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渭萍
目的:评价两种银-氟康唑配合物:[Ag(HFlu)(NO3)]n(A1)和{[Ag(HFlu)2](ClO4)}n(A2)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按文献[5]的方法,合成两种银-氟康唑配合物:[Ag(HFlu)(NO3)]n和{[Ag(HFlu)2](ClO4)}n,采用美国NCCLS推荐的标准方案--PRMI 640液基稀释法,选用了48株临床分离酵母菌[其中白色念珠菌28株(58.3%),热带念珠菌9株(18.8%),光滑念珠菌7株(14.6%),近平滑念珠菌3株(6.3%),啤酒酵母1株(2.0%)]进行体外抗真菌活性试验,并比较了不同培养基条件对小抑菌浓度(MIC80)的影响.结果:A1、A2对所选各类酵母菌菌株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明显优于氟康唑,另外PRMI640液基培养基效果明显优于SDA培养基.结论:两种银-氟康唑配合物:[Ag(HFlu)(NO3)]n和{[Ag(HFlu)2](ClO4)}n对酵母菌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傅文红;张雷;陈春兰;肖兴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临床实验室开展比对实验的重要性.方法:精密度测定用同一标本分别在三台仪器上连续测定11次,选择2~11次测定结果为准,计算CV值.比对试验选择参加室间质评的仪器作为比对仪器,其它仪器作为测试仪器,采集新鲜抗凝全血分别在三台不同型号的仪器上检测,记录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台仪器的精密度测定仅一项WBC不符合要求,与比对仪器的相关系数均>0.975,比对试验结果仅一项HCT不可接受,其余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一致性.结论:临床实验室应加强对所有检测项目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定期进行比对试验和做好血细胞分析仪室内质控,以保证不同仪器上的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
作者:傅桂霞;陈安青;于清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染发液对部分人群作为抗原物质激发、产生相应抗体出现免疫反应导致皮损情况.方法:从接触次数与临床表现的轻重关系,皮疹的分布、范围、特点等资料中推断一般的规律性.结果:首次接触皮损表现较轻,再次接触表现重;皮疹区上部轻,中、下部较重.结论:再次接触皮损较重的主要原因为首次的刺激、激发作用产生较高血浓度的特异抗体所致;皮疹区中、下部重为接触时间较长、刺激强度较高引起.
作者:李永峰;杨守云;孙中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术后胃瘫综合征又称术后胃功能排空障碍,是一种手术后的非机械性梗阻,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由于胃瘫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疾病,经保守治疗后可治愈,若手术可致病情加重.因此,正确的诊治可避免盲目二次手术,对减轻患者的痛苦有重要意义.我院1992年-2007年共诊治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15例,现将临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刘新文;李秀玲;温显让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人血丙种球蛋白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人血丙种球蛋白静滴,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人血丙种球蛋白佐治毛细支气管炎可明显缩短病程,疗效确切,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曹效红;董新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常见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是脑梗死的预警信号,是短暂的、可逆的、不遗留任何残损症状的神经功能缺损.但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传统定义将症状持续24h为标准扩大了TIA的诊断范围,将一部分脑梗死误诊为TIA,造成诊断和治疗的延误.实际上,TIA症状虽轻,但后果严重,如不及时治疗,据统计,约有25%~40%患者在5年内将产生严重的脑梗死而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医学家们常常把它看成是脑血管病的先兆或危险信号.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是有治疗价值和治疗效果好的脑血管病,因此不断的完善对本病的认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对TIA的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赵凤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制备丹参酮IIA固体脂质纳米粒(TA-SLN).方法: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处方及制备工艺,并对优选条件下制得的TA-SLN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制备的TA-SLN大小均匀,平均粒径为156.2nm,包封率为60.06%.结论:本优化工艺制得的TA-SLN包封率较高,稳定性好,方法可靠.
