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李东儒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脑内血肿, 小骨窗开颅术, 尿激酶
摘要: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方法 对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术后用尿激酶溶解深部残留血肿.结果 术后存活16例,占80%,死亡4例.结论 该手术时间短且创伤小、直视下止血、清除血肿,能有效降低颅内压,保护有功能的脑组织,能提高临床救治存活率及减少致残率.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一期肠切除吻合治疗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41例

    目的 探讨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外科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分析41例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1例患者均行一期结肠癌切除吻合术,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2例,应激性溃疡2例,后给予内科对症处理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一期肠切除吻合治疗结肠癌并发肠梗阻可行.掌握正确的手术适应证,做好围术期和术后的处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基础.

    作者:安国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术前访视,取得患者信赖,术中人文关怀、舒缓患者紧张情绪,术后回访、患者生理舒适等,对90例前列腺增生汽化电切手术患者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与结论舒适护理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的应用,有利于消除患者担忧、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使患者能主动配合手术,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术中舒适感受的程度,对医护人员服务满意,促进其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张明月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方法 对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术后用尿激酶溶解深部残留血肿.结果 术后存活16例,占80%,死亡4例.结论 该手术时间短且创伤小、直视下止血、清除血肿,能有效降低颅内压,保护有功能的脑组织,能提高临床救治存活率及减少致残率.

    作者:李东儒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上尿路手术病人留置双猪尾管支架引流的护理

    上尿路结石狭窄、损伤、肿瘤等疾病手术后,在输尿管内放置双猪尾管,既解决了肾脏外引流易发生的并发症,如感染、引流管脱落、吻合口狭窄等,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肾功能,缩短了住院时间.

    作者:张钦玲;孙艳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围术期处理

    目的 探讨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处理.方法 总结了笔者在手术治疗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实践.结果 全部病例痊愈.并发切口感染7例,2例并发霉菌性阴道炎,2例出现一过性的低血糖反应.结论 有效地控制血糖是围缩期的处理关键,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技巧,采用硬膜外麻醉,治疗其他内科疾病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魏海霞;张亚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并发心律失常180例分析

    目的 总结食管癌贲门癌术后180例病人发生心律失常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820例食管癌贲门癌病人接受手术治疗后发生180例心律失常病例.结果 发生的心律失常有窦性心动过速135例,占75%;房性早搏15例,房室交界性早搏11例,室性早搏8例,房颤6例,室上性心动过速5例,无一例死亡.术后心律失常多发生于术后48小时内.结论 提高治疗效果的基本经验是充分的术前准备,围术期加强监护,针对其诱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并针对其诱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作者:许金生;宋继东;付天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去骨瓣减压术33例临床应用体会

    随着交通事故、建筑意外等造成外伤增多,颅脑外伤病人也增加,重型颅脑损伤约占颅脑损伤20%,死亡率很高.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8年5月收治了33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去骨瓣减压术,现将救治及预后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健;黄峰;雷东;杜炜明;张永华;韩新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不同方式气管内滴药对下呼吸道湿化效果的影响

    目的 比较持续气管内滴药与间断气管内滴药对气道内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 气管插管病人80 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0 例,设为对照组,应用间断气管内滴药湿化气道;B组40例,设为实验组,应用持续气管内滴药法湿化气道.对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 A组易引起患者刺激性咳嗽,将湿化液咳出会影响湿化效果;B组将湿化液缓慢、均匀而持续地注入呼吸道,达到有效的湿化作用.结论 应用持续气管内滴药法与间断气管内滴药湿化气道相比, 持续气管内滴药使痰液易于排出且很少引起刺激性咳嗽,降低了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作者:邝静;尚晨阳;薛桂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护理

    应激性溃疡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自2003年7月至2008年7月我院共收治颅脑损伤836例,按GCS分型有重型颅脑损伤206例,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71例(占34.5%),我们对其进行精心的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肖文全;计建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脊髓型颈椎病早期外科干预对脊髓功能恢复的重要性

