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内外同时妊娠误诊1例

于晓丽

关键词:妊娠误诊
摘要:1 病案报告患者30岁,人工流产后5d,下腹痛 13h,于2007年10月2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则,婚后未孕,末次月经2007年8月18日.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62例脑血管病人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目的:总结出一套科学、实用、行之有效的脑血管意外患者偏瘫肢体康复护理方法,提高生存质量.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6年6月入院的脑血管病伴偏瘫患者62例,通过早期康复训练,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位,被动运动、主动运动、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做好心理护理及疾病知识宣传.结果:62例患者均无肌肉萎缩,关节僵直等废用综合征的发生.结论:脑血管意外致偏瘫病人在病情稳定时,及时进行正确合理的肢体康复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能促进患者肌力恢复,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邵新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诊断与治疗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又称子宫内膜增生症,是临床常见病变,其中-部分病变属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正确、及时地治疗对防止病变进展意义重大.

    作者:潘爱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人工胶体对腹部手术后应激影响的比较

    目的:比较明胶和羟乙基淀粉对中等腹部手术病人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中等腹部外科手术患者34例,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治疗组(18例)和明胶治疗组(16例).术后连续3d内分别每日给予人工胶体500ml,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的血糖水平、血清白蛋白浓度、C-反应蛋白浓度、血白细胞计数.结果:羟乙基淀粉组术后第1日的CRP比明胶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羟乙基淀粉组术后血糖变化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分子羟乙基淀粉相对于琥珀酰明胶在减轻腹部手术后应激反应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马爽;丁连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例烧伤合并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

    重度烧伤合并严重颅脑损伤临床较少见,其抢救难度大、死亡率高,护理工作复杂,现就1例重度烧伤合并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庄玉娇;林玉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腹部彩超与阴道彩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临床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应用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比较两种检查技术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符合率( 75.16% ) 明显高于应用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 24.14% ) .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高分辨率特征, 使异位妊娠的诊断率得以提高, 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云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连续缝合及皮内缝合在会阴缝合术中的体会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在分娩第二产程中,为避免分娩时会阴及盆底肌肉严重裂伤,减轻盆底组织对胎头的压迫,缩短第二产程,加速分娩常用的手术.

    作者:王晓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83例脑挫裂伤病员血糖分析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病员应激反应致血糖升高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83例脑挫裂伤病员的血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3例按病情分为重症组42例,轻症组41例,发生高血糖60例,发生率72%.重症高血糖组平均血糖值(10.48±5.05)mmol/L,轻症高血糖组平均血糖值(8.41±1.42)mmol/L.重症高血糖组的死亡率50%,重症正常血糖组的死亡率17%(P<0.01).结论:脑挫裂伤病员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达72%,病情越重血糖升高越明显,波动范围越大,死亡率越高.对重症脑挫裂伤病员的血糖监测可作为病情预后判断的一个指标.

    作者:吴家玉;熊冠泽;付正英;曾定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妊高征对孕产妇及围生儿预后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高征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0月~2007年4月妊高征产妇96例,同期随机抽取无妊高征孕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母体并发症及围生儿情况.结果:妊高征组母体并发症、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小于胎龄儿、围生儿死亡以及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妊高征高于轻度妊高征.结论:妊高征对孕产妇以及围生儿有不良影响,应重视妊高征,对其早发现、早治疗,努力改善母儿结局.

    作者:柏晓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滋阴降火法治疗复发性口疮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具有滋阴降火作用的自拟中药漱口液治疗阴虚火旺型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阴虚火旺型复发性口疮的患者72例,分别采用随机分组和对照方法,两组病人在内服同样药物的基础上,分为自拟中药含漱液的治疗组和0.02%呋喃西林溶液的对照组,给予口腔含漱治疗.结果:72例患者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滋阴降火作用的自拟中药漱口液治疗阴虚火旺型复发性口疮,总有效率89.9%.结论:滋阴降火治疗阴虚火旺型复发性口疮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晓生;肖雪芬;陈义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宫内外同时妊娠误诊1例

    1 病案报告患者30岁,人工流产后5d,下腹痛 13h,于2007年10月2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则,婚后未孕,末次月经2007年8月18日.

