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纤维桩树脂核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体会

郅洁云;屈志国

关键词:纤维桩, 树脂核, 冠修复
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桩树脂核对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口腔科门诊年龄在18~68岁,前后牙牙体大面积缺损患者100例,200颗牙,随机分成纤维桩树脂核组即实验组(50例,100颗牙)和铸造金属桩核组即对照组(50例,100颗牙),对患牙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分别用两种桩核恢复基牙外形,后用烤瓷冠或铸造冠修复.结果:经过0.5~1年的随访,临床及X线检查:铸造金属桩核组成功率88%,纤维桩树脂核组成功率97%.两种桩核修复效果经统计学处理:χ2=4.612,0.05>P>0.01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纤维桩树脂核的修复成功率高于铸造金属桩核,纤维桩树脂核的修复效果优于铸造金属桩核;(2)纤维桩树脂核具有美学效果好、操作简便、可重复修复、不易根折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非金属桩核系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胸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

    对开胸术后患者的呼吸道进行科学的护理是防止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关键.由于老年患者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随衰老呈退行性变化,使肺顺应性及肺活量减低,残气量增加,肺泡上的弹性蛋白,肺原纤维逐渐被纤维组织代替,膈肌活动幅度减少.

    作者:单凤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对腹水原因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对腹水原因的诊断价值.方法:按照腹水的发生机制分门脉高压组(A组,n=31)和非门脉高压组(B组,n=34),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根SAAG将腹水分为门脉高压性与非门脉高压性,诊断门脉高压性腹水的准确率为96%,比传统渗漏出液分类法更加准确,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AAG在区分门脉高压与非门脉高压腹水的准确性达96%,但不能区别腹腔恶性肿瘤与结核所致腹水.

    作者:孙富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76例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比较76 例心功能不全患者与42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尿酸水平; 比较心功能不全患者在不同心功能状态下的血清尿酸水平; 比较68 例患者心衰控制前、后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 比较入院时未用过利尿剂与已用过利尿剂的心衰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结果:心功能不全组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尿酸水平分别为( 492.34±34.67) μmol/ L 和(257.02±25.21) μmol/ L, 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心功能不全组心功能分级Ⅱ、Ⅲ、Ⅳ级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349.24±25.40) μmol/ L、(451.12±23.12) μmol/ L 和 (557.27±24.61) μmol/ L, 不同心功能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68例患者心衰控制前、后的血清尿酸水平分别是 ( 512.34±21.32) μmol/ L 和( 403.13±24.35) μmol/ L, 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未用过利尿剂与已用过利尿剂的心衰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尿酸水平随心功能加重而升高, 血清尿酸水平不受服用利尿剂的影响.血清尿酸水平是反映心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作者:史培杰;黄电波;陈树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胎儿唇腭裂畸形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唇腭裂畸形的价值.方法:采用B超及彩超对15 360名孕20周以上妇女进行检查.结果:共发现唇腭裂畸形胎儿23例,漏诊4例,检出率85.2%.结论:胎儿唇弓回声中断是胎儿唇裂的主要征象,上唇结节回声消失,鼻小柱向健侧移位,患侧鼻翼内陷是唇腭裂的常见声像图表现,单纯腭裂及唇裂合并腭裂时声像图难以直接显示腭裂.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甲状腺病变135例术中冷冻切片诊断分析

    外科手术经常采用术中冷冻切片诊断甲状腺病变,不断提高对甲状腺术中冷冻切片的诊断能力,加强冷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的比较分析仍十分重要.本文对洛阳市中心医院4年间甲状腺冷冻切片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军利;陈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羊水过少9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围生儿及母体的影响, 寻找合适的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对98例羊水过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脐带绕颈、FGR、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畸形和引产、剖宫产、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羊水过少是胎儿危险的信号,严重影响母儿健康,应及时诊断及处理.

    作者:张冬云;陈爱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早期干预对乙型脑炎的康复护理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流行于夏秋季,临床上多见于1~10岁儿童,发病率高,本病以高热、意识障碍、昏迷、抽搐及脑膜刺激征为特点,病死率和残疾率均高,存活者近半数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后遗症[1],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效应.

    作者:黄小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83例脑挫裂伤病员血糖分析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病员应激反应致血糖升高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83例脑挫裂伤病员的血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3例按病情分为重症组42例,轻症组41例,发生高血糖60例,发生率72%.重症高血糖组平均血糖值(10.48±5.05)mmol/L,轻症高血糖组平均血糖值(8.41±1.42)mmol/L.重症高血糖组的死亡率50%,重症正常血糖组的死亡率17%(P<0.01).结论:脑挫裂伤病员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达72%,病情越重血糖升高越明显,波动范围越大,死亡率越高.对重症脑挫裂伤病员的血糖监测可作为病情预后判断的一个指标.

