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芹
鼻窦硬结病是由鼻硬结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感染性肉芽肿性疾病,临床少见,原发于鼻窦者更少.此病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症状不明显,故易漏诊或误诊.2008年我院收治2例均误以鼻窦真菌收住院.鼻窦内窥镜手术后病理显示为鼻窦硬结病.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越颖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小肠扭转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16层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诊断为小肠扭转的患者,分析其CT表现并与手术后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3例CT诊断为小肠扭转患者中,手术证实:全小肠扭转1例、空回肠扭转5例、部分空肠扭转3例、部分回肠扭转4例.结论:小肠扭转的主要影像特征为:肠系膜血管扭转,C形征,鸟嘴征.16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对小肠扭转的早期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贺小平;苗重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血清心肌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确诊的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血清心肌酶检测.结果:60例MPP患儿中心肌酶升高32例(53.3%).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可导致心肌损伤比例较高.关键是早期诊断.故MPP的患儿应常规检查心肌酶,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作者:黄建萍;彭陈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在尸体标本上暴露睫状神经节、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耳神经节,对其位置和形态进行比较分析,为口腔科和眼科医生提供基础解剖学资料.方法:取解剖实验室10%福尔马林固定头部尸体标本30例,对头颅进行矢状面切开,在局部剔除副交感神经节毗邻结构,充分暴露睫状神经节、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耳神经节,观察其位置和形态,测量其与相关神经的近距离,并观察与神经节相连神经的数量和大小.结果:下颌下神经节与舌神经之间的近距离以及与下颌下神经节相接神经的数量和大小在不同标本上存在差别;下颌下神经节与舌神经之间的近距离范围是1.9~6.1mm;与耳神经节和翼腭神经节相连神经的数量和大小也有差别,耳神经节与下颌神经前部之间近距离是0~4.1mm;翼腭神经节和睫状神经节分别与上颌神经及动眼神经之间的距离没有变化差异.结论:在形态学方面,本观察结果与以前对这些副交感神经节的经典描述相一致,但耳神经节与下颌神经之间的近距离存在着差别;与下颌下神经节、耳神经节和翼腭神经节相连的神经纤维的数量和大小存在着差别.
作者:王海鑫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气管切开术可防止或迅速解除呼吸道梗阻,减少呼吸道解剖死腔50%,增加有效通气量,也便于吸痰、使用机械通气、气管内滴药等,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但手术本身的并发症及意外也很常见,护理人员需掌握气管切开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和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急救措施,并加强护理,及时观察并发现各种并发症,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乔蕾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两种方法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regnancy,PEP)的临床效果.方法:腹腔镜下胚胎清除术同时行黄体剥除术72例为A组;胚胎清除后口服米非司酮150mg,未行黄体剥除56例为B组.比较两组术后第2天、第4天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幅度、降至正常所需时间、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结果:术后第2天、第4天血β-HCG降幅,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血β-HCG值降至正常所需时间、PEP发生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口服米非司酮预防PEP的效果优于黄体剥除术.
作者:尹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空心螺钉和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2年11月~2008年9月采用空心螺钉和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31例手术效果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按Cassebaum法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定,优良率74%.结论:螺钉及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固定牢靠,配合早期功能锻炼,术后效果好,并发症相对较少.
作者:李泽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总结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诊疗护理措施,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方法:及早诊断,在手术治疗的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呼吸道、消化道及各种管道的护理.结果: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早期确诊,精心的专业化护理在治疗自发性食管破裂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崔安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治疗偏头痛要坚持药物治疗与积极预防相结合的原则,用麦角胺制类药物要慎重,预防偏头痛要注意环境诱因,特别要注意寒冷等因素对头部的刺激.偏头痛是阵发性的一侧头痛,由头部血管舒缩障碍所引起.临床观察偏头痛的症状,分析、探索和研究偏头痛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积极治疗偏头痛病,解除患者痛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商书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患者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对66例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患者电解质结果予以分析,并根据血钠含量予以补充钠盐治疗.结果: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66例经补充纳盐治疗后,其中低钠血症得到纠正56例,死亡10例.结论: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重点在于预防,及时诊断,及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是提高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黎振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与发展,护理工作已由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内涵不断扩大,护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1].手术治疗作为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对机体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应激源,引起病人的心理反应和生理改变,从而导致心理和躯体不适.护理人员的职责之一就是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轻其不适程度.我院手术室为解除或减轻患者围术期的心理问题,对手术患者实施了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其结果报如下.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胸导管是全身大的淋巴管,起始于第一腰椎附近的乳糜池,经后纵隔上行,在左颈根部注入左静脉角.胸导管的生理功能是递送乳糜液,使之流入血循环.乳胸导管损伤的临床表现是淋巴液外溢造成的乳糜胸、胸糜水肿和乳糜瘘.胸导管损伤的原因:外伤性和胸导管附近的手术,常合并乳糜胸的手术是食管癌切除术,伤后常有个潜伏期,数日或数周不等.临床表现:胸腔引流液异常增多,气短、呼吸困难甚至发绀、心率加快、脉搏变弱、血压下降等类似休克症状.
