔性急腹症属急腹症中的一种较重类型,尤其易发生于老年人,因其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往往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难度.

    作者:陈宗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12例胫骨平台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均为Ⅴ型骨折,给予手术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结论 胫骨平台双髁骨折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作者:刘睿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在手术室的使用和维护

    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继甲醛、环氧己烷和戊二醛等低温灭菌技术.我院手术室于2006年开始使用美国强生STERRAD100S灭器,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对该灭菌器的性能和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将其日常的使用和维护介绍如下.

    作者:黄晓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618例分析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在治疗泌尿系结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618例泌尿系结石行URSL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行气压弹道碎石618例,其中576例一次碎石成功,成功率达93.2%,其中上段结石成功率达89%,中段结石达96.7%,输尿管下段、膀胱、尿道结石达100%.结论 URSL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理想方法之一,具有微创、高效、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郭建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不可触及乳腺病灶63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不可触及乳腺病灶(NPBL)早期有效的诊断措施,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63例临床触诊阴性、影像学检查发现可疑改变但不能定性的乳腺病灶的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3例中采用细针定位乳腺活检27例、立体定位核芯针活检22例、病灶染色定位活检11例、体表圈划定位活检3例;病理证实浸润癌31例、导管原位癌5例、纤维腺瘤18例、囊性增生7例、不典型增生2例;36例乳腺癌中行改良根治29例、保乳手术加放疗7例.结论 NPBL可根据影像学检查方法及病灶的位置采用多种方法定位来指导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活检,可有效提高NPBL活检的准确性及检出率,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癌.

    作者:徐世平;张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食管癌手术肺部并发症的病因分析及防治体会

    目的 探讨食管癌手术肺部并发症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323例食管癌手术后45例肺部并发症发病原因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43例治愈,肺栓塞死亡1例,肺不张并肺感染死亡1例.结论 食管癌围术期采取全面科学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冯新元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浅谈护士心理素质与静脉穿刺的关系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的操作技术之一,也是临床静脉给药的重要途径,熟练的静脉穿刺技术不仅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能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但是,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发生静脉穿刺失败的现象,因此一次穿刺成功与否,不仅和护士的技术水平有关,而且和护士的心理素质也密切相关.因此,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对护理质量也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洪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结肠癌根治术后炎性肠梗阻的护理

    腹部手术时对肠道所处环境的直接干扰,对肠道正常解剖关系的破坏及对生理功能的影响是造成术后肠梗阻的常见原因,这种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1~2周,因此称作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作者:王克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8年6月行胃癌根治手术的7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结果 756例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腹腔淋巴漏8例,占1.058%(8/756).发生时间为术后3~7 d,引流量为200~1000 ml/d,引流时间8~40 d,经非手术治疗后均治愈.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改善患者全身状态,术中选择合适的手术范围,提高手术技巧,可以减少术后腹腔淋巴漏的发生.术后一旦出现淋巴漏,保守疗法均可治愈.

    作者:赵万刚;张文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