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蛋黄油加电吹风治疗褥疮效果好

华鸣

关键词:蛋黄油, 褥疮
摘要:褥疮是年老体弱、长期卧床及危重病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采用多种方法处理,效果仍不佳.民间有用蛋黄油治疗口腔溃疡、促使溃疡面短期愈合的方法,故此,笔者试用蛋黄油加电吹风治疗褥疮2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羊水过少208例临床分析

    羊水过少因严重影响围产儿预后,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1].沈阳市妇婴医院2006年1月~2007年10月末分娩5 108例,其中羊水过少208例.对其发生的孕周及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临床分析表明, 羊水过少的孕妇选择剖宫产可降低胎儿窘迫发生率.

    作者:佟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及电气化术的护理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也成为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1].

    作者:沈亚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芬太尼腰麻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血流动力学影响

    目的:探讨芬太尼腰麻对老年股骨颈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ASA分级Ⅰ~Ⅱ级的40名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选择L2~3间隙穿刺,一组(B)腰麻使用0.75%布比卡因15mg(2ml)+10%葡萄糖(1ml),另一组(BF)使用0.75%布比卡因7.5mg+10%葡萄糖+芬太尼20μg 3ml(各1ml),术中观察并记录病人SBP、DBP、MBP、HR例及麻醉效果,记录麻黄素的使用例数.结果:BF组患者SBP、DBP、MAP、HR和B组相比变化较小(P<0.05),使用麻黄素的例数也较少(P<0.05),麻醉效果和B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在蛛网膜下腔使用20μg芬太尼对老年患者股骨颈手术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患者循环相对稳定,麻醉效果确切,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徐峰;张宙新;张跃;戴培静;王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尿液干化学法检测尿隐血与沉渣镜检尿红细胞结果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尿隐血与沉渣镜检尿红细胞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82份随机尿、空腹晨尿以干化学法和尿沉渣镜检测定,分析对比尿液干化学法检测尿隐血与沉渣镜检尿红细胞结果的差异.结果:982份标本干化学法测定结果阴性(-)符合率为97.0%,微量(±)符合率为67.9%,阳性(+~+++)符合率为34.3%.结论:由于两种方法各有其局限性,干化学法尿液分析仪测定尿隐血试验结果应与尿沉渣显微镜检结合考虑,而不能简单替代.

    作者:任秀华;赵二强;赵俊月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妊娠率相关因素分析

    近30年来,随着人们生育观点的转变,要求施行人类辅助生殖助孕的人越来越多,然而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周期妊娠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作者:武传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318例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趋势和临床特点,加强HFRS的防治工作.方法:对我院1995~2006年收治的318例HFRS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青壮年发病为多,大多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本组资料病死率1.89%.结论: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把好休克、出血、肾功能衰竭三关,同时防治并发症,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丛丽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绒癌并发双肺阴道转移1例

    1 病案报告患者,女,32岁,农民.因孕8+月宫内死胎引产术后阴道持续不规则流血3月余,在当地被诊为产后子宫恢复不良,后转院.

    作者:次灵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对腹水原因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对腹水原因的诊断价值.方法:按照腹水的发生机制分门脉高压组(A组,n=31)和非门脉高压组(B组,n=34),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根SAAG将腹水分为门脉高压性与非门脉高压性,诊断门脉高压性腹水的准确率为96%,比传统渗漏出液分类法更加准确,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AAG在区分门脉高压与非门脉高压腹水的准确性达96%,但不能区别腹腔恶性肿瘤与结核所致腹水.

    作者:孙富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先天性肛门闭锁手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的围手术期护理,提高治愈率.方法:总结326例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体温与呼吸管理,建立通畅的输液通道,正确置入胃管和尿管以及完善的术后处理是围手术期护理的关键.结果:315例彻底治愈,经随访,在1~1.5岁时已有正常排便习惯和正常的肛门功能,21例需二次手术.结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手术的治愈率.

    作者:陈凤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膀胱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现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已成为诊断膀胱癌简便而有效的检测手段.本文对下列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癌进行CDFI分析,探讨CDFI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姚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结肠灌洗治疗老年戊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结肠灌洗对老年戊型肝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戊型肝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营养支持,防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稳定内环境,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同等治疗基础上,采用结肠途径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病程.结果:治疗组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病程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灌洗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病人的黄疸程度,缩短病程.

