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燕
1 病案报告患者30岁,人工流产后5d,下腹痛 13h,于2007年10月2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则,婚后未孕,末次月经2007年8月18日.
作者:于晓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结肠灌洗对老年戊型肝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戊型肝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营养支持,防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稳定内环境,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同等治疗基础上,采用结肠途径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病程.结果:治疗组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病程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灌洗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病人的黄疸程度,缩短病程.
作者:程宁;程放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50例患者,采用 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血气分析变化,评价疗效.结果:5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经治疗前后动脉血PaO2分别为(51.17±3.2)mmHg、(74.25±4.51)mmHg(1mmHg=0.1333kPa),PaCO2 分别是(66.10±7.25)mmHg、(59.51±5.76)mmHg,呼吸频率(27±3)次/min、(20±2)次/min,心率(105±15)次/min、(95±10)次/min.结论:BiPAP呼吸机可明显提高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PaO2,改善通气,降低PaCO2,降低气管插管率.
作者:柴玉兰;曹玉萍;陈文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晚期产后出血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为:胎盘胎膜残留、蜕膜残留、子宫复旧不良、产褥感染、软产道损伤及子宫切口感染裂开,发生时间以产后2周内居首位(65.8%).结论:对晚期产后出血患者应积极寻找原因和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是提高晚期产后出血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黄业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尿隐血与沉渣镜检尿红细胞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82份随机尿、空腹晨尿以干化学法和尿沉渣镜检测定,分析对比尿液干化学法检测尿隐血与沉渣镜检尿红细胞结果的差异.结果:982份标本干化学法测定结果阴性(-)符合率为97.0%,微量(±)符合率为67.9%,阳性(+~+++)符合率为34.3%.结论:由于两种方法各有其局限性,干化学法尿液分析仪测定尿隐血试验结果应与尿沉渣显微镜检结合考虑,而不能简单替代.
作者:任秀华;赵二强;赵俊月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病毒性肝炎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临床上呈现各种不同的疾病类型,包括无症状携带状态,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终可能发展为肝癌.
作者:王丽;陈月桥;武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时应激性血糖增高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9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应激性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查空腹血糖,分为血糖正常组,轻、中、重度血糖增高组,分析各组临床病损程度、急性期预后、病灶性质与血糖的关系.结果:(1)与血糖正常组比较,血糖升高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重,病灶大,其好转率明显低于血糖正常组,并发症及病死率均显著高于血糖正常组.(2)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应激性血糖增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结论:急性脑卒中后血糖水平高低是影响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出现高血糖者预后较差.
作者:陈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通过对卵巢黄体破裂出血患者术前超声图像进行回顾分析,并与手术和病理组织学对照,探讨阴道超声检查对本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倪旭芳;焦瑞宁;所丽华;杨建秀;杨丽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围生儿及母体的影响, 寻找合适的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对98例羊水过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脐带绕颈、FGR、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畸形和引产、剖宫产、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羊水过少是胎儿危险的信号,严重影响母儿健康,应及时诊断及处理.
作者:张冬云;陈爱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外科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论是化疗还是终末期的姑息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均面临经静脉输入药物治疗的痛苦,传统静脉给药,钢针易刺破血管,出现静脉炎.
作者:马海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外科学总论实验教学是外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操作,更是学生学习及掌握外科基本技术操作的关键.近年来,由于扩招、实验材料和实验动物价格上涨、教学经费不足、实验学时压缩等导致学生实践机会减少,影响了教学质量.为此,笔者对外科学总论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模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钟海虹;钟环;陈念平;柳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流行于夏秋季,临床上多见于1~10岁儿童,发病率高,本病以高热、意识障碍、昏迷、抽搐及脑膜刺激征为特点,病死率和残疾率均高,存活者近半数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后遗症[1],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效应.
作者:黄小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的围手术期护理,提高治愈率.方法:总结326例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体温与呼吸管理,建立通畅的输液通道,正确置入胃管和尿管以及完善的术后处理是围手术期护理的关键.结果:315例彻底治愈,经随访,在1~1.5岁时已有正常排便习惯和正常的肛门功能,21例需二次手术.结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手术的治愈率.
作者:陈凤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也成为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1].
作者:沈亚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对采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80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病距手术时间平均约6.2h,近期显效率17.5%,有效率79%,死亡率17.5%,远期显效率为46%,有效率72.5%,死亡率7.5%.结论: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有良好的效果,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术后防治并发症对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李明轩;何承;马建功;王保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在全冠修复中需要良好的牙龈形态与清晰的预备体龈缘,是形成美观边缘密合修复体的重要条件.方法:在102例患者294颗牙行冠桥修复时,于预备牙术中排龈线排龈及龈挡保护周围组织,术后排龈膏排龈.结果:排龈止血效果、肩台与龈沟处印模清晰程度均取得良好的结果.结论:通过排龈避免了牙体预备时对牙龈组织的损伤及出血.扩大龈沟暴露预备体关键的部位,为印模材料的进入创造必要的条件.
作者:周美红;石晓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手术切除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术后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并发症较常见,故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杨艳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2007年6月,我科从一患者痰液、血液中分别检出阴沟肠杆菌,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21岁,军人.发病初头痛、乏力、呼吸急促、咳嗽伴大量脓痰、无咯血、无恶心呕吐.
作者:李桂梅;黄宏章;高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外科手术经常采用术中冷冻切片诊断甲状腺病变,不断提高对甲状腺术中冷冻切片的诊断能力,加强冷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的比较分析仍十分重要.本文对洛阳市中心医院4年间甲状腺冷冻切片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军利;陈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纤维桩树脂核对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口腔科门诊年龄在18~68岁,前后牙牙体大面积缺损患者100例,200颗牙,随机分成纤维桩树脂核组即实验组(50例,100颗牙)和铸造金属桩核组即对照组(50例,100颗牙),对患牙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分别用两种桩核恢复基牙外形,后用烤瓷冠或铸造冠修复.结果:经过0.5~1年的随访,临床及X线检查:铸造金属桩核组成功率88%,纤维桩树脂核组成功率97%.两种桩核修复效果经统计学处理:χ2=4.612,0.05>P>0.01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纤维桩树脂核的修复成功率高于铸造金属桩核,纤维桩树脂核的修复效果优于铸造金属桩核;(2)纤维桩树脂核具有美学效果好、操作简便、可重复修复、不易根折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非金属桩核系统.
作者:郅洁云;屈志国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