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应用

杜福祯

关键词:超声检查, 妇产科急腹症, 妇产科急症, 诊断准确率, 急性盆腔炎, 诊断价值, 异位妊娠, 卵巢肿瘤, 检查方法, 急诊患者, 黄体破裂, 病理检查, 无痛苦, 关键词, 扭转, 流产, 临床, 结果, 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妇产科常见急诊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1例妇产科急诊患者超声检查,并与临床病理检查结合进行分析.结果:异位妊娠65例,卵巢肿瘤扭转5例,黄体破裂12例,流产13例,急性盆腔炎6例.结论:超声对妇产科急症的诊断准确率高,检查迅速、无痛苦,可作为妇产科急症首选的检查方法.关键词妇产科急症;超声检查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2例观察

    目的:对比研究舒利迭治疗稳定期严重程度Ⅲ~Ⅳ级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对140例确诊为COPD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吸入舒利迭,对照组口服长效氨茶硷疗程1年,测定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诱导痰细胞计数分类,评价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舒利迭组较对照组肺功能改善显著.结论:长期吸入舒利迭能改善COPD肺功能,抑制非特异性炎症.

    作者:孙文龙;王学忠;李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125例前列腺癌患者全身核素骨显像的诊断与分析

    目的:探讨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骨显像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125例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组89例,非骨转移组36 例)进行99mTc-MDP骨显像,对PSA、骨转移的好发部位与数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列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71.20% ,骨转移常见部位为脊柱167 个(32.50 %)和骨盆155 个(30.16 %).骨转移组和非骨转移组的PSA均值分别是(87.99 ±21.01)μg/L和(24.67 ±8.33)μg/L,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PSA水平与骨转移有密切关系,PSA的均值升高,前列腺癌骨转移发生率增加.结论:前列腺癌骨转移发生率较高,全身核素骨显像对骨转移的诊断有价值,应作为前列腺癌的常规检查.

    作者:黄丽琼;饶国辉;吴克宁;李春亿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无痛肠镜检查及治疗的临床应用体会

    肠镜检查治疗下消化道疾病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肠道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属侵入性检查,受检者要承受一定的痛苦,患者往往较难以配合,会影响诊治的结果,因此在检查时适时应用镇静剂,使病人在浅睡眠状态下完成检查,是一种舒适、准确、安全的操作方法.自2007年1月起,我院开始应用丙泊芬静脉推注对患者施行无痛性肠镜检查和治疗582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张坚娟;吴新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8年12月进行的2 26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 26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34例出现并发症,占1.5%,其中持续性宫外孕9例、腹腔内出血3例、膀胱损伤2例、直肠损伤1例、腹壁瘀血3例、腹壁切口疝2例、皮下气肿5例、肩胛痛9例.结论: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与器械、手术难度及医师的技术水平等有关.积极预防可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王新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的防治及分析

    目的:探讨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存活率及减少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对2004年6月-2008年5月间收治入儿科NICU的全部VLBWI 78例进行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检测,并同时检测血糖、血气、血色素、电解质紊乱、心肝肾功能等情况,早期采取措施积极防治并发症.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VLBWI均存在1种以上并发症,其中寒冷损伤综合症31例,呼吸暂停45例,肺透明膜病 6例,血糖紊乱62例,肺炎15例,颅内出血5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 37例,消化道出血48例,肺出血8例,心肝肾功能异常及水电解质紊乱75例,败血症4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8例.死亡9例.结论:VLBWI易发生多种并发症,肺透明膜病、肺出血、败血症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应及早采取措施积极防治,提高存活率.

    作者:曹贵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多种皮肤病的体会

    桃红四物汤广泛应用于内科、妇科等疾病,笔者在近30年的临床工作中,将本方作为基础方治疗皮肤病,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28例资料完整者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作者:杜文元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华蟾素注射液联合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NP方案联合华蟾素注射液与单纯N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接受NP方案,加华蟾素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25例)单用NP方案,两组均3周为1个周期.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的近期疗效有效率高,无显著性(P>0.05),但临床症状改善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华蟾素注射液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并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

    作者:曹琛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妇科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血栓形成护理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产后和妇科腹部手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院共施行妇科腹部手术2 185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形成6例,经积极治疗护理,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高咏梅;张宽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环枢关节半脱位的研究进展

    环枢关节紊乱是以环枢关节为中心,以环枢关节及环枕关节的微小错位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劳损、退行性改变等病变所产生以头痛、眩晕、恶心为主症的特发性病症[1].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尤其以低头位工作者为多.随着环枢关节半脱位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医学界对此病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但时至今日,无论中医还是西医,仍未对该病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诊治理论.

    作者:陈扬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胆囊切除术中大出血死亡1例教训分析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右上腹间歇性疼痛3年入院.查体:T36.8℃,P88次/min,BP15/10.7kPa.肥胖体型.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及剑突下有压痛,无胆囊肿大.B超示胆囊内有大小2.3cm×1.9cm结石,胆总管正常,脾不大.化验血常规白细胞计数5.5×109/L,嗜中性粒细胞56%,淋巴细胞44%,肝功能各项正常,尿常规及血生化均正常.胸腹透视未见异常,入院诊断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择期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呈浅蓝色,囊壁上见数个紫黑色静脉曲张点,门静脉周围布满蚯蚓状曲张的血管,肝脏色泽灰暗,无结节,质硬Ⅱ°,脾略肿大.

