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云
胆囊切除后胆道动力障碍(PCBD)是胆囊切除术后症状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往曾归纳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自80年代以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大多数PCS都可以发现具体的器质性病变,因而PCBD一直未受重视.
作者:许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继甲醛、环氧己烷和戊二醛等低温灭菌技术.我院手术室于2006年开始使用美国强生STERRAD100S灭器,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对该灭菌器的性能和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将其日常的使用和维护介绍如下.
作者:黄晓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剖宫产术时是否可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尚存争议.我们回顾分析了我院近5年来术时行肌瘤切除术的45例病例,以期为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可行性提供依据.
作者:张春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利用手术方法将生物假体置换被疾病或损伤所破坏的髋关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寿命的延长,越来越多的关节严重受损的老年患者选择了此手术.
作者:闫素霞;白小辉;白志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肝海绵状血管瘤剥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自1997年7月至2007年7月,我院对36例需要治疗的肝海绵状血管瘤实施了剥除术,对直径>10 cm的肝海绵状血管瘤同时采用了肝门间歇阻断的方法.结果 全部肝海绵状血管瘤均被成功剥除,无手术死亡,手术平均失血320 ml(130~700 ml),术后发生右侧胸腔积液2例,膈下积液1例,切口感染1例,经随访36例,无一例复发.结论 通过与文献中的肝切除术组进行比较,我们的体会,剥除术是手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更安全更有效的方法.
作者:马荣龙;孙培春;张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胫腓骨远端开放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单边外固定架跨踝关节超关节外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13例胫腓骨远端开放粉碎性骨折伴踝关节骨折或脱位,结合软组织处理.结果 经8个月~5年随访,疗效满意,预后优良率达90%以上.结论 本治疗方法解决了胫腓骨远端开放粉碎性骨折的固定困难,可使肢体恢复接近正常长度,另外对踝关节起到弹性固定作用,有利于踝关节骨折、关节周围韧带损伤的功能重建.该治疗方式是治疗伴有踝关节稳定系统破坏的胫腓骨远端开放粉碎性骨折的可采用手段之一.
作者:张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急腹症系外科临床常见病,其临床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一旦延误诊治,将会造成严重后果.空腔脏器穿孔性急腹症属急腹症中的一种较重类型,尤其易发生于老年人,因其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往往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难度.
作者:陈宗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介绍锁骨钩钢板加喙肩韧带转位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2003年4月至2008年4月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加喙肩韧带转位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18例,术中清理肩锁关节,喙肩韧带转位重建喙锁韧带,肩锁关节复位,锁骨钩钢板固定.结果 术后均接受随访,按照Lazzcano标准评定患者术后功能,均未发生感染及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现象,钢板取出后脱位无复发,效果良好.结论 该术式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具有操作简单、牢固可靠、动态固定、复位良好、重建韧带效果可靠、肩关节功能恢复快、优良率高、并发症少及内固定取出后不复发等特点,是目前治疗新鲜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理想的方法,可推广应用.
作者:宋善新;袁旭有;牛东田;林华波;周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对肱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76例肱骨干骨折采用顺行或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并进行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76例病例经6~18个月,平均12个月的随访,依据Joher-Wruhs标准评定,优良率为100%.结论 交锁髓内钉是固定肱骨干骨折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作者:徐国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12例胫骨平台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均为Ⅴ型骨折,给予手术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结论 胫骨平台双髁骨折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作者:刘睿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胆道损伤多为医源性损伤.本文报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致肝外胆道损伤18例的处理体会.1 临床资料本组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52岁.
作者:刘敬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我院10年来剖宫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为降低本院剖宫产率提供理论依据及对策.方法 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2783例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剖宫产主要指征依次为:社会因素、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巨大儿等.结论 剖宫产率的升高不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主要为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增多所致.加强孕产期监护和产程观察,提高医务人员及孕妇对剖宫产的认识,改变服务模式,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剖宫产,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陈德珍;席广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之一,发病率高而且经常有合并症发生,致使多次复位、神经损伤、手术探查及预后不佳等的发生率比任何其他部位的肢体骨折都高.
作者:吕尚军;白金广;李文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行宫颈多点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因CIN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者206例,比较阴道镜下行宫颈多点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检查的结果;探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漏诊高级别CIN及宫颈癌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206例CIN患者LEEP术后与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完全符合者 113例(54.85%),不符合者93例(45.15%);75例(36.41%)LEEP活检结果比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严重.LEEP术前诊断为CINⅢ级者有4例术后诊断为浸润癌;8例经阴道镜活检诊断为原位癌患者,LEEP术后诊断为浸润癌.结论 阴道镜下行宫颈多点活检对CIN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诊断为CINⅡ及CINⅢ者,推荐LEEP术以除外宫颈浸润癌.
作者:龙素萍;李义星;张振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公民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要求不断提高,医疗纠纷呈逐年增多趋势.护士作为医疗工作的主体,有时也难免成为医疗纠纷的主体.
作者:万中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下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60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方法、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给予纠正休克、输液、补血、应用止血药物的基础上,58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手术治疗,57例出血停止,1例出血坏死性肠炎患者手术切除病变肠段,术后因肠坏死死亡.2例病因不明者保守治疗出血停止.治愈率98.3%,病死率1.7%.结论 对于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应立即输液、补血,纠正休克,应用止血药物等非手术治疗.对有手术指导的下消化道出血,及时手术行肠切除或肠系膜血管结扎术等,可有效的控制出血.
作者:鞠现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交通事故、建筑意外等造成外伤增多,颅脑外伤病人也增加,重型颅脑损伤约占颅脑损伤20%,死亡率很高.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8年5月收治了33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去骨瓣减压术,现将救治及预后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健;黄峰;雷东;杜炜明;张永华;韩新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的操作技术之一,也是临床静脉给药的重要途径,熟练的静脉穿刺技术不仅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能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但是,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发生静脉穿刺失败的现象,因此一次穿刺成功与否,不仅和护士的技术水平有关,而且和护士的心理素质也密切相关.因此,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对护理质量也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洪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提高手术室高护生带教质量.方法 根据高护生特点进行针对性带教.结果 解除高护生的思想顾虑,使高护生很快适应手术室环境,学习方向明确,提高高护生的无菌观念和动手能力.结论 使高护生无菌操作更熟练,更好的完成实习任务,为临床第一线输送优秀的护理人才.
作者:魏海利;谢静;王小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1].针对神经外科患者的健康问题,我科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系统论为基础,以护理程序为手段的系统化整体护理,重视了健康教育的实施.
作者:崔兴芬;杨梅玉;马海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