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李凤贤;何敏华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肝损害, 临床特点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明确诊断为SLE的42例有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2例SLE患者中16例有肝脏损害,占36.7%,多为轻中度肝损害;其中ALT升高12例, AST升高8例, TBiL升高3例, ALP升高6例, γ-GT升高11例.结论:SLE肝损害并不少见,多发生在病情的活动期,以肝细胞损害为主.临床表现不特异,易发生误诊和漏诊.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8年12月进行的2 26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 26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34例出现并发症,占1.5%,其中持续性宫外孕9例、腹腔内出血3例、膀胱损伤2例、直肠损伤1例、腹壁瘀血3例、腹壁切口疝2例、皮下气肿5例、肩胛痛9例.结论: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与器械、手术难度及医师的技术水平等有关.积极预防可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王新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的防治及分析

    目的:探讨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存活率及减少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对2004年6月-2008年5月间收治入儿科NICU的全部VLBWI 78例进行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检测,并同时检测血糖、血气、血色素、电解质紊乱、心肝肾功能等情况,早期采取措施积极防治并发症.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VLBWI均存在1种以上并发症,其中寒冷损伤综合症31例,呼吸暂停45例,肺透明膜病 6例,血糖紊乱62例,肺炎15例,颅内出血5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 37例,消化道出血48例,肺出血8例,心肝肾功能异常及水电解质紊乱75例,败血症4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8例.死亡9例.结论:VLBWI易发生多种并发症,肺透明膜病、肺出血、败血症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应及早采取措施积极防治,提高存活率.

    作者:曹贵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单纯洗涂法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

    笔者于2007年10月-2008年10月应用肤疾洗剂(江西杏林白马药业有限公司)外洗合并复方间苯二酚乳膏(唐山红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涂搽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120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政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小腿内侧交腿皮瓣修复术后的护理体会

    我科2008年共进行了5例小腿内侧交腿皮瓣修复术,获得满意临床效果,这不仅取决于精湛的医术,术后精心护理也是临床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何金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C反应蛋白和高血压病并脑梗死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原发性高血压并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原发性高血压3级患者(危险分层均达到高危和极高危组),根据有无合并脑梗死分为脑梗组,无脑梗组,健康体检者30例作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血清C反应蛋白、血脂、FBG 等指标.结果:脑梗组血清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无脑梗组(P<0.01),无脑梗组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在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患者中明显高于对照组,炎性反应可能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相关.

    作者:施建锋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多种皮肤病的体会

    桃红四物汤广泛应用于内科、妇科等疾病,笔者在近30年的临床工作中,将本方作为基础方治疗皮肤病,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28例资料完整者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作者:杜文元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盐饮食和两肾一夹高血压模型对NO及其合酶的影响

    目的:NO合成和分泌减少是内皮损伤的主要特征.本实验用高盐饮食和两肾一夹处理SD大鼠,检测NO及其合酶指标,分析不同因素所致高血压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8周龄SD大鼠32只,随机分组:空白对照组(Ⅰ组)8只;两肾一夹组(Ⅱ组)12只;高盐饮食 (8%NaCl饲料,Ⅲ组)12只;3周龄SD大鼠(Ⅳ组)10只,处理同Ⅲ组.检测NO、tNOS、iNOS含量及基因CYP2C6在心脏和肾脏的表达.结果:Ⅱ、Ⅲ组NO、tNOS含量均较Ⅰ组降低(P<0.05),而iNOS含量增加(P<0.05),但Ⅱ、Ⅲ组间各指标含量未见差异(P>0.05).Ⅳ组的相关指标与Ⅲ组均有差异(P<0.05).结论:盐性和肾性高血压对内皮损伤程度相似;幼龄大鼠对高盐饮食耐受性强;CYP2C6基因与高血压内皮损伤未见明显关系.

    作者:程慧珍;黄帧桧;丁伯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肾病综合征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2例NS患者的甲状腺素水平,与20例正常对照组的甲状腺素水平比较.结果:观察组甲状腺功能中TT3、TT4、FT3、FT4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以TT3及FT3为明显,且随患者病情恢复而改善.结论:测定血清甲状腺功能可作为NS的临床疗效动态观察指标之一.

    作者:张乐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解决奥林巴斯Au640生化仪双试剂耗量不对等的办法

    奥林巴斯Au640是一款智能、性能良好、使用方便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日常工作中,笔者发现:在双试剂测试项目中总是R1液尚多而R2液却已用完,随着检验次数的累积,这种效应越加明显,使检验人员很困惑,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经仔细分析原因后,笔者采取了以下解决办法,收到良好的成效,愿与同行交流.

    作者:康晓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佐治小儿秋季腹泻观察

    目的:探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佐治婴儿秋季腹泻效果.方法:将58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常规治疗、护理相同,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53.57%(χ2=9.62,P<0.01);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1).结论:对秋季腹泻患儿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症状消失快,缩短住院时间,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减轻患儿痛苦,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同时也减轻了患儿及家属心理负担,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理念.

    作者:田茂兰;陆青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常见呼吸机报警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提高机械通气时呼吸机报警的处理能力.方法:采用计数方法归纳分析6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出现400例次呼吸机报警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400例次呼吸机报警中,呼吸回路因素190例次占47.5%,气道因素53例次占13.25%,气囊因素18例次占4.5%,患者因素87例次占21.75%,人为因素40例次占10%,机器因素12例次占3%.结论:有效判断、及时准确处理各项呼吸机报警,对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治疗和抢救成功率非常重要.

