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晓军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经鼻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应用护理程序,对61例经鼻胃镜检查患者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系统护理.结果:61例病人一次性顺利完成检查,几乎无恶心、呕吐,痛苦非常小,检查图像清晰,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经鼻胃镜检查痛苦少、风险小,护士除掌握常规的配合技术外,还要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张岖;吴雪飞;邹群招;郑燕平;杜泽园;李浩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鼻窦硬结病是由鼻硬结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感染性肉芽肿性疾病,临床少见,原发于鼻窦者更少.此病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症状不明显,故易漏诊或误诊.2008年我院收治2例均误以鼻窦真菌收住院.鼻窦内窥镜手术后病理显示为鼻窦硬结病.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越颖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存活率及减少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对2004年6月-2008年5月间收治入儿科NICU的全部VLBWI 78例进行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检测,并同时检测血糖、血气、血色素、电解质紊乱、心肝肾功能等情况,早期采取措施积极防治并发症.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VLBWI均存在1种以上并发症,其中寒冷损伤综合症31例,呼吸暂停45例,肺透明膜病 6例,血糖紊乱62例,肺炎15例,颅内出血5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 37例,消化道出血48例,肺出血8例,心肝肾功能异常及水电解质紊乱75例,败血症4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8例.死亡9例.结论:VLBWI易发生多种并发症,肺透明膜病、肺出血、败血症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应及早采取措施积极防治,提高存活率.
作者:曹贵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提高机械通气时呼吸机报警的处理能力.方法:采用计数方法归纳分析6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出现400例次呼吸机报警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400例次呼吸机报警中,呼吸回路因素190例次占47.5%,气道因素53例次占13.25%,气囊因素18例次占4.5%,患者因素87例次占21.75%,人为因素40例次占10%,机器因素12例次占3%.结论:有效判断、及时准确处理各项呼吸机报警,对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治疗和抢救成功率非常重要.
作者:凌云;俸献珠;向迅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明确诊断为SLE的42例有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2例SLE患者中16例有肝脏损害,占36.7%,多为轻中度肝损害;其中ALT升高12例, AST升高8例, TBiL升高3例, ALP升高6例, γ-GT升高11例.结论:SLE肝损害并不少见,多发生在病情的活动期,以肝细胞损害为主.临床表现不特异,易发生误诊和漏诊.
作者:李凤贤;何敏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总结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诊疗护理措施,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方法:及早诊断,在手术治疗的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呼吸道、消化道及各种管道的护理.结果: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早期确诊,精心的专业化护理在治疗自发性食管破裂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崔安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对比研究舒利迭治疗稳定期严重程度Ⅲ~Ⅳ级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对140例确诊为COPD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吸入舒利迭,对照组口服长效氨茶硷疗程1年,测定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诱导痰细胞计数分类,评价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舒利迭组较对照组肺功能改善显著.结论:长期吸入舒利迭能改善COPD肺功能,抑制非特异性炎症.
作者:孙文龙;王学忠;李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寻找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佳方法.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 16例,对照组16例;治疗组采用围刺配TDP照射,对照组单纯使用 TDP照射.结果:治疗组治愈率 81.3%,对照组治愈率56.3%,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围刺TDP照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较单纯TDP照射治疗更为有效.
作者:刘俐;刘明清;黄启嵩;黄金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评价氨茶碱在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本组5 632例,为在我院2004-2008年住院治疗的喘息性疾病患儿.分为氨茶碱治疗组及雾化吸入治疗组.疗程1~2周.结果:第7天氨茶碱组有效率98.1%,雾化吸入组有效率69.9%(χ2=82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7天氨茶碱组治愈率83.9%,雾化吸入组治愈率37.2%(χ2=84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氨茶碱组有效率99.7%,雾化吸入组有效率81.7%(χ2=544.2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氨茶碱组治愈率90.3%,雾化吸入组59.9%(χ2=768.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氨茶碱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治疗效果佳,安全性好.
作者:胡春梅;钟红娟;文艳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治疗老年人上消化道穿孔的手术时机及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60岁以上老年人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胃穿孔17例(包括胃癌穿孔2例),十二指肠穿孔11例.28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单纯修补21例,胃大部切除5例,胃癌根治术2例,治愈26例,死亡2例.结论:及早诊断和积极采用手术治疗是提高老年人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江福章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实习护生的临床实习阶段是护理教学过程的后阶段,是教会实习生如何将所学知识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并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习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阶段,也是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重要课题.作为临床带教教师,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我科对此特殊性和现存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在霞;邱丽琼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呼吸功能衰竭(呼衰)在临床中是非常多见的,特别是老年人群的大量增加,发病率明显增高.呼吸功能衰竭根据发生的原因、发病原理和临床表现,可分为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外周性呼吸衰竭.
