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书润;詹明;李瑞枝;杨再珍
紫杉醇是卵巢癌和乳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NSCL)的一线和二线治疗药物.近年来紫杉醇在妇科疾病的应用比较广泛,疗效很满意.但是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影响,病人只是在用药期间住在医院,其他时间都在家里,如何加强疗效,减少药物反应,是临床医务人员工作的重点 ,通过临床对紫杉醇应用的观察,我们的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王彩丽;王保轩;孙学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护理记录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护士按照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的客观、真实、及时、全面、准确、动态的记录,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活动的原始文字记载[1].
作者:陈立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浅静脉留置针的出现,极大的改善了原有的普通静脉输液的弊端,方便了医护人员,同时也避免患者的诸多不便.浅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一种上世纪60年代在欧美国家普及应用的先进新型输液器材.
作者:熊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004年7月至2006年2月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12例,其中手术中行腹腔引流47例(42%)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7例,男11例,女36例,年龄35~63岁.术前诊断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41例,急性胆囊炎1例,胆囊息肉样病变5例.
作者:张玉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伍用芬太尼用以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90例要求分娩镇痛的孕妇随机分成0.15%罗哌卡因组( Ⅰ组)、0.125%罗哌卡因组(Ⅱ组)、0.1%罗哌卡因组(Ⅲ组),均复合芬太尼(2 μg/ ml),硬膜外自控镇痛(PECA)速率6 ml/h,自控3 ml/次,锁定时间15 min.以VAS评评分比较三组分娩镇痛后PCEA的效果.Bromage评分评定运动阻滞情况.结果 镇痛后10、30、60、120、180、240 min VAS评分Ⅲ组显著高于Ⅰ、Ⅱ组;Bromage评分Ⅰ组显著高于Ⅱ、Ⅲ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0.12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对孕妇行分娩镇痛效果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周卫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处骨折13例 ,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19~58岁;髋臼后壁骨折并髋关节脱位1 例,内踝骨折8例,后踝骨折2例,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2例.
作者:郭院生;韩书勇;齐利海;孙世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鼻内镜手术是微创手术在鼻科学的应用,2003年至2006年,我院对367例鼻息肉、鼻窦炎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90%以上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原有症状消失,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宝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介绍微创次高位大隐静脉结扎加局部硬化剂注射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方法 局部麻醉、腰麻、硬外麻醉下行微创次高位大隐静脉结扎152例186条肢体,术后次日行曲张大隐静脉及交通瓣膜功能不全的交通支近远侧浅静脉内硬化剂注射86例98条肢体.结果 应用新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152例186条肢体,均取得满意疗效,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3 d.结论 微创次高位大隐静脉结扎加局部硬化剂注射术安全、美观、术式简单,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复发率低,效果满意.
作者:赵宝勤;王绍明;刘现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患者出现血红蛋白尿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减少或避免其发生的灌注技术和方法.方法 选取2002 年10月~2006年6月331例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出现肉眼血红蛋白尿的患者作为血红蛋白尿组(n=72),其余未出现血红蛋白尿者为对照组(n=259),比较两组病程、体外循环时间、转流中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分析其与血红蛋白尿出现的关系.结果 331例研究对象中:72例术中出现肉眼血红蛋白尿.结论 体外循环时间长,转流中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较高的患者易于出现血红蛋白尿.
作者:范书润;詹明;李瑞枝;杨再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恰当处理好早产并胎膜早破,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216例早产并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妊娠28~34周围生儿死亡率41.7%;妊娠34+ 1~36周围生儿死亡率2.9%;妊娠36+1~37周围生儿死亡率为0.结论 降低早产并胎膜早破围生儿死亡率,关键在于抑制宫缩,促胎肺成熟,预防感染,期待孕龄至34周以上.
作者:曹素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工髋关节假体来替换有病变的髋关节,以达到纠正畸形、恢复功能、解除患者痛苦的目的.其临床应用广泛,接受髋关节置换术者多为老年人或长期受疾病所困而体质较弱者,如护理不当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如:压疮、肺炎、肺不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感染、假体脱位等.我科自2005年3月至2006年11月对38例患者施行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较完整成功的护理计划,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爱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无切口、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老年人乐于接受.老年人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肺部疾病等.
作者:张成敏;吴学英;李元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弥漫性脑损伤血清钠、血清钾、血清皮质醇与醛固酮水平的变化,及其对伤情判断与预后的作用.方法 选择弥漫性脑损伤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20例,治疗组据GCS评分又分GCS 3~5分与GCS 6~8分两个亚组,据患者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存活两个亚组,测定各组不同时期血钠、血钾、血浆皮质醇、醛固酮浓度.结果 GCS 3~5分与GCS 6~8分组血浆皮质醇、醛固醇的浓度入院后第1天均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GCS 3~5分组血浆皮质醇、醛固酮的浓度高于与GCS 6~8分组(P<0.05).死亡组和存活组第1天血浆皮质醇、醛固酮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入院第7天死亡组血浆皮质醇、血钾、血钠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 弥漫性脑损伤患者血浆皮质醇、醛固酮水平与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经治疗后出现血钠、血钾的升高提示预后不良.可作为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者:张士中;胡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三踝骨折在踝关节骨折中常见.踝关节是人体大的载荷关节,踝关节结构比较复杂,发生三踝骨折及脱位后造成解剖关系紊乱,治疗不当可能导致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
作者:尚庆卫;陈国新;关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期由于骨质萎缩、疏松、肢体活动不灵活,当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或由床上跌下时,均易造成骨折,尤其是髋部的骨折易发生.
作者:赵会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静脉术后镇痛远不如硬膜外普遍,对于一些全麻病人,大多数病人对术野疼痛难以忍受.我们采用不同的镇痛药物进行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对其各自的特点进行比较,以期达到佳镇痛效果.
作者:汤瑞昌;魏小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骨科急危重病人的急救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85例创伤性骨科急危重病人的急救与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85例经抢救治疗及护理,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良好有效的救护措施,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吕爱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为了确保玻璃体切除术后的无晶体眼进行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顺利实施,有效地提高手术的效果,预防术中并发症.方法 9例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体患眼,在行二期植入人工晶体时采用角巩缘前穿刺切口,用一次性7 号注射针头作适当折弯曲后,连接灌注液插入前房,由助手固定针头,保持连续灌注,并根据眼压随时调整灌注液的滴速.结果与结论 通过对9例前房灌注下玻璃体切除术后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配合,此方法能够较好地保持前房稳定,维持眼内外液体流动的平衡和适中的眼内压,避免在植入人工晶体时出现眼球塌陷等不良反应,有效地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伍玉媚;沈小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及疗效.方法 2003年8月至2006年11月共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患者19例,取肩关节背侧手术入路(Judet 切口),重建钢板进行固定.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复位满意,随访14例,随访时间6个月~3年2个月,平均1年2个月.评定肩关节功能根据Neer标准:优11例(79%),不满意3例(21%),无失败病例.结论 对不稳定肩胛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能大限度的恢复肩关节功能,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房体刚;白云飞;韩亚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肝癌破裂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近年来本院4例因肝癌破裂大出血行大纱垫填塞止血的治疗体会.结果 本组4例,1例于手术后第5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止血成功.结论 肿瘤生长过度致包膜破裂及血管壁脆弱与肝癌肿瘤破裂有关.
作者:张建川;雷巍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