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凤花
目的 探讨急诊行门奇断流联合食管下段横断钉合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0年2月至2006年2月,对10例门静脉高压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EVB)急诊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及食管下段横断钉合术(EST).结果 1例Child C级肝功能者术后10 d死于肝肾综合征,5例术后出现少量腹水,经补充血蛋白、利尿剂后消失.术后未发生吻合口并发症和腹腔感染,10~15 d顺利出院,9例均在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复查,胃镜示曲张静脉消失,肝功能有所改善 ,未发生再出血.结论 EST是治疗EVB的一种有效的术式.
作者:王志军;翟国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手术治疗引起的心理问题愈来愈受到医学界的重视. 几乎所有的病人在得知自己的疾病需要手术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变化,如:紧张、焦虑、害怕、恐惧等.
作者:刘淑英;仵荣会;肖琼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骨科急危重病人的急救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85例创伤性骨科急危重病人的急救与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85例经抢救治疗及护理,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良好有效的救护措施,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吕爱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的心脏直视术后呼吸道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对77例心脏直视术后老年患者,合理调整呼吸机参数,加强气管插管期间的呼吸道管理,做好心理护理,重视拔管后的观察和护理 .结果 77例患者中一例因呼吸功能不全行二次插管,延长机械通气时间60 h,余均顺利恢复.结论 注重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选择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李凤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处骨折13例 ,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19~58岁;髋臼后壁骨折并髋关节脱位1 例,内踝骨折8例,后踝骨折2例,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2例.
作者:郭院生;韩书勇;齐利海;孙世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IPS-Empress 2全瓷冠桥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正标准对45颗全瓷冠桥进行观察评价.结果 45颗全瓷冠桥修复体经6、12个月追踪观察,修复体折裂1例,颜色不协调1例,成功率为95.56%.结论 IPS-Empress 2全瓷冠桥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近期效果满意,是一种较好的全瓷修复材料.
作者:张建成;赵献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髌骨无移位骨折或轻度移位骨折的微创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采用微创治疗髌骨无移位骨折或轻度移位骨折28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方法技巧和临床疗效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果 优25例,良2例,可1例.结论 采用微创治疗髌骨无移位骨折或轻度移位骨折创伤小、固定牢固、有利于膝关节早期活动,是一种较佳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翔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教育是一个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护理教育的水准和层次高低直接影响着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护理学科的进步,因此,发展护理教育,让护理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是满足护理人员知识更新性质的终身教育.然而,护士的工作量大,任务重,可以通过下列途径既节省时间又达到继续教育的目的:①护理人员自学;②参加学术交流;③参加院内集中式护理教育;④科室专科教育;⑤网络教育.护理人员只要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学习并且经过不懈努力,护士的专科理论和技术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作者:李淑臻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缺血性脑梗死死亡率和致病残率都较高,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且目前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100例,效果较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红霞;李秋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开胸手术后围术期呼吸道管理与术后康复的关系 .方法 针对高龄患者开胸术后呼吸功能减退、咳嗽排痰无力等特点 ,对108例高龄开胸病人围术期加强呼吸道管理:术前加强呼吸功能训练、术前戒烟及术后采取正确的体位,湿化呼吸道,有效咳嗽、咳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措施.结果 除2例病人术后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3~12 d外,其余病人全部顺利康复,全组病人无死亡.结论 加强高龄病人围术期的呼吸道管理,可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保障病人顺利康复.
作者:史美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三踝骨折在踝关节骨折中常见.踝关节是人体大的载荷关节,踝关节结构比较复杂,发生三踝骨折及脱位后造成解剖关系紊乱,治疗不当可能导致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
作者:尚庆卫;陈国新;关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6年9月应用双吻合器技术行低位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吻合口漏2例,吻合口狭窄2例 ,无手术死亡,均吻合满意,两切缘病理无癌残留.结论 双吻合器技术的应用可顺利实现手法难以完成的低位吻合,提高了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根治率和保肛成功率.
作者:刘兵;王伟涛;崔文娟;金国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004年7月至2006年2月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12例,其中手术中行腹腔引流47例(42%)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7例,男11例,女36例,年龄35~63岁.术前诊断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41例,急性胆囊炎1例,胆囊息肉样病变5例.
作者:张玉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内固定两种方式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在术后1年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2002年至2005年间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20例高龄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组74例,内固定组4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并运用Harris评分中的部分项目评价患者手术1年以后的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术后平均下地时间明显少于内固定组;手术后1年生活质量评价对比,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的患者恢复到伤前生活自理能力和户外活动能力分别为93.24% 和90.54%,内固定组分别为73.13%和65.22%(两组之间对比,P<0.01).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内固定组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艳玲;王军霞;马方;徐艳芳;左立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英诺弗、安定和丙泊酚、力月西、芬太尼,两组复合配方在全身麻醉诱导中的比较及体会.方法 本组180例,丙泊酚、英诺弗、安定为A组90例,丙泊酚、力月西、芬太尼为B组90例,两组年龄、病情、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用药后,A组意识消失时间为(39.2±6.6)s,B组为(35.5±2.8)s.A组明显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P<0.05).诱导后2 min,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下降正常水平以下及插管后5~ 10 min回升超过术前水平的异常病例,A组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丙泊酚用量2 mg/kg,B组用量为1~1.5 mg/kg,B组明显低于A组,生命体征各参数的改变B组低于A组.结论 实践证明,B组配方优于A组,用于全身麻醉诱导更具合理性.
作者:刘相军;刘学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3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不同术式的治疗结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3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均手术成功 ,其中37例治愈,1例死于肺部感染合并心力衰竭,出现胰瘘2例,胆瘘1例,术后出血2例,肺部感染2例.术后阻塞性黄疸患者胆红素明显下降,消化道功能恢复平均10 d左右.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三种胰肠吻合没有一种是完美的,但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是安全的.
作者:范志明;任红亮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海藻酸钠(KMG)微球支气管动脉内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的临床意义.方法 28例临床表现为急性大咯血患者,先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造影,再做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插管,注入海藻酸钠微球栓塞末梢支气管动脉,再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近端支气管动脉.结果 所有28例患者均获显著疗效.其中即刻止血23例(82.1%),1~3 d内咯血停止5例(17.9%),有效率100%.随访1年,复发3例(10.7%).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海藻酸钠微球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安全、有效,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国欣;张慧君;王以发;张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贲门癌患者胸内淋巴结转移率.方法 总结1999年至2006年5月期间51例贲门癌手术术中常规清除胸内淋巴结癌转移率.结果 胸内淋巴结癌转移率为29.4%(15/51),转移度为19%(51/268).结论 贲门癌患者清除胸内淋巴结也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宋清荣;周福有;王卫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脊髓损伤常由外伤引起,是颈脊柱骨折脱位的严重并发症,脊髓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人体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引起四肢截瘫.
作者:杜雪莲;刘凡;陈小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0年1月至2005年7月间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股骨骨折45例,男32例 ,女13例,平均年龄37岁(21~63岁).闭合性骨折40例,开放性骨折5例(Gustilo Ⅰ型 ) .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2.5 d(4 h~7 d).本组均为静力型设计,开放穿钉并扩髓.结果 本组术中无医源性骨折,术后无感染,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 7~30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平均4.5个月(3.5~6个月),髋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扩髓带锁髓内钉技术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较为可靠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李金华;李新;赵艳;陈卫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