    作者:马青如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鼻窦硬结病2例探讨

    鼻窦硬结病是由鼻硬结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感染性肉芽肿性疾病,临床少见,原发于鼻窦者更少.此病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症状不明显,故易漏诊或误诊.2008年我院收治2例均误以鼻窦真菌收住院.鼻窦内窥镜手术后病理显示为鼻窦硬结病.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越颖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盐饮食和两肾一夹高血压模型对NO及其合酶的影响

    目的:NO合成和分泌减少是内皮损伤的主要特征.本实验用高盐饮食和两肾一夹处理SD大鼠,检测NO及其合酶指标,分析不同因素所致高血压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8周龄SD大鼠32只,随机分组:空白对照组(Ⅰ组)8只;两肾一夹组(Ⅱ组)12只;高盐饮食 (8%NaCl饲料,Ⅲ组)12只;3周龄SD大鼠(Ⅳ组)10只,处理同Ⅲ组.检测NO、tNOS、iNOS含量及基因CYP2C6在心脏和肾脏的表达.结果:Ⅱ、Ⅲ组NO、tNOS含量均较Ⅰ组降低(P<0.05),而iNOS含量增加(P<0.05),但Ⅱ、Ⅲ组间各指标含量未见差异(P>0.05).Ⅳ组的相关指标与Ⅲ组均有差异(P<0.05).结论:盐性和肾性高血压对内皮损伤程度相似;幼龄大鼠对高盐饮食耐受性强;CYP2C6基因与高血压内皮损伤未见明显关系.

    作者:程慧珍;黄帧桧;丁伯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明确诊断为SLE的42例有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2例SLE患者中16例有肝脏损害,占36.7%,多为轻中度肝损害;其中ALT升高12例, AST升高8例, TBiL升高3例, ALP升高6例, γ-GT升高11例.结论:SLE肝损害并不少见,多发生在病情的活动期,以肝细胞损害为主.临床表现不特异,易发生误诊和漏诊.

    作者:李凤贤;何敏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脊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

    骨质疏松表示在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骨质的数量减少,骨的有机和无机成分同时减少,小梁间隙加大,皮质的哈文氏管及渥可曼氏管增大,且具不规则间隙,但未钙化的并不增多.按骨质疏松的范围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两大类.前者又包括原发性骨质疏松(如老年性或绝经后骨质疏松)及继发性骨质疏松(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脂性腹泻、性腺发育不全、早老、侏儒及硬皮病等).

    作者:郭跃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老年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与对策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病人急性腹痛的特点,了解其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通过对182例老年住院病人急性腹痛的回顾分析,认识老年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并总结其临床对策.结果:认为对老年急性腹痛患者要加强对病情的观察,根据其临床特点,进行严密分析,准确判断病情变化,针对性地实施治疗措施,积极作好抢救工作,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结论:老年急腹痛患者在诊断、治疗方面都具有其特殊性,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敏锐而独到的观察能力,过硬的操作技能及掌握现代急救仪器,对抢救老年急腹症起到决定性作用.

    作者:章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单名术者在女扎操作中的方法应用

    目的:探讨一名术者在双侧输卵管结扎中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4月-2008年4月在本站门诊自愿行腹式双侧输卵管女扎对象3 020例为观察组.回顾2002年1月-2005年3月3 02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为单名术者完成手术.对照组为术者和助手两名术者完成手术.观察两组完成的手术的操作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邻近脏器的损伤的对比.结果:两组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单名术者在腹式双侧输卵管中的方法应用是可行和安全的.

    作者:叶秋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C反应蛋白和高血压病并脑梗死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原发性高血压并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原发性高血压3级患者(危险分层均达到高危和极高危组),根据有无合并脑梗死分为脑梗组,无脑梗组,健康体检者30例作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血清C反应蛋白、血脂、FBG 等指标.结果:脑梗组血清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无脑梗组(P<0.01),无脑梗组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在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患者中明显高于对照组,炎性反应可能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相关.

    作者:施建锋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如何做好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与发展,护理工作已由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内涵不断扩大,护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1].手术治疗作为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对机体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应激源,引起病人的心理反应和生理改变,从而导致心理和躯体不适.护理人员的职责之一就是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轻其不适程度.我院手术室为解除或减轻患者围术期的心理问题,对手术患者实施了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其结果报如下.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PDCA循环模式在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培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的应用,促使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化、程序化.方法:2008年度我院护士采用PDCA循环模式学习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结果:PDCA循环模式培训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合格率大幅提高.结论:PDCA循环法通过计划、实施、检查、评价不断完善培训程序,使护士能够较好掌握规范的护理操作技术,大限度保障病人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阮文乐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4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诊疗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诊疗护理措施,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方法:及早诊断,在手术治疗的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呼吸道、消化道及各种管道的护理.结果: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早期确诊,精心的专业化护理在治疗自发性食管破裂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崔安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