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

单凤华

关键词:老年,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对开胸术后患者的呼吸道进行科学的护理是防止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关键.由于老年患者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随衰老呈退行性变化,使肺顺应性及肺活量减低,残气量增加,肺泡上的弹性蛋白,肺原纤维逐渐被纤维组织代替,膈肌活动幅度减少.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45例毒蛇咬伤患者的呼吸机应用与护理体会

    湖北恩施为多山地区,每年的春、夏、秋三季毒蛇活动频繁.我院2003年10月~2007年10月共收治毒蛇咬伤患者81例,其中45例入院时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应用呼吸机进行有效治疗和监护,疗效满意.现将治疗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浏;潘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研究概论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病毒性肝炎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临床上呈现各种不同的疾病类型,包括无症状携带状态,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终可能发展为肝癌.

    作者:王丽;陈月桥;武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超声心动图对单纯性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单纯性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HP Sonos 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4MHz,对38例单纯性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患者进行检查.正常者8例;阳性检查结果30例,需手术者经术中所见证实,勿需手术者经MRI或CT-A证实.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阴性者8例,阳性者30例,其中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10例,房间隔缺损8例,原发性主肺动脉扩张4例,干下型室缺2例,肺动脉瓣下狭窄2例,肺动脉瓣上狭窄1例,右室流出道肿瘤1例,心包内转移性肿瘤压迫主肺动脉1例,纵隔内肿瘤突然增大压迫主肺动脉1例,均经手术或MRI和CT-A证实.结论:超声心动图能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形态、与周围结构之间的关系,阐明杂音形成的病因,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作者:蔡菁;高春恒;倪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318例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趋势和临床特点,加强HFRS的防治工作.方法:对我院1995~2006年收治的318例HFRS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青壮年发病为多,大多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本组资料病死率1.89%.结论: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把好休克、出血、肾功能衰竭三关,同时防治并发症,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丛丽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先天性肛门闭锁手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的围手术期护理,提高治愈率.方法:总结326例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体温与呼吸管理,建立通畅的输液通道,正确置入胃管和尿管以及完善的术后处理是围手术期护理的关键.结果:315例彻底治愈,经随访,在1~1.5岁时已有正常排便习惯和正常的肛门功能,21例需二次手术.结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手术的治愈率.

    作者:陈凤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不典型Cushing's病2例临床分析

    Cushing's病是因垂体分泌过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引起.Cushing's病约占库兴氏综合征患者总数的65%~75%,发病年龄以25~45岁为多见.70%~80%为垂体腺瘤,微腺瘤多见.

    作者:马荣炜;吕敬伟;姚媛;刘苔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人工胶体对腹部手术后应激影响的比较

    目的:比较明胶和羟乙基淀粉对中等腹部手术病人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中等腹部外科手术患者34例,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治疗组(18例)和明胶治疗组(16例).术后连续3d内分别每日给予人工胶体500ml,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的血糖水平、血清白蛋白浓度、C-反应蛋白浓度、血白细胞计数.结果:羟乙基淀粉组术后第1日的CRP比明胶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羟乙基淀粉组术后血糖变化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分子羟乙基淀粉相对于琥珀酰明胶在减轻腹部手术后应激反应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马爽;丁连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83例脑挫裂伤病员血糖分析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病员应激反应致血糖升高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83例脑挫裂伤病员的血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3例按病情分为重症组42例,轻症组41例,发生高血糖60例,发生率72%.重症高血糖组平均血糖值(10.48±5.05)mmol/L,轻症高血糖组平均血糖值(8.41±1.42)mmol/L.重症高血糖组的死亡率50%,重症正常血糖组的死亡率17%(P<0.01).结论:脑挫裂伤病员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达72%,病情越重血糖升高越明显,波动范围越大,死亡率越高.对重症脑挫裂伤病员的血糖监测可作为病情预后判断的一个指标.