    作者:凌云;俸献珠;向迅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博利康尼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博利康尼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有效性.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33例毛细支气管炎加用氯雷他定3~5mg/次,1次/d,博利康尼0.065~0.1mg*kg-1*次-1,1次/8h口服治疗7d.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天数比较,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博利康尼与氯雷他定合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邓星梅;杨学锋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月我院新生儿科200例新生儿黄疸分两组对照治疗,治疗组100例采用常规治疗(蓝光照射、酶诱导剂)加用茵栀黄注射液;对照组100例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显效86例(86%),有效10例(10%),无效4例(4%),总有效率96%.而对照组显效27例(27%),有效29例(29%),无效44例(44%),总有效率56%.结论:治疗组症状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 茵栀黄注射液退黄疗效确切.

    作者:刘晓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术前项目(HBV、HIV、HCV、TP)检查的重要性

    目的:了解手术病人手术前HBsAg、HIV、HCV、TP的携带状况.方法:统计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手术病人检查乙型肝炎病毒(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TP)血清标本共5 475例.结果:HBsAg阳性1 079例, 抗-HCV阳性2例,抗-HIV全阴,TP阳性42例.结论:在众多的手术前病人中仍有部份HBV、HCV、TP的携带者,然而在他们手术前做好上述项目的检查以便在术后的治疗中起到帮助的作用,并对院内感染的控制和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曾美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功能性子宫出血50例疗效分析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此病收效良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张海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7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特点与治疗预后.方法:住院治疗的SAP患者共76例,收集整理患者所有住院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方法及使用药物、预后情况进行临床统计分析.结果:SAP好发于男性,30~60岁占69.7%;胰性腹水发生率69.7%,有腹水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3.39%)较无腹水者高(26.09%),有统计学差异(P<0.05);69例患者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7例行早期手术治疗,死亡率14.47%(11/76).早期手术治疗组与个体化治疗组病死率分别为14.3%与10.6%,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前者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后者(P<0.05).结论:SAP多发生于30~60岁,胆道系统疾病然是SAP主要病因;SAP中腹水发生率较高,腹水与并发症发生率相关但与病死率无关.SAP的非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与早期手术相比可减小住院时间和费用.

    作者:邓卫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颅部副交感神经节的解剖学观察

    目的:在尸体标本上暴露睫状神经节、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耳神经节,对其位置和形态进行比较分析,为口腔科和眼科医生提供基础解剖学资料.方法:取解剖实验室10%福尔马林固定头部尸体标本30例,对头颅进行矢状面切开,在局部剔除副交感神经节毗邻结构,充分暴露睫状神经节、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耳神经节,观察其位置和形态,测量其与相关神经的近距离,并观察与神经节相连神经的数量和大小.结果:下颌下神经节与舌神经之间的近距离以及与下颌下神经节相接神经的数量和大小在不同标本上存在差别;下颌下神经节与舌神经之间的近距离范围是1.9~6.1mm;与耳神经节和翼腭神经节相连神经的数量和大小也有差别,耳神经节与下颌神经前部之间近距离是0~4.1mm;翼腭神经节和睫状神经节分别与上颌神经及动眼神经之间的距离没有变化差异.结论:在形态学方面,本观察结果与以前对这些副交感神经节的经典描述相一致,但耳神经节与下颌神经之间的近距离存在着差别;与下颌下神经节、耳神经节和翼腭神经节相连的神经纤维的数量和大小存在着差别.

    作者:王海鑫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胆囊切除术中大出血死亡1例教训分析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右上腹间歇性疼痛3年入院.查体:T36.8℃,P88次/min,BP15/10.7kPa.肥胖体型.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及剑突下有压痛,无胆囊肿大.B超示胆囊内有大小2.3cm×1.9cm结石,胆总管正常,脾不大.化验血常规白细胞计数5.5×109/L,嗜中性粒细胞56%,淋巴细胞44%,肝功能各项正常,尿常规及血生化均正常.胸腹透视未见异常,入院诊断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择期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呈浅蓝色,囊壁上见数个紫黑色静脉曲张点,门静脉周围布满蚯蚓状曲张的血管,肝脏色泽灰暗,无结节,质硬Ⅱ°,脾略肿大.

    作者:马青如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介入治疗冠心病围术期临床护理模式的应用体会

    为了给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护理,笔者将围术期临床护理活动进行总结,归纳成统一的照护模式,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表格--即临床路径,应用于85例该类患者的护理.结果显示:护士的工作更加有序,能有效地观察到病情的动态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完善了护理记录,可以作为重要的法律依据.

    作者:曹国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药物治疗少量宫内妊娠残留体会

    目的:探讨一种能用药物治疗少量宫内妊娠残留的方法.方法:将门诊诊断为少量宫内妊娠残留患者60例,采用药物刮宫法治疗并同时口服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药物刮宫法:乙菧酚1mg/次,每天3次,连用7d.安宫黄体酮10mg/次,每天3次,连用3d,于服乙菧酚的第5天起服用.结果:应用药物刮宫法治疗少量宫内残留治愈率90%.结论:药物刮宫法治疗少量宫内妊娠残留是一种损伤小,痛苦小,并发症少的简单可行的方法.

    作者:邓斌荣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