作者:吴翠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存活率及减少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对2004年6月-2008年5月间收治入儿科NICU的全部VLBWI 78例进行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检测,并同时检测血糖、血气、血色素、电解质紊乱、心肝肾功能等情况,早期采取措施积极防治并发症.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VLBWI均存在1种以上并发症,其中寒冷损伤综合症31例,呼吸暂停45例,肺透明膜病 6例,血糖紊乱62例,肺炎15例,颅内出血5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 37例,消化道出血48例,肺出血8例,心肝肾功能异常及水电解质紊乱75例,败血症4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8例.死亡9例.结论:VLBWI易发生多种并发症,肺透明膜病、肺出血、败血症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应及早采取措施积极防治,提高存活率.
作者:曹贵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提高机械通气时呼吸机报警的处理能力.方法:采用计数方法归纳分析6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出现400例次呼吸机报警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400例次呼吸机报警中,呼吸回路因素190例次占47.5%,气道因素53例次占13.25%,气囊因素18例次占4.5%,患者因素87例次占21.75%,人为因素40例次占10%,机器因素12例次占3%.结论:有效判断、及时准确处理各项呼吸机报警,对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治疗和抢救成功率非常重要.
作者:凌云;俸献珠;向迅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溶栓疗法(TIMI)危险评分在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预测中的作用.方法:纳入连续诊治且随访资料齐全的UA患者98例,仔细询问病史、体检、心电图检查及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按TIMI危险评分的7个变量进行计分,将患者分成不同的危险层次.分析患者危险评分值对住院期与随访期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UA患者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随评分增加而呈进行性增高,无复合心血管事件生存时间随评分值增加而明显缩短.结论:TIMI危险评分用于UA患者的危险分层与预后预测,操作方便、实用、有效,且具有对危险分层与预后预测的量化特性.
作者:鲁祖建;张志翔;郭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糖尿病是一种不可根治的慢性疾病.患者本人的自我管理是治疗的基础和关键[1].国内很多学者针对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而科学适用的自我管理行为评估工具对于研究结论是否可靠非常重要.
作者:周在霞;周乃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小儿秋季腹泻主要是与轮状病毒感染有关,临床上无特效治疗方法,多予抗炎、止泻、补液、纠酸、对症治疗等,病情恢复较慢,有时迁延不愈.我院儿科门诊2006年10月-2008年10月对50例秋季腹泻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素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急性闭塞导致前向血流中断,心肌严重持久缺血、缺氧而致坏死,故其重点应是尽快尽早地开通闭塞血管,挽救濒死心肌.近年来在全人类医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进行了无数的临床实验,在AMI的治疗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该病的死亡率.现结合文献,针对AMI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项建立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在病理制片过程中,组织固定及脱水是关键的步骤,良好的固定脱水才能保证制片的顺利进行,现在几乎病理科都常规应用了组织自动脱水机,但有时因停电或电脑程序出现异常,导致脱水机计时功能紊乱或出现故障,以致组织的处理无法正常进行或标本染色发灰,直接影响病理诊断.对一些无法重新取才的标本,如何补救呢?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近几年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成功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巧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对比研究舒利迭治疗稳定期严重程度Ⅲ~Ⅳ级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对140例确诊为COPD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吸入舒利迭,对照组口服长效氨茶硷疗程1年,测定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诱导痰细胞计数分类,评价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舒利迭组较对照组肺功能改善显著.结论:长期吸入舒利迭能改善COPD肺功能,抑制非特异性炎症.
作者:孙文龙;王学忠;李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