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视胸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

付宁;张玉玲;朱建丽

关键词:胸腔镜,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46例利用电视胸腔镜治愈胸部疾患病例的过程和结果,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前后的护理重点和注意事项.结果 全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无并发症 .结论 采取适当的临床护理是保障胸腔镜手术成功的关键.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门奇断流联合食管下段横断钉合术急诊治疗曲张食管静脉破裂出血10例

    目的 探讨急诊行门奇断流联合食管下段横断钉合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0年2月至2006年2月,对10例门静脉高压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EVB)急诊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及食管下段横断钉合术(EST).结果 1例Child C级肝功能者术后10 d死于肝肾综合征,5例术后出现少量腹水,经补充血蛋白、利尿剂后消失.术后未发生吻合口并发症和腹腔感染,10~15 d顺利出院,9例均在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复查,胃镜示曲张静脉消失,肝功能有所改善 ,未发生再出血.结论 EST是治疗EVB的一种有效的术式.

    作者:王志军;翟国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术前护理

    骨盆环2处以上的骨折使骨盆环失去稳定性,称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1].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是损伤重、出血多、合并症多、死亡率高的疾病.多由强大的暴力造成,常合并休克、尿道损伤、腹腔脏器损伤.

    作者:赵玉英;赵满丽;安玉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双吻合器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应用35例

    目的 探讨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6年9月应用双吻合器技术行低位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吻合口漏2例,吻合口狭窄2例 ,无手术死亡,均吻合满意,两切缘病理无癌残留.结论 双吻合器技术的应用可顺利实现手法难以完成的低位吻合,提高了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根治率和保肛成功率.

    作者:刘兵;王伟涛;崔文娟;金国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海藻酸钠微球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海藻酸钠(KMG)微球支气管动脉内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的临床意义.方法 28例临床表现为急性大咯血患者,先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造影,再做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插管,注入海藻酸钠微球栓塞末梢支气管动脉,再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近端支气管动脉.结果 所有28例患者均获显著疗效.其中即刻止血23例(82.1%),1~3 d内咯血停止5例(17.9%),有效率100%.随访1年,复发3例(10.7%).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海藻酸钠微球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安全、有效,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国欣;张慧君;王以发;张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一期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急性穿孔62例分析

    我院外科自1990年至2005年共收治溃疡病急性穿孔96例,非手术治疗8例,手术治疗88例, 其中单纯修补20例,高选迷切5例,一期胃大部切除术62例,术中探查死亡1例.现结合临床和文献资料讨论如下:

    作者:王富元;张中汉;张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龄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价

    目的 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内固定两种方式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在术后1年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2002年至2005年间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20例高龄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组74例,内固定组4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并运用Harris评分中的部分项目评价患者手术1年以后的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术后平均下地时间明显少于内固定组;手术后1年生活质量评价对比,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的患者恢复到伤前生活自理能力和户外活动能力分别为93.24% 和90.54%,内固定组分别为73.13%和65.22%(两组之间对比,P<0.01).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内固定组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艳玲;王军霞;马方;徐艳芳;左立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34例骨质疏松致老年人下肢骨折的护理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骨脆性增加,软组织保护作用和自身防护反射减弱,轻微的外力也可致骨折.骨折后卧床期间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我院2005年6月至2006年4月收治骨质疏松致老年下肢骨折病人34例,经过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欧东晓;郭宛玉;张文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浅谈理疗在换药中的应用

    理疗是一种刺激疗法,是利用物理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机体各种反应以调节生理功能影响病理过程和克制病因,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大多数理疗因为都有消炎、镇痛、止痛或兴奋活跃神经系统及组织器官司功能的作用而缓解症状.

    作者:姚秋敏;宋会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龄开胸患者围术期的呼吸道管理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开胸手术后围术期呼吸道管理与术后康复的关系 .方法 针对高龄患者开胸术后呼吸功能减退、咳嗽排痰无力等特点 ,对108例高龄开胸病人围术期加强呼吸道管理:术前加强呼吸功能训练、术前戒烟及术后采取正确的体位,湿化呼吸道,有效咳嗽、咳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措施.结果 除2例病人术后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3~12 d外,其余病人全部顺利康复,全组病人无死亡.结论 加强高龄病人围术期的呼吸道管理,可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保障病人顺利康复.