    作者:程宁;程放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62例脑血管病人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目的:总结出一套科学、实用、行之有效的脑血管意外患者偏瘫肢体康复护理方法,提高生存质量.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6年6月入院的脑血管病伴偏瘫患者62例,通过早期康复训练,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位,被动运动、主动运动、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做好心理护理及疾病知识宣传.结果:62例患者均无肌肉萎缩,关节僵直等废用综合征的发生.结论:脑血管意外致偏瘫病人在病情稳定时,及时进行正确合理的肢体康复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能促进患者肌力恢复,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邵新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76例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比较76 例心功能不全患者与42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尿酸水平; 比较心功能不全患者在不同心功能状态下的血清尿酸水平; 比较68 例患者心衰控制前、后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 比较入院时未用过利尿剂与已用过利尿剂的心衰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结果:心功能不全组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尿酸水平分别为( 492.34±34.67) μmol/ L 和(257.02±25.21) μmol/ L, 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心功能不全组心功能分级Ⅱ、Ⅲ、Ⅳ级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349.24±25.40) μmol/ L、(451.12±23.12) μmol/ L 和 (557.27±24.61) μmol/ L, 不同心功能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68例患者心衰控制前、后的血清尿酸水平分别是 ( 512.34±21.32) μmol/ L 和( 403.13±24.35) μmol/ L, 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未用过利尿剂与已用过利尿剂的心衰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尿酸水平随心功能加重而升高, 血清尿酸水平不受服用利尿剂的影响.血清尿酸水平是反映心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作者:史培杰;黄电波;陈树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超声心动图对单纯性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单纯性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HP Sonos 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4MHz,对38例单纯性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患者进行检查.正常者8例;阳性检查结果30例,需手术者经术中所见证实,勿需手术者经MRI或CT-A证实.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阴性者8例,阳性者30例,其中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10例,房间隔缺损8例,原发性主肺动脉扩张4例,干下型室缺2例,肺动脉瓣下狭窄2例,肺动脉瓣上狭窄1例,右室流出道肿瘤1例,心包内转移性肿瘤压迫主肺动脉1例,纵隔内肿瘤突然增大压迫主肺动脉1例,均经手术或MRI和CT-A证实.结论:超声心动图能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形态、与周围结构之间的关系,阐明杂音形成的病因,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作者:蔡菁;高春恒;倪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腹部彩超与阴道彩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临床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应用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比较两种检查技术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符合率( 75.16% ) 明显高于应用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 24.14% ) .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高分辨率特征, 使异位妊娠的诊断率得以提高, 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云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早期干预对乙型脑炎的康复护理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流行于夏秋季,临床上多见于1~10岁儿童,发病率高,本病以高热、意识障碍、昏迷、抽搐及脑膜刺激征为特点,病死率和残疾率均高,存活者近半数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后遗症[1],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效应.

    作者:黄小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目的:密切观察患者肢体循环,保护肢体,避免残障.方法:通过临床观察用药,采取消肿、切开减压等方法治疗该病.结果:此方法缩短病程,无一例肢体坏死,有1例感染患者用药后痊愈出院.结论:精心护理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司佳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研究概论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病毒性肝炎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临床上呈现各种不同的疾病类型,包括无症状携带状态,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终可能发展为肝癌.

    作者:王丽;陈月桥;武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PBL教学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PBL教学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60名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随机分为PBL组及传统组,各30人,分别采用PBL和传统教学方法教学,课程结束统一进行理论考试及临床操作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结果:2组理论考试成绩相当,PBL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优于传统组,问卷调查PBL组大部分认为实践能力提高、但学习节奏慢、不系统,传统组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系统性及学习节奏大部分认同,2组均有改进教学方法的要求.结论:PBL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等素质培养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也存在学习节奏慢、系统性较差等方面的不足.

    作者:叶燕青;陈慧芳;张颖;雷红;罗宁;占建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89例分娩方式的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89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及相关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例中择期剖宫产55例,阴道试产34例,22例试产成功,成功率64.7%.结论:单纯疤痕子宫作为再次剖宫产的指征是不合理的,如果没有明显的再次剖宫产的指征,给予孕妇试产机会是比较安全合理的方法.

    作者:徐利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