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秋英
目的:探讨以胰头为标志的超声定位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胰头上、下水平为界,应用超声对120例肝外胆管结石进行分段定位诊断,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20例肝外胆管结石全部经手术证实.梗阻型94例,占78.3%(94/120),非梗阻型26例,占21.7%(26/120),术前超声检出114例,检出率95%(114/120),未检出6例,占5%(6/120).术前超声定位114例,术后符合108例,符合率94.7%(108/114);其中术前超声检出肝外胆管上段结石81例,术后诊断75例,胰腺段21例,术后诊断26例,壶腹部12例,术后诊断13例.结论:以胰头为标志的超声定位诊断对肝外胆管结石有较高的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曾金凤;李小晶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经鼻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应用护理程序,对61例经鼻胃镜检查患者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系统护理.结果:61例病人一次性顺利完成检查,几乎无恶心、呕吐,痛苦非常小,检查图像清晰,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经鼻胃镜检查痛苦少、风险小,护士除掌握常规的配合技术外,还要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张岖;吴雪飞;邹群招;郑燕平;杜泽园;李浩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5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血淀粉酶、血白细胞、血糖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成广;冯亚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存活率及减少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对2004年6月-2008年5月间收治入儿科NICU的全部VLBWI 78例进行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检测,并同时检测血糖、血气、血色素、电解质紊乱、心肝肾功能等情况,早期采取措施积极防治并发症.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VLBWI均存在1种以上并发症,其中寒冷损伤综合症31例,呼吸暂停45例,肺透明膜病 6例,血糖紊乱62例,肺炎15例,颅内出血5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 37例,消化道出血48例,肺出血8例,心肝肾功能异常及水电解质紊乱75例,败血症4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8例.死亡9例.结论:VLBWI易发生多种并发症,肺透明膜病、肺出血、败血症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应及早采取措施积极防治,提高存活率.
作者:曹贵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尿石症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结石.临床表现多为腰及腹部绞痛并向下放射,可有血尿及尿路刺激症状,常伴恶心与呕吐等表现.笔者自2006年3月-2008年9月期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80例,体会如下.
作者:王振华;于万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骨质疏松表示在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骨质的数量减少,骨的有机和无机成分同时减少,小梁间隙加大,皮质的哈文氏管及渥可曼氏管增大,且具不规则间隙,但未钙化的并不增多.按骨质疏松的范围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两大类.前者又包括原发性骨质疏松(如老年性或绝经后骨质疏松)及继发性骨质疏松(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脂性腹泻、性腺发育不全、早老、侏儒及硬皮病等).
作者:郭跃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对比研究舒利迭治疗稳定期严重程度Ⅲ~Ⅳ级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对140例确诊为COPD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吸入舒利迭,对照组口服长效氨茶硷疗程1年,测定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诱导痰细胞计数分类,评价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舒利迭组较对照组肺功能改善显著.结论:长期吸入舒利迭能改善COPD肺功能,抑制非特异性炎症.
作者:孙文龙;王学忠;李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女性自杀的原因.采取积极措施干预自杀,提高女性生活质量.方法:对138例女性自杀未遂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年女性自杀比例高,其次是老年女性;自杀原因主要为家庭矛盾和婚恋问题;自杀方式以服药居多.结论:全社会应重视对女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青年女性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村地区普及心理咨询知识尤为重要;同时加强对有机磷酯类及镇静催眠药的控制;重视精神心理障碍患者的进一步治疗问题.
作者:赵香琴;任梅;付庆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的应用,促使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化、程序化.方法:2008年度我院护士采用PDCA循环模式学习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结果:PDCA循环模式培训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合格率大幅提高.结论:PDCA循环法通过计划、实施、检查、评价不断完善培训程序,使护士能够较好掌握规范的护理操作技术,大限度保障病人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阮文乐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奥林巴斯Au640是一款智能、性能良好、使用方便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日常工作中,笔者发现:在双试剂测试项目中总是R1液尚多而R2液却已用完,随着检验次数的累积,这种效应越加明显,使检验人员很困惑,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经仔细分析原因后,笔者采取了以下解决办法,收到良好的成效,愿与同行交流.