    作者:吴家玉;熊冠泽;付正英;曾定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与肿瘤转移研究进展

    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 (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3,PRL-3) 是一种分子量只有20KD的蛋白磷酸酶,属于PRL家族成员.

    作者:周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超声心动图对单纯性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单纯性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HP Sonos 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4MHz,对38例单纯性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患者进行检查.正常者8例;阳性检查结果30例,需手术者经术中所见证实,勿需手术者经MRI或CT-A证实.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阴性者8例,阳性者30例,其中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10例,房间隔缺损8例,原发性主肺动脉扩张4例,干下型室缺2例,肺动脉瓣下狭窄2例,肺动脉瓣上狭窄1例,右室流出道肿瘤1例,心包内转移性肿瘤压迫主肺动脉1例,纵隔内肿瘤突然增大压迫主肺动脉1例,均经手术或MRI和CT-A证实.结论:超声心动图能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形态、与周围结构之间的关系,阐明杂音形成的病因,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作者:蔡菁;高春恒;倪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妊高征对孕产妇及围生儿预后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高征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0月~2007年4月妊高征产妇96例,同期随机抽取无妊高征孕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母体并发症及围生儿情况.结果:妊高征组母体并发症、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小于胎龄儿、围生儿死亡以及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妊高征高于轻度妊高征.结论:妊高征对孕产妇以及围生儿有不良影响,应重视妊高征,对其早发现、早治疗,努力改善母儿结局.

    作者:柏晓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致病性阴沟肠杆菌1例报告

    2007年6月,我科从一患者痰液、血液中分别检出阴沟肠杆菌,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21岁,军人.发病初头痛、乏力、呼吸急促、咳嗽伴大量脓痰、无咯血、无恶心呕吐.

    作者:李桂梅;黄宏章;高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50例患者,采用 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血气分析变化,评价疗效.结果:5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经治疗前后动脉血PaO2分别为(51.17±3.2)mmHg、(74.25±4.51)mmHg(1mmHg=0.1333kPa),PaCO2 分别是(66.10±7.25)mmHg、(59.51±5.76)mmHg,呼吸频率(27±3)次/min、(20±2)次/min,心率(105±15)次/min、(95±10)次/min.结论:BiPAP呼吸机可明显提高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PaO2,改善通气,降低PaCO2,降低气管插管率.

    作者:柴玉兰;曹玉萍;陈文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早期或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对采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80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病距手术时间平均约6.2h,近期显效率17.5%,有效率79%,死亡率17.5%,远期显效率为46%,有效率72.5%,死亡率7.5%.结论: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有良好的效果,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术后防治并发症对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李明轩;何承;马建功;王保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腹部彩超与阴道彩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临床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应用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比较两种检查技术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符合率( 75.16% ) 明显高于应用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 24.14% ) .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高分辨率特征, 使异位妊娠的诊断率得以提高, 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云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膀胱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现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已成为诊断膀胱癌简便而有效的检测手段.本文对下列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癌进行CDFI分析,探讨CDFI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姚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晚期产后出血3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晚期产后出血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为:胎盘胎膜残留、蜕膜残留、子宫复旧不良、产褥感染、软产道损伤及子宫切口感染裂开,发生时间以产后2周内居首位(65.8%).结论:对晚期产后出血患者应积极寻找原因和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是提高晚期产后出血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黄业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连续缝合及皮内缝合在会阴缝合术中的体会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在分娩第二产程中,为避免分娩时会阴及盆底肌肉严重裂伤,减轻盆底组织对胎头的压迫,缩短第二产程,加速分娩常用的手术.

    作者:王晓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胃液pH值监测在颅脑重症并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价值

    上消化道出血在颅脑重症中(本文仅指重型颅脑外伤和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重型颅脑外伤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40%~80%[1],高血压脑出血为13.2%~19.2%[2],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尽管发病原因复杂,但胃酸的变化是重要的病理机制,如能对其进行早期动态监测,寻找出自身变化的规律,有可能为提高颅脑重症的救治成功率带来帮助.

    作者:刘毅;王广益;马志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失血性休克在手术中的急救护理

    失血性休克为外、妇科常见多发病,具有病情急、失血量大、凶险危重等特点,手术非常重要,急救护理也不容忽视,抢救上需要医护同步抢救.

    作者:刘金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