    作者:史美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前房灌注下玻璃体切除术后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配合

    目的 为了确保玻璃体切除术后的无晶体眼进行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顺利实施,有效地提高手术的效果,预防术中并发症.方法 9例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体患眼,在行二期植入人工晶体时采用角巩缘前穿刺切口,用一次性7 号注射针头作适当折弯曲后,连接灌注液插入前房,由助手固定针头,保持连续灌注,并根据眼压随时调整灌注液的滴速.结果与结论 通过对9例前房灌注下玻璃体切除术后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配合,此方法能够较好地保持前房稳定,维持眼内外液体流动的平衡和适中的眼内压,避免在植入人工晶体时出现眼球塌陷等不良反应,有效地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伍玉媚;沈小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心理干预对自然分娩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 对拟阴道分娩的产妇120例进行产前、产时心理干预,观察产妇产程中疼痛程度、产程时限、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并设对照组.结果 结果比较,观察组产程中疼痛程度、产程时限、产后出血量、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对产妇在产程中进行心理干预能减轻疼痛,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降低阴道助产率和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

    作者:郑卫红;张凤月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症

    目的 总结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RP)治疗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价值,观察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60例临床资料,平均年龄78岁,有全身并发症和泌尿科并发症2例以上、前列腺测重>50 g的患者,经个体化围术期准备后行TUVRP.结果 全部病例均顺利承受手术,随访3~6个月,平均TPSS从30分降至7分,大尿流率(Qmax )从8 ml/s 上升至21 ml/s,剩余尿量从150 ml下降至45 ml.结论 TUV RP是彻底治疗高危重度BPH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永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微创次高位大隐静脉结扎加局部硬化剂注射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152例分析

    目的 介绍微创次高位大隐静脉结扎加局部硬化剂注射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方法 局部麻醉、腰麻、硬外麻醉下行微创次高位大隐静脉结扎152例186条肢体,术后次日行曲张大隐静脉及交通瓣膜功能不全的交通支近远侧浅静脉内硬化剂注射86例98条肢体.结果 应用新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152例186条肢体,均取得满意疗效,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3 d.结论 微创次高位大隐静脉结扎加局部硬化剂注射术安全、美观、术式简单,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复发率低,效果满意.

    作者:赵宝勤;王绍明;刘现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人本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一种模式,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护理管理的好坏、成败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如果护士长能对护理人员实行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可以激发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潜能和工作热情,培养护士慎独、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可直接提高每一位护士的业务水平和科室的护理质量.

    作者:殷爱娣;刘青;张月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三踝骨折49例手术治疗体会

    三踝骨折是踝部骨折中较严重、较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其预后对患者的生活、工作能力影响较大.其治疗方法的选择越来越受到关注[1].我院从2000年2月至2006年2月收治58例三踝骨折,给予手术治疗,49例得以随访.现分析如下.

    作者:宋仁革;王德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钢丝环扎联合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30例

    目的 探讨采用钢丝环扎联合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3年8月至2005年7月,对3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钢丝环扎联合镍钛聚髌器治疗.结果 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均达骨性愈合,6~13个月后去除内固定物.膝关节功能按胥少汀评分法优23例,良7例.结论 钢丝环扎联合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可解剖复位,固定牢固,术后可以早期行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陈鹏涛;蒋百川;王强;王静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子宫阴式切除术的护理

    腹腔镜手术的优点目前已被大家所公认,它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手术后病人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随着技术的更新,这项手术的适应证也在不断扩大,以显著的优势代替了部分开放性手术方法.我院自2000年开展腹腔镜手术,我们对504例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期护理进行了总结,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蕴慧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及具体护理对策.方法 对107例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术后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发生在神经外科、胸心血管外科和肝胆外科.全麻插管术后呼吸道感染感染率明显高于神经阻滞及局部浸润麻醉者;60岁以上高龄患者较中青年患者更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环境因素也可以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机会.结论 对术后呼吸道感染的预防要针对其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白秀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椎体成形术的疗效分析

    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以大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前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现就影响术后疗效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王建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贲门癌胸内淋巴结清除的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贲门癌患者胸内淋巴结转移率.方法 总结1999年至2006年5月期间51例贲门癌手术术中常规清除胸内淋巴结癌转移率.结果 胸内淋巴结癌转移率为29.4%(15/51),转移度为19%(51/268).结论 贲门癌患者清除胸内淋巴结也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宋清荣;周福有;王卫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