作者:康晓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不同病变部位的后期放疗射野情况.方法:对90例食管癌病人在模拟机的定位情况进行统计.结果:食管上段癌后期放疗以两后野为主,食管中下段癌后期放疗以右前左后野为主.结论:精确的定位,不同病变部位采用不同的射野,可以更好地避开脊髓、心脏等,达到保护脊髓和其他重要器官的作用,更好地提高肿瘤放疗剂量.
作者:王永成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寻找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佳方法.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 16例,对照组16例;治疗组采用围刺配TDP照射,对照组单纯使用 TDP照射.结果:治疗组治愈率 81.3%,对照组治愈率56.3%,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围刺TDP照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较单纯TDP照射治疗更为有效.
作者:刘俐;刘明清;黄启嵩;黄金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比较NP方案联合华蟾素注射液与单纯N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接受NP方案,加华蟾素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25例)单用NP方案,两组均3周为1个周期.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的近期疗效有效率高,无显著性(P>0.05),但临床症状改善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华蟾素注射液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并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
作者:曹琛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博利康尼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有效性.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33例毛细支气管炎加用氯雷他定3~5mg/次,1次/d,博利康尼0.065~0.1mg*kg-1*次-1,1次/8h口服治疗7d.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天数比较,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博利康尼与氯雷他定合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邓星梅;杨学锋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近年宫腔镜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我院自2005年12月-2006年12月共有28例实施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并进行有效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孟淑君;陈淑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急性闭塞导致前向血流中断,心肌严重持久缺血、缺氧而致坏死,故其重点应是尽快尽早地开通闭塞血管,挽救濒死心肌.近年来在全人类医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进行了无数的临床实验,在AMI的治疗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该病的死亡率.现结合文献,针对AMI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项建立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3例老年慢性心衰并发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经积极的病因治疗和抗心力衰竭治疗病情稳定后加用胺碘酮0.2g每日2次,连服10d,之后改为0.1~0.2g每日1次维持,参松养心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待心律失常消失后1周停药,疗程为5~10周.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改善,心律、QT间期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63例患者中,心功能提高1级占57.1%,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为81%,其中显效23例(36.5%),有效28例(44.4%),心率显著降低(P<0.01),QT间期延长(P<0.05).用药后有3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5例出现恶心、呕吐、便秘,1例出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经减量或停药后恢复.结论:在积极病因治疗和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是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胡建国;杜天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在尸体标本上暴露睫状神经节、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耳神经节,对其位置和形态进行比较分析,为口腔科和眼科医生提供基础解剖学资料.方法:取解剖实验室10%福尔马林固定头部尸体标本30例,对头颅进行矢状面切开,在局部剔除副交感神经节毗邻结构,充分暴露睫状神经节、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耳神经节,观察其位置和形态,测量其与相关神经的近距离,并观察与神经节相连神经的数量和大小.结果:下颌下神经节与舌神经之间的近距离以及与下颌下神经节相接神经的数量和大小在不同标本上存在差别;下颌下神经节与舌神经之间的近距离范围是1.9~6.1mm;与耳神经节和翼腭神经节相连神经的数量和大小也有差别,耳神经节与下颌神经前部之间近距离是0~4.1mm;翼腭神经节和睫状神经节分别与上颌神经及动眼神经之间的距离没有变化差异.结论:在形态学方面,本观察结果与以前对这些副交感神经节的经典描述相一致,但耳神经节与下颌神经之间的近距离存在着差别;与下颌下神经节、耳神经节和翼腭神经节相连的神经纤维的数量和大小存在着差别.
作者:王海鑫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小儿秋季腹泻主要是与轮状病毒感染有关,临床上无特效治疗方法,多予抗炎、止泻、补液、纠酸、对症治疗等,病情恢复较慢,有时迁延不愈.我院儿科门诊2006年10月-2008年10月对50例秋季腹泻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素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评价氨茶碱在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本组5 632例,为在我院2004-2008年住院治疗的喘息性疾病患儿.分为氨茶碱治疗组及雾化吸入治疗组.疗程1~2周.结果:第7天氨茶碱组有效率98.1%,雾化吸入组有效率69.9%(χ2=82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7天氨茶碱组治愈率83.9%,雾化吸入组治愈率37.2%(χ2=84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氨茶碱组有效率99.7%,雾化吸入组有效率81.7%(χ2=544.2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氨茶碱组治愈率90.3%,雾化吸入组59.9%(χ2=768.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氨茶碱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治疗效果佳,安全性好.
作者:胡春梅;钟红娟;文艳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