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庆卫;陈国新;关涛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尿道狭窄的原因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59例TURP术后24例出现尿道狭窄的病因和治疗资料.结果 14例经尿道扩张和7例经尿道内切开治愈,术后排尿满意,疗效满意.结论 尿路感染、操作损伤、术后留置尿管过粗、置管时间过长、腺体残留均是尿道狭窄的常见原因.尿道内切开及尿道扩张是治疗尿道狭窄的首选方法.
作者:齐德军;靳建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溃疡病严重的并发症,起病急,变化快,病情严重需紧急处理 ,若诊治不当可危及生命[1].我科于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73例,手术治疗56例,因加强对患者术后病情观察,各项护理措施及时到位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桂敏;姚爱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可抑制体内、外血栓和动、静脉血栓的形成,在临床上广泛用于脑栓塞、冠心病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治疗.一般选择脐周腹壁皮下注射,如操作不当易引起皮下出血,甚至血肿,导致患者恐惧而不配合治疗.
作者:姜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采用钢丝环扎联合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3年8月至2005年7月,对3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钢丝环扎联合镍钛聚髌器治疗.结果 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均达骨性愈合,6~13个月后去除内固定物.膝关节功能按胥少汀评分法优23例,良7例.结论 钢丝环扎联合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可解剖复位,固定牢固,术后可以早期行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陈鹏涛;蒋百川;王强;王静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胸腰椎结核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椎体间自体植骨加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椎体间自体植骨融合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26例.结果 26例患者经平均12个月的随访,均骨性愈合.6例合并不全瘫痪患者中症状明显改善5例,1例术后出现引流口渗液 ,20 d后愈合,1例术后手术切口部分未愈合,40 d后愈合.结论 应用钛钢板前路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能加强脊柱的稳定性,促进骨融合及截瘫恢复.防止后凸畸形和迟发性神经损害.
作者:王林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应用外科手术治疗牙龈瘤而保留患牙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在牙周洁治的基础上,将瘤体彻底切除,对病变周围骨组织及牙周组织进行修整,保留患牙.结果 经术后3年随访,66例患者附着龈良好,无炎症,无牙周袋形成,X线示牙槽骨未见破坏吸收,牙齿稳固,牙瘤龈无一例复发.结论 手术彻底切除瘤体而保留患牙,此法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高艳霞;尹杨;陈怡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我院曾遇1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利布合剂误入血管内,发生严重急性局麻药中毒,导致呼吸心跳骤停意外,经及时抢救获得复苏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东方;闫会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以大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前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现就影响术后疗效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王建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近年,随着对腹股沟区解剖、生理功能、疝发生机制认识的不断更新与完善,腹股沟疝修补术强调尽可能保存解剖功能,使其保留接近正常的腹股沟防御机制,旧的修补术式逐渐被无张力疝修补术所替代.
作者:李学民;顾书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了46例截瘫病人,其中男33例、女13例,年龄18~76岁,平均39.5岁.其中颈脊髓损伤8例,胸腰髓损伤38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学历5例、高中9例、中专4例、初中19例、小学4例、文盲5例.手术治疗34例,非手术治疗12例.
作者:薛伟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弥漫性脑损伤血清钠、血清钾、血清皮质醇与醛固酮水平的变化,及其对伤情判断与预后的作用.方法 选择弥漫性脑损伤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20例,治疗组据GCS评分又分GCS 3~5分与GCS 6~8分两个亚组,据患者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存活两个亚组,测定各组不同时期血钠、血钾、血浆皮质醇、醛固酮浓度.结果 GCS 3~5分与GCS 6~8分组血浆皮质醇、醛固醇的浓度入院后第1天均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GCS 3~5分组血浆皮质醇、醛固酮的浓度高于与GCS 6~8分组(P<0.05).死亡组和存活组第1天血浆皮质醇、醛固酮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入院第7天死亡组血浆皮质醇、血钾、血钠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 弥漫性脑损伤患者血浆皮质醇、醛固酮水平与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经治疗后出现血钠、血钾的升高提示预后不良.可作为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者:张士中;胡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拉力螺钉及张力带钢丝治疗移位的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常规膝前弧形切口入路,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及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5~62岁,平均36.5岁.术后第1天开始膝关节被动锻炼.18例平均随访26个月.结果 18例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6±2.5)个月,没有发生内固定失败及术后感染.结论 切开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及张力带钢丝内固定适合于髌骨横形、纵形骨折,复位良好,固定可靠,能促进早期功能锻炼,康复快,并发症少,但不适合严重的髌骨粉碎性骨折.
作者:时志松;张志韧;王大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股骨远端骨的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0.4%或股骨骨折的4%~7%,但由于种种原因,临床疗效却多不满意,是股关节创伤中治疗较为困难的问题之一.常用的方法有髁钢板、L型钢板、股骨远端解剖板,2001年4月至2003年6月我科应用逆型股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8例 ,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向东;费新昌;杨广智;莱浙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术后再次手术人数增加.剖宫产手术后对再次妇科手术无疑增加了难度和风险.目前,大多数医院采用新式剖宫产术[1],它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外观美观等优点.
作者:李素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骨盆环2处以上的骨折使骨盆环失去稳定性,称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1].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是损伤重、出血多、合并症多、死亡率高的疾病.多由强大的暴力造成,常合并休克、尿道损伤、腹腔脏器损伤.
作者:赵玉英;赵满丽;安玉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的心脏直视术后呼吸道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对77例心脏直视术后老年患者,合理调整呼吸机参数,加强气管插管期间的呼吸道管理,做好心理护理,重视拔管后的观察和护理 .结果 77例患者中一例因呼吸功能不全行二次插管,延长机械通气时间60 h,余均顺利恢复.结论 注重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选择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李凤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口比例迅速增长,妇科老年患者也逐年增加.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我科共对112例老年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并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进行了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皮桂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三踝骨折是踝部骨折中较严重、较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其预后对患者的生活、工作能力影响较大.其治疗方法的选择越来越受到关注[1].我院从2000年2月至2006年2月收治58例三踝骨折,给予手术治疗,49例得以随访.现分析如下.
作者:宋仁革;王德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RP)治疗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价值,观察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60例临床资料,平均年龄78岁,有全身并发症和泌尿科并发症2例以上、前列腺测重>50 g的患者,经个体化围术期准备后行TUVRP.结果 全部病例均顺利承受手术,随访3~6个月,平均TPSS从30分降至7分,大尿流率(Qmax )从8 ml/s 上升至21 ml/s,剩余尿量从150 ml下降至45 ml.结论 TUV RP是彻底治疗高危重度BPH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永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工髋关节假体来替换有病变的髋关节,以达到纠正畸形、恢复功能、解除患者痛苦的目的.其临床应用广泛,接受髋关节置换术者多为老年人或长期受疾病所困而体质较弱者,如护理不当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如:压疮、肺炎、肺不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感染、假体脱位等.我科自2005年3月至2006年11月对38例患者施行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较完整成功的护理计划,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爱勤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