    目的 通过对20例脊髓型颈椎病不同的临床时期,而采取手术干预,探讨不同病程时期行手术治疗,术后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根据JOA17分法).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总结在北医三院进修期间抽取年龄在45~55岁,均为单阶段病变,不伴有椎管狭窄患者均采取前路Peek材料Cage,填充刮除自体椎体后缘骨赘和松质骨,行椎间融合,前路钛板内固定.术前术后采用JOA评分标准评定,利用改善率=(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7-术前评分)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术前病程短的改善率明显提高,且脊髓功能恢复较好,病程长者术后改善率低,并且仍残留脊髓症状.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对脊髓功能的恢复非常重要.

    作者:张保权;张卫;魏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结肠癌根治术后炎性肠梗阻的护理

    腹部手术时对肠道所处环境的直接干扰,对肠道正常解剖关系的破坏及对生理功能的影响是造成术后肠梗阻的常见原因,这种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1~2周,因此称作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作者:王克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切除45例

    剖宫产术时是否可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尚存争议.我们回顾分析了我院近5年来术时行肌瘤切除术的45例病例,以期为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可行性提供依据.

    作者:张春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肠系膜静脉血栓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自2000年7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2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常见的病因为腹部手术后,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腹痛(24/26,92.3%);可靠的诊断方法为肠系膜血管造影(100%).26例保守治疗2例,介入治疗8例,手术治疗16例.结论 对于可疑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应尽早行肠系膜血管造影,提高医生对肠系膜静脉血栓的认识和介入溶栓是提高肠系膜静脉血栓早期诊治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新;仝现州;张喆;李红普;朱盛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实施三三锻炼计划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促进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康复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按随机分组法,将8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三三锻炼计划,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患肢功能康复优良率及切口一期愈合率.结果 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及切口一期愈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三三锻炼计划作为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肢的功能康复,且不影响伤口愈合.

    作者:张玲玲;王艳丽;周蓓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31例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1998年2月至2006年1月,采用双侧或单侧彻底切断或松解所有挛缩臀肌筋膜组织的方法治疗31例臀肌挛缩症患者.结果 31例获得随访,随访3个月~3年,疗效按俞辉国等标准评估,除1例18岁患者外,优良率达97%以上.结论 采用双侧或单侧彻底切断或松解所有挛缩肌筋膜组织的手术方法,对治疗臀肌挛缩症疗效确实可靠.

    作者:李亦明;周雄清;宋德煌;周文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施行输卵管绝育术的体会

    近年来,由于目前有剖宫产史者再要求行输卵管绝育术的绝大部分是出于政策因素,因此受术者及其家属不但对二次开腹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而且对术中遇到的困难并不给予理解,他们常拒绝扩大手术和延长切口及住院时间,这使得剖宫产史者的再开腹绝育成为计划生育手术中的棘手问题,因为近乎的小切口操作对于处理在盆腔粘连情况的输卵管绝育十分困难.

    作者:周淑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

    目的 介绍应用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8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新增脑神经损害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是切除主体位于后颅窝、同时累及中颅窝的岩斜区脑膜瘤的安全有效的改良入路,娴熟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熟练掌握入路的显微解剖可获得满意的手术疗效,有利于提高肿瘤切除率和疗效.

    作者:李爱民;刘希光;李宁;夏咏本;罗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围术期护理

    法洛氏四联症(TOF)是复杂性心脏畸形,手术是治愈本病的唯一手段,目前TOF患儿行根治术已成为一种很成熟的手术,并能有效预防缺氧引起的继发病理改变,死亡率已降低到令人满意的程度[1].

    作者:韩淑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神经外科病房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1].针对神经外科患者的健康问题,我科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系统论为基础,以护理程序为手段的系统化整体护理,重视了健康教育的实施.

    作者:崔兴芬;杨梅玉;马海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改进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护理

    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广泛应用,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及患者的痛苦,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大血管壁增厚,弹性减退,血管壁硬度增加,若使用一次性钢针长期反复穿刺,不仅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封管是留置成功的关键,方法得当可延长置管时间,因而留置针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