    作者:吴家玉;熊冠泽;付正英;曾定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在中医药院校构建医学免疫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的设想

    本实验教学模式拟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中药对实验动物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促进学生对中医药与免疫之间关系的了解.通过参与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过程,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侯殿东;姜欣;雷萍;韩晓伟;陈殿学;关洪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早期或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对采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80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病距手术时间平均约6.2h,近期显效率17.5%,有效率79%,死亡率17.5%,远期显效率为46%,有效率72.5%,死亡率7.5%.结论: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有良好的效果,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术后防治并发症对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李明轩;何承;马建功;王保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晚期产后出血3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晚期产后出血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为:胎盘胎膜残留、蜕膜残留、子宫复旧不良、产褥感染、软产道损伤及子宫切口感染裂开,发生时间以产后2周内居首位(65.8%).结论:对晚期产后出血患者应积极寻找原因和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是提高晚期产后出血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黄业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应激性血糖增高对急性脑卒中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时应激性血糖增高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9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应激性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查空腹血糖,分为血糖正常组,轻、中、重度血糖增高组,分析各组临床病损程度、急性期预后、病灶性质与血糖的关系.结果:(1)与血糖正常组比较,血糖升高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重,病灶大,其好转率明显低于血糖正常组,并发症及病死率均显著高于血糖正常组.(2)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应激性血糖增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结论:急性脑卒中后血糖水平高低是影响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出现高血糖者预后较差.

    作者:陈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例烧伤合并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

    重度烧伤合并严重颅脑损伤临床较少见,其抢救难度大、死亡率高,护理工作复杂,现就1例重度烧伤合并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庄玉娇;林玉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我院7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上报的79例ADR分别从报告人、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以药师上报数量多,占总例数的75%;与抗感染用药有关的ADR为多见,占总例数的62.2%;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占总例数的92.4%;ADR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伤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损伤,其中较严重的ADR有3例.结论:加强对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及ADR监测工作十分必要.

    作者:王红梅;于俊洲;李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羊水过少9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围生儿及母体的影响, 寻找合适的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对98例羊水过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脐带绕颈、FGR、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畸形和引产、剖宫产、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羊水过少是胎儿危险的信号,严重影响母儿健康,应及时诊断及处理.

    作者:张冬云;陈爱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POEMS综合征合并脑梗死1例

    POEMS(polyneuropathy,organomegaly,endocrinopathy,M-protein,skin changes)综合征是罕见的与浆细胞异常增生有关的多系统损害的疾病.合并出现脑梗死的相关报道并不多,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病人报告如下.

    作者:郑慧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纤维桩树脂核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体会

    目的:探讨纤维桩树脂核对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口腔科门诊年龄在18~68岁,前后牙牙体大面积缺损患者100例,200颗牙,随机分成纤维桩树脂核组即实验组(50例,100颗牙)和铸造金属桩核组即对照组(50例,100颗牙),对患牙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分别用两种桩核恢复基牙外形,后用烤瓷冠或铸造冠修复.结果:经过0.5~1年的随访,临床及X线检查:铸造金属桩核组成功率88%,纤维桩树脂核组成功率97%.两种桩核修复效果经统计学处理:χ2=4.612,0.05>P>0.01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纤维桩树脂核的修复成功率高于铸造金属桩核,纤维桩树脂核的修复效果优于铸造金属桩核;(2)纤维桩树脂核具有美学效果好、操作简便、可重复修复、不易根折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非金属桩核系统.

    作者:郅洁云;屈志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0例分析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一次性颅内血肿微创粉碎穿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结果: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恢复至有正常生活工作能力者18例(45.0%),生活能部分自理或能下地活动者12例(30.0%),卧床者4例(10.0%),6例(15.0%)死亡.结论:此项技术具有损伤小、操作简便、不需特殊麻醉,特别适用于高龄、危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救治.

    作者:杨成义;张文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89例分娩方式的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89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及相关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例中择期剖宫产55例,阴道试产34例,22例试产成功,成功率64.7%.结论:单纯疤痕子宫作为再次剖宫产的指征是不合理的,如果没有明显的再次剖宫产的指征,给予孕妇试产机会是比较安全合理的方法.

    作者:徐利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宫内外同时妊娠误诊1例

    1 病案报告患者30岁,人工流产后5d,下腹痛 13h,于2007年10月2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则,婚后未孕,末次月经2007年8月18日.

    作者:于晓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