    作者:于晓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在中医药院校构建医学免疫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的设想

    本实验教学模式拟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中药对实验动物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促进学生对中医药与免疫之间关系的了解.通过参与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过程,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侯殿东;姜欣;雷萍;韩晓伟;陈殿学;关洪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甲状腺病变135例术中冷冻切片诊断分析

    外科手术经常采用术中冷冻切片诊断甲状腺病变,不断提高对甲状腺术中冷冻切片的诊断能力,加强冷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的比较分析仍十分重要.本文对洛阳市中心医院4年间甲状腺冷冻切片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军利;陈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血压病临床研究及治疗的进展

    心血管疾病(CVD)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高危疾病,而高血压与CVD的死亡率呈强的正相关[1],其危险性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作者:徐疆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超声心动图对单纯性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单纯性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HP Sonos 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4MHz,对38例单纯性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患者进行检查.正常者8例;阳性检查结果30例,需手术者经术中所见证实,勿需手术者经MRI或CT-A证实.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阴性者8例,阳性者30例,其中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10例,房间隔缺损8例,原发性主肺动脉扩张4例,干下型室缺2例,肺动脉瓣下狭窄2例,肺动脉瓣上狭窄1例,右室流出道肿瘤1例,心包内转移性肿瘤压迫主肺动脉1例,纵隔内肿瘤突然增大压迫主肺动脉1例,均经手术或MRI和CT-A证实.结论:超声心动图能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形态、与周围结构之间的关系,阐明杂音形成的病因,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作者:蔡菁;高春恒;倪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DVT )是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的凝结,是种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高并有一定的死亡率.其主要发生在外科手术中和术后的病人,发生因素包括肥胖、静脉血栓史、静脉曲张、凝血机制异常、糖尿病、口服避孕药、外伤、分娩等.预防肺动脉栓塞,清除血栓,恢复下肢深静脉的通畅血流,保存静脉瓣膜功能,预防血栓复发是治疗DVT的理想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除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等一般治疗外,还需要采用抗凝、溶栓和手术取栓等多种方法治疗,本文就DVT的形成和治疗作一简要的介绍.

    作者:冯会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50例患者,采用 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血气分析变化,评价疗效.结果:5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经治疗前后动脉血PaO2分别为(51.17±3.2)mmHg、(74.25±4.51)mmHg(1mmHg=0.1333kPa),PaCO2 分别是(66.10±7.25)mmHg、(59.51±5.76)mmHg,呼吸频率(27±3)次/min、(20±2)次/min,心率(105±15)次/min、(95±10)次/min.结论:BiPAP呼吸机可明显提高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PaO2,改善通气,降低PaCO2,降低气管插管率.

    作者:柴玉兰;曹玉萍;陈文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食管癌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手术切除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术后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并发症较常见,故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杨艳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人肩关节脱位伴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

    肩关节脱位是骨伤科常见疾病,也是全身关节脱位中常见的,多见于青壮年,老年人骨质疏松普遍存在,其发生的肩关节脱位有他特有的特点,在治疗中也有与青壮年不同之处.

    作者:阙玉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紫杉醇联合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紫杉醇(PTX)联合氟尿嘧啶(5-Fu)和亚叶酸钙(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3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PTX135/m2d1静脉滴注3 h,用药前均予预处理;CF200 mg/m2静脉滴注2h d1,5-Fu 400 mg/m2 静推后继之5-Fu600mg/m2,静滴22h连续3d,每3周重复,2周期为1疗程.2疗程评价疗效.结果:28例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4例,总有效率为60.7%;不良反应主要为剂量限制性毒性,表现为骨髓抑制.结论:紫杉醇联合5-Fu和亚叶酸钙持续滴注21d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有较好效果.

    作者:施海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 190名7岁以下儿童佝偻病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情况,为防治佝偻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儿童来门诊建卡进行健康体检,询问病史,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血生化及腕部X线检查结果,诊断佝偻病.结果:本次共调查3岁以下儿童455名,3~6岁儿童735名,共检出佝偻病211名,患病率为46.4%,佝偻病后遗症219名,患病率为29.8%.结论: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加强户外活动,是防治佝偻病的重要措施.

    作者:董海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