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业妮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也成为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1].
作者:沈亚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批判地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牙体牙髓病学的理论教学改革,通过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创设符合教学需要的情景以及引导学员合作学习的过程,使学员熟练掌握牙体牙髓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作者:陆群;文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Cushing's病是因垂体分泌过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引起.Cushing's病约占库兴氏综合征患者总数的65%~75%,发病年龄以25~45岁为多见.70%~80%为垂体腺瘤,微腺瘤多见.
作者:马荣炜;吕敬伟;姚媛;刘苔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DVT )是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的凝结,是种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高并有一定的死亡率.其主要发生在外科手术中和术后的病人,发生因素包括肥胖、静脉血栓史、静脉曲张、凝血机制异常、糖尿病、口服避孕药、外伤、分娩等.预防肺动脉栓塞,清除血栓,恢复下肢深静脉的通畅血流,保存静脉瓣膜功能,预防血栓复发是治疗DVT的理想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除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等一般治疗外,还需要采用抗凝、溶栓和手术取栓等多种方法治疗,本文就DVT的形成和治疗作一简要的介绍.
作者:冯会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通过对卵巢黄体破裂出血患者术前超声图像进行回顾分析,并与手术和病理组织学对照,探讨阴道超声检查对本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倪旭芳;焦瑞宁;所丽华;杨建秀;杨丽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其发病率约为周围血管疾病的40%.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本病的发病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
作者:吴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89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及相关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例中择期剖宫产55例,阴道试产34例,22例试产成功,成功率64.7%.结论:单纯疤痕子宫作为再次剖宫产的指征是不合理的,如果没有明显的再次剖宫产的指征,给予孕妇试产机会是比较安全合理的方法.
作者:徐利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时应激性血糖增高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9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应激性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查空腹血糖,分为血糖正常组,轻、中、重度血糖增高组,分析各组临床病损程度、急性期预后、病灶性质与血糖的关系.结果:(1)与血糖正常组比较,血糖升高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重,病灶大,其好转率明显低于血糖正常组,并发症及病死率均显著高于血糖正常组.(2)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应激性血糖增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结论:急性脑卒中后血糖水平高低是影响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出现高血糖者预后较差.
作者:陈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60名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随机分为PBL组及传统组,各30人,分别采用PBL和传统教学方法教学,课程结束统一进行理论考试及临床操作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结果:2组理论考试成绩相当,PBL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优于传统组,问卷调查PBL组大部分认为实践能力提高、但学习节奏慢、不系统,传统组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系统性及学习节奏大部分认同,2组均有改进教学方法的要求.结论:PBL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等素质培养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也存在学习节奏慢、系统性较差等方面的不足.
作者:叶燕青;陈慧芳;张颖;雷红;罗宁;占建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本实验教学模式拟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中药对实验动物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促进学生对中医药与免疫之间关系的了解.通过参与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过程,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侯殿东;姜欣;雷萍;韩晓伟;陈殿学;关洪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出一套科学、实用、行之有效的脑血管意外患者偏瘫肢体康复护理方法,提高生存质量.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6年6月入院的脑血管病伴偏瘫患者62例,通过早期康复训练,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位,被动运动、主动运动、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做好心理护理及疾病知识宣传.结果:62例患者均无肌肉萎缩,关节僵直等废用综合征的发生.结论:脑血管意外致偏瘫病人在病情稳定时,及时进行正确合理的肢体康复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能促进患者肌力恢复,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邵新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湖北恩施为多山地区,每年的春、夏、秋三季毒蛇活动频繁.我院2003年10月~2007年10月共收治毒蛇咬伤患者81例,其中45例入院时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应用呼吸机进行有效治疗和监护,疗效满意.现将治疗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浏;潘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 病案报告患者30岁,人工流产后5d,下腹痛 13h,于2007年10月2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则,婚后未孕,末次月经2007年8月18日.
作者:于晓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2007年6月,我科从一患者痰液、血液中分别检出阴沟肠杆菌,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21岁,军人.发病初头痛、乏力、呼吸急促、咳嗽伴大量脓痰、无咯血、无恶心呕吐.
作者:李桂梅;黄宏章;高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重度烧伤合并严重颅脑损伤临床较少见,其抢救难度大、死亡率高,护理工作复杂,现就1例重度烧伤合并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庄玉娇;林玉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对采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80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病距手术时间平均约6.2h,近期显效率17.5%,有效率79%,死亡率17.5%,远期显效率为46%,有效率72.5%,死亡率7.5%.结论: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有良好的效果,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术后防治并发症对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李明轩;何承;马建功;王保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又称子宫内膜增生症,是临床常见病变,其中-部分病变属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正确、及时地治疗对防止病变进展意义重大.
作者:潘爱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在全冠修复中需要良好的牙龈形态与清晰的预备体龈缘,是形成美观边缘密合修复体的重要条件.方法:在102例患者294颗牙行冠桥修复时,于预备牙术中排龈线排龈及龈挡保护周围组织,术后排龈膏排龈.结果:排龈止血效果、肩台与龈沟处印模清晰程度均取得良好的结果.结论:通过排龈避免了牙体预备时对牙龈组织的损伤及出血.扩大龈沟暴露预备体关键的部位,为印模材料的进入创造必要的条件.
作者:周美红;石晓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一次性颅内血肿微创粉碎穿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结果: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恢复至有正常生活工作能力者18例(45.0%),生活能部分自理或能下地活动者12例(30.0%),卧床者4例(10.0%),6例(15.0%)死亡.结论:此项技术具有损伤小、操作简便、不需特殊麻醉,特别适用于高龄、危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救治.
作者:杨成义;张文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冠状动脉穿孔的原因和护理方法.方法:对2004~2007年5例PCI并发冠状动脉穿孔患者的造影征象、穿孔原因、处理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穿孔血管为前降支1例、回旋支2例、右冠状动脉2例.球囊扩张或支架释放压力过大致血管撕裂2例、导丝穿出血管2例、球囊过大导致血管破裂1例;3例并发心包填塞.1例行球囊低压扩张压迫、1例用支架覆盖、2例行心包穿刺引流,1例死亡,无急诊冠状动脉搭桥.结论:冠状动脉穿孔是PCI少见并发症,但可导致严重临床后果,及时诊断、积极处理和合理有效的护理是减少恶性心脏事件的关键.
作者:唐翠英;许映兰;黄艳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