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霞;尹杨;陈怡
在现代产科的临床上,随着剖宫产术式日趋完善,剖宫产已成为解决难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十年来剖宫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再次剖宫产率也随之升高,但剖宫产术后出现的腹壁、盆腔粘连可能导致小肠梗阻、盆腔疼痛、不孕等并发症,对妇女健康危害很大,且给再次手术带来困难.本文通过对136例二次剖宫产病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选择不同剖宫产术式的利弊.
作者:康丽宏;杨立新;蔡集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伍用芬太尼用以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90例要求分娩镇痛的孕妇随机分成0.15%罗哌卡因组( Ⅰ组)、0.125%罗哌卡因组(Ⅱ组)、0.1%罗哌卡因组(Ⅲ组),均复合芬太尼(2 μg/ ml),硬膜外自控镇痛(PECA)速率6 ml/h,自控3 ml/次,锁定时间15 min.以VAS评评分比较三组分娩镇痛后PCEA的效果.Bromage评分评定运动阻滞情况.结果 镇痛后10、30、60、120、180、240 min VAS评分Ⅲ组显著高于Ⅰ、Ⅱ组;Bromage评分Ⅰ组显著高于Ⅱ、Ⅲ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0.12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对孕妇行分娩镇痛效果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周卫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是一项新的神经显微外科技术.其原理是:选择情形切断脊神后根部分纤维,阻断引起痉挛的r-环路,从而解除肢体痉挛.我科自2004年7月至2006年10月采取此法治疗6例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春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颈部吻合口瘘是食管中上段癌切除颈部吻合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10%~15%. 出现吻合口瘘后,因住院时间长,不能经口进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压力.近年来,随着手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术并发症逐渐减少,我院对术后并发症的治疗和护理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作者:陈霞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1 资料与方法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6年7月以来收治10例颈部巨大肿块患者,现将其麻醉处理报道如下:
作者:杨云;邓西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介绍微创次高位大隐静脉结扎加局部硬化剂注射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方法 局部麻醉、腰麻、硬外麻醉下行微创次高位大隐静脉结扎152例186条肢体,术后次日行曲张大隐静脉及交通瓣膜功能不全的交通支近远侧浅静脉内硬化剂注射86例98条肢体.结果 应用新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152例186条肢体,均取得满意疗效,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3 d.结论 微创次高位大隐静脉结扎加局部硬化剂注射术安全、美观、术式简单,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复发率低,效果满意.
作者:赵宝勤;王绍明;刘现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阴式手术因其微创、经济、不影响美观而受到广大医师和患者的青睐[1].我院致力于阴式子宫切除手术10余年,近年来用改良式阴式子宫切除治疗无脱垂子宫病变收到以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兰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髋臼骨折属于高能量损伤所致的髋关节骨折,一般移位大,复位困难.近年来,随着对髋臼骨折认识的提高,内固定材料和手术器械的改进和发展,手术治疗逐渐得到了推广和普及,现将我们自1999年至2005年手术治疗资料完整的20例髋臼骨折报道如下:
作者:袁治民;陈段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食管良恶性狭窄病变是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使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所以如何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命质量是一个重要课题.内镜下置入记忆合金支架是目前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有效的方法,本法痛苦小,安全系数高.
作者:杜琳莉;武伟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肺栓塞、休克和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其发病急,病情凶险,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生在足月分娩者病死率可高达80%.也可发生在中期妊娠引产或钳刮术中,但情况较缓和, 极少造成产妇死亡.
作者:赵泓;王聪;史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张力性气胸又称高压性气胸,为气管、支气管或肺损伤处形成活瓣,气体随每次吸气进入胸膜腔并积累增多,导致胸膜腔压力高于大气压,使伤侧肺严重萎陷,纵膈向健侧移位,使健侧肺受压,产生呼吸和循环功能严重障碍[1].
作者:李文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 .方法 选取我院ICU病房住院时间>48 h的连续患者为研究对象,每日常规体格检查,并检查血常规、胸部X线等,同时抽取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是53.74%;细菌培养的阳性率是 73.42%,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65.53%,革兰氏阳性菌占26.72%;四种常见的致细菌占65.53% ,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四种常见病原菌除肺炎克雷伯菌外对临床常用抗菌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
作者:刘耀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至12月份96例子宫肌瘤手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96例病人术后均治愈出院,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子宫肌瘤手术病人不仅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精心的术后护理,同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术后如期康复.
作者:董凤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期病理妊娠引产在临床上常见的方法是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入法,但有引起刺入胎盘及导致羊水栓塞的可能,还可能导致宫内感染及药物性发热等副反应,有引产失败、产道损伤、妊娠产物残留的可能.
作者:王荣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弥漫性脑损伤血清钠、血清钾、血清皮质醇与醛固酮水平的变化,及其对伤情判断与预后的作用.方法 选择弥漫性脑损伤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20例,治疗组据GCS评分又分GCS 3~5分与GCS 6~8分两个亚组,据患者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存活两个亚组,测定各组不同时期血钠、血钾、血浆皮质醇、醛固酮浓度.结果 GCS 3~5分与GCS 6~8分组血浆皮质醇、醛固醇的浓度入院后第1天均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GCS 3~5分组血浆皮质醇、醛固酮的浓度高于与GCS 6~8分组(P<0.05).死亡组和存活组第1天血浆皮质醇、醛固酮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入院第7天死亡组血浆皮质醇、血钾、血钠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 弥漫性脑损伤患者血浆皮质醇、醛固酮水平与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经治疗后出现血钠、血钾的升高提示预后不良.可作为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者:张士中;胡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六种手术方法的比较.方法 自1990年至2005年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158例,分别采用六种内固定器材手术治疗并比较疗效.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5年,并发症少的是采用重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结论 股骨重建交锁髓内钉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并发症少.
作者:张银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0年1月至2005年7月间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股骨骨折45例,男32例 ,女13例,平均年龄37岁(21~63岁).闭合性骨折40例,开放性骨折5例(Gustilo Ⅰ型 ) .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2.5 d(4 h~7 d).本组均为静力型设计,开放穿钉并扩髓.结果 本组术中无医源性骨折,术后无感染,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 7~30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平均4.5个月(3.5~6个月),髋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扩髓带锁髓内钉技术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较为可靠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李金华;李新;赵艳;陈卫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尿道下裂是小儿外科顽症,发病率是0.3%,是泌尿外科常见的先天畸形.尿道下裂是由于胚胎时期尿道外生殖器发育异常引起的.胚胎第10周开始,尿道沟两侧的尿道壁上尿道沟的近端逐渐向阴茎头端融合不全,则形成尿道下裂.尿道下裂手术复杂,术后无菌条件要求高, 术后护理对伤口愈合至关重要.
作者:李义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46例利用电视胸腔镜治愈胸部疾患病例的过程和结果,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前后的护理重点和注意事项.结果 全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无并发症 .结论 采取适当的临床护理是保障胸腔镜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付宁;张玉玲;朱建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患者出现血红蛋白尿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减少或避免其发生的灌注技术和方法.方法 选取2002 年10月~2006年6月331例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出现肉眼血红蛋白尿的患者作为血红蛋白尿组(n=72),其余未出现血红蛋白尿者为对照组(n=259),比较两组病程、体外循环时间、转流中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分析其与血红蛋白尿出现的关系.结果 331例研究对象中:72例术中出现肉眼血红蛋白尿.结论 体外循环时间长,转流中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较高的患者易于出现血红蛋白尿.
作者:范书润;詹明;李瑞枝;杨再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