作者:安芸;苗方;尹祥敏;王臣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护理安全是患者基本的需求,是质量管理的关键,也是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科业务发展快,随着业务量增大,新技术、新项目增多,护理人员又相对不足,给安全护理带来一定困难.另一方面骨科住院患者多因车祸或意外事故致伤,常伴有腹腔脏器损伤或多发伤,病情复杂,变化快,病程及卧床时间长,对于护理要求高.如何在护理过程中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不安全因素,减少骨科护理安全隐患.现将骨科患者护理安全原因分析及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李晓茵;吴鲤霞;陈超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程序在减少白血病围化疗期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8月在我科住院,首次确诊为白血病并且愿意接受静脉化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静脉化疗;观察组在静脉化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程序.结果:观察组患者有2例(8.0%)发生静脉炎,对照组患者有8例(32.0%)发生静脉炎,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恰当的护理干预程序,能减少白血病围化疗期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黄海岩;邓春晓;杨观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乳腺单发肿块常是乳腺癌病人的首发症状,而以乳腺癌并骨转移全血细胞减少为首发症状的患者较少见,本文报道3例,以提醒临床医务工作者引起重视.
作者:展志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胆囊隆起性病变是胆囊壁内一种组织成分的过度增生,既不同于炎症所致的纤维组织增生,也不是真性肿瘤.本文报告我院近5年来彩超诊断的164例胆囊隆起性病变与临床手术病理对照分析, 超声及时正确的诊断对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丁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我院自2003年1月-2008年7月行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93例.由于老年人生理、病理特点,对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将麻醉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兵;刘文东;刘丽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通过对30例慢性重型肝炎并发真菌的护理,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主要有以下的护理措施:进行深入的健康教育,有效的口腔护理,密切观察真菌感染的早期症状、严格消毒隔离、环境的清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合理使用抗生素、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力,这些护理措施对真菌感染的预防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1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前、6个月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血压和心功能变化情况,观察卡维地洛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卡维地洛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血压降低、心率减慢、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改善心功能,改善左室重塑,使用安全,疗效显著.
作者:陈锐亮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炎症性肺病.涉及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与渐进性气流受限及肺实质破坏之间的关系仍未明确[1].已公认吸烟是发生COPD的重要的危险因素,但只有一小部分吸烟人群会发展为COPD,而戒烟后其气道炎症继续进展[2].C-反应蛋白(CRP)为一种急性期蛋白,据报道C-反应蛋白在急性期与稳定期COPD患者中均升高,且与肺功能呈负相关[3].有关CRP在吸烟、戒烟与非吸烟的COPD急性加重期(AECRP)患者之间的比较无报道.
作者:杨烨;王慧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颅脑损伤后出现中枢性尿崩症并不罕见[1],本院2005年-2008年共治疗颅脑损伤患者1 396例,其中成功治疗中枢性尿崩症患者19例,现将相关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孙君红;陈钰;郑卫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为了提高对腮腺混合瘤手术治疗的效果,通过对80例腮腺混合瘤患者的诊断、治疗及愈后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对80例腮腺混合瘤患者通过回顾病史、临床检查、辅助检查、手术方式、愈后情况综合评价其疗效.结果与结论:根据肿瘤的部位采取不同的术式可收到不同的效果.
作者:贺建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分析Turner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染色体核型及其关系.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染色体G显带技术对53例Turner综合征进行核型分析,并对比其临床表现与不同核型之间的关系.结果:Turner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多样,核型复杂.其核型主要有X单体型、嵌合型、X染色体结构异常等.结论:X染色体缺失或部分片段缺失是导致Turner综合征的主要原因.闭经、副性征发育不良、身材矮小等是其典型表现.不同核型个体的临床表现可有差异,及早确诊对该病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余红;赵小平;黄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吻合口溃疡出血的内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6例吻合口溃疡出血的临床特点、胃镜下表现、内科治疗的效果.结果:手术原因主要为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穿孔、出血、憩室)共占58.3%.6例多发溃疡30例单发溃疡,共44个溃疡,位于吻合肠侧是56.8%,活动性出血18.2%.治愈94.4%,无死亡病例.结论:质子泵抑制剂结合内镜下治疗可有效治疗吻合口溃疡出血.
作者:王秀茹;杨倩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技术和疗效.方法:对26例28处掌指骨骨折,采用早期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辅以术后早期功能锻炼.28处骨折中掌指骨骨干骨折15处,基底部涉及关节内骨折8处,头部涉及关节骨折5处.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年,28处骨折完全愈合.按手外科功能评定标准:优24指,良2指,中2指.优良率达到92.8%.结论:掌指骨骨折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可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潘子年;陈世玖;王成;高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