作者:林永焕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妇产科常见急诊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1例妇产科急诊患者超声检查,并与临床病理检查结合进行分析.结果:异位妊娠65例,卵巢肿瘤扭转5例,黄体破裂12例,流产13例,急性盆腔炎6例.结论:超声对妇产科急症的诊断准确率高,检查迅速、无痛苦,可作为妇产科急症首选的检查方法.关键词妇产科急症;超声检查
作者:杜福祯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宫颈刮片与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对386例有接触性出血等临床可疑症状患者分别行宫颈刮片和阴道镜检查,然后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用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及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阴道镜检查的敏感性88.17%、特异性89.76%、假阳性率10.24%、假阴性率11.83%、诊断符合率89.38%;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49.46%、特异性93.52%、假阳性率6.48%、假阴性率50.54%、诊断符合率82.9%.结论:将宫颈刮片与阴道镜检查联合使用,镜下定位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诊断,既避免常规四点活检的盲目性,又能减少各自的假阴性及假阳性,降低漏诊率,提高诊断率.
作者:高艳珠;高艳丽;冯慧珍;李玉香;邓斌荣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特点与治疗预后.方法:住院治疗的SAP患者共76例,收集整理患者所有住院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方法及使用药物、预后情况进行临床统计分析.结果:SAP好发于男性,30~60岁占69.7%;胰性腹水发生率69.7%,有腹水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3.39%)较无腹水者高(26.09%),有统计学差异(P<0.05);69例患者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7例行早期手术治疗,死亡率14.47%(11/76).早期手术治疗组与个体化治疗组病死率分别为14.3%与10.6%,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前者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后者(P<0.05).结论:SAP多发生于30~60岁,胆道系统疾病然是SAP主要病因;SAP中腹水发生率较高,腹水与并发症发生率相关但与病死率无关.SAP的非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与早期手术相比可减小住院时间和费用.
作者:邓卫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骨显像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125例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组89例,非骨转移组36 例)进行99mTc-MDP骨显像,对PSA、骨转移的好发部位与数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列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71.20% ,骨转移常见部位为脊柱167 个(32.50 %)和骨盆155 个(30.16 %).骨转移组和非骨转移组的PSA均值分别是(87.99 ±21.01)μg/L和(24.67 ±8.33)μg/L,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PSA水平与骨转移有密切关系,PSA的均值升高,前列腺癌骨转移发生率增加.结论:前列腺癌骨转移发生率较高,全身核素骨显像对骨转移的诊断有价值,应作为前列腺癌的常规检查.
作者:黄丽琼;饶国辉;吴克宁;李春亿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急性闭塞导致前向血流中断,心肌严重持久缺血、缺氧而致坏死,故其重点应是尽快尽早地开通闭塞血管,挽救濒死心肌.近年来在全人类医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进行了无数的临床实验,在AMI的治疗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该病的死亡率.现结合文献,针对AMI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项建立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马钱子(又名番木鳖)是常用中药,为马钱子科植物马钱子及云南长籽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具有较强毒副作用,其性味苦寒,有毒,归肝脾经,具有通络散结, 消肿定痛的功效.通常用于痈疽或跌打肿痛,及拘挛麻木.若误服或用药过量,可导致中毒,严重会危及生命.下面就马钱子的药理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焦杨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与发展,护理工作已由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内涵不断扩大,护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1].手术治疗作为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对机体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应激源,引起病人的心理反应和生理改变,从而导致心理和躯体不适.护理人员的职责之一就是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轻其不适程度.我院手术室为解除或减轻患者围术期的心理问题,对手术患者实施了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其结果报如下.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一种能用药物治疗少量宫内妊娠残留的方法.方法:将门诊诊断为少量宫内妊娠残留患者60例,采用药物刮宫法治疗并同时口服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药物刮宫法:乙菧酚1mg/次,每天3次,连用7d.安宫黄体酮10mg/次,每天3次,连用3d,于服乙菧酚的第5天起服用.结果:应用药物刮宫法治疗少量宫内残留治愈率90%.结论:药物刮宫法治疗少量宫内妊娠残留是一种损伤小,痛苦小,并发症少的简单可行的方法.
作者:邓斌荣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