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宛玉;方兆风;张文丽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健康问题包括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和心理性多方面.生物性感染问题主要与接触病人的血液、伤口分泌物、羊水等有关,其接触途径主要为被污染的针具及其它利器刺伤、割伤,或通过眼、鼻、口腔粘膜皮肤直接接触患者血液;化学性因素与接触消毒剂及麻醉剂有关;物理性因素与长期处于相对固定位置或在传递器械时只转动颈部等不良的身体转动有关,心理问题与工作环境、工作风险、工作压力等有关.措施: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操作规程,全员重视职业健康,制定职业健康标准,个人防护指导和改进方向.
作者:狄亚丹;陈新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总结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7例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闭合性损伤12例,开放性损伤5例,行单纯修补术4例,十二指肠修补加空肠造瘘3例,十二指肠端端吻合术1例,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2例,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术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治愈16例,死亡1例.结论:手术探查是诊断治疗十二指肠损伤的重要方法,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和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较为安全可靠,十二指肠减压是防止十二指肠漏的重要条件.
作者:任红亮;祁天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急性期智齿冠周炎的疼痛常常让患者难以忍受,止疼药物效果和碘氧治疗的效果,不能令人满意.经过5年134例探索和总结发现,碘仿小纱条填塞冠周盲袋,能起到立即减缓疼痛或彻底止疼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申义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院2000年1月~2005年6月共收治颅脑外科急诊手术病人90例,其中颅脑外伤68例,颅内血管自发性破裂出血22例,通过我们紧张有序、周密细致的护理配合,大大缩短了术前的准备时间,为挽救病人生命、及时顺利实施麻醉和手术创造了条件.本文针对颅脑外科急诊病人的病理生理改变及特点详细介绍了我们在配合麻醉方面的护理体会.
作者:任婉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并探讨其手术切除范围.方法:总结1992年1月~2004年12月间手术治疗35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时或手术后发现.15例行腺叶全切除加对侧次全或大部切除术.1例加颈淋巴结清扫术,19例行一侧腺叶全切除、次全切除或局部切除,随访病例中有1例死亡.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女性发病率高,并以单发结节为主,多数因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时或术后发现,甲状腺微小癌预后良好.
作者:苏自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52例蛛网膜囊肿病人,行囊肿切除术5例,囊肿腹腔分流术36例,内窥镜下囊肿脑池造瘘11例.结果:52例病人症状缓解或改善49例,3例无效,4例复发,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颅内蛛网膜囊肿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罗杰;吕云;张雷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对于70岁以上老龄人的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其大部分有骨质疏松症,为使其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我们于1998年2月~2001年2月共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70岁老龄股骨颈头下型骨折26例,Harris评分优良率88%,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孙习勇;王长江;李小兵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传统的腹股沟疝手术的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283例腹股疝的手术方法、手术技巧,强调术中要解剖层次清晰,真正高位结扎疝囊,要修复内环,可靠地修复薄弱的腹股沟疝区.结果:无1例术后复发.结论:合理地选择术式、慎重地对待每1例手术,疗效定会令人满意.
作者:王道岭;冯淞;罗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生培养的关键阶段.在带教中,成立带教小组,做到计划带教,提高带教老师的素质和做到因人施教,采用预知性教学查房,提高护生临床观察能力,并培养护生健康宣教能力,实习结束前,带教组长要做好实习护生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带教水平.
作者:江成琼;何清秀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股骨颈骨折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骨折不愈合发生率较高.以中老年患者尤为突出.我院自1995年6月应用双头加压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31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余运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结合文献对8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术前行膀胱镜检查及活检,病理诊断均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3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或单纯膀胱肿瘤切除术,5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均给予正规膀胱灌注化疗1~2年,定期复查膀胱镜,平均随访4年,均无复发或发生膀胱恶性肿瘤.结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为罕见的泌尿系良性肿瘤.确诊依靠仔细的术后病理检查.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手术可治愈,复发率低,预后佳,如能明确诊断,术后频繁、长期的随访并非必要.
作者:张凯;蔡宪安;范锐;潘曙光;段传启;岳俊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医学继续教育是提高医护人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要需要,是护理人员品德、素质培养的需要.是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技术、新发展、新知识不断涌现并不断向医学科学技术领域渗透.随着部队的精简、整编,手术室护理人员中轻年人较多,流动性大,技术要求高,因此,必须在手术室护理人员中进行继续医学教育.四年来,通过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逐渐摸索出适应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训练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行钻孔引流术(BHID)后并发症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9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行钻孔引流术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发生并发症15例,其中癫痫4例,气颅3例,脑脊液漏合并低颅压3例,脑挫裂伤3例,颅内血肿2例.结论:钻孔引流术中操作规范,选择引流管合适及置管合理,术后观察仔细,引流管护理得当,可有效降低CSDH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松周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马尾综合征的手术疗效.方法:将26例采用全椎板切除,摘除脱出或游离椎管内的髓核组织,结果:经2~7年的随访,优3例,良8例,尚可10例,差5例,治疗效果大多不完全恢复.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马尾综合症应尽早于术手术治疗,预后不如仅有神经根受累者效果好.
作者:马海鱼;鲁天祥;游之海;万千;赵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对婴幼儿烧伤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2岁以内婴幼儿烧伤以扒翻热液容器致烫伤为主:2岁以上~3岁幼儿烧伤以热液烫伤、玩火至火焰烧伤及触摸电源至电击伤为致伤原因,其中男女比例为2.13:1提示:婴幼儿烧伤的预防应做到:①大力宣传婴幼儿烧伤给社会、家庭及婴幼儿本身造成的危害.②对婴幼儿监护人加强烧伤预防知识教育,提高其看护意识.③加强对具有理解能力幼儿的防火安全教育,从而减少烧伤发生率.
作者:孙玉红;陈玉琴;张淑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科1997年4月~2005年4月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囊良性疾病(胆囊结石、胆囊息肉)1682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苌建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电动切割器在腺样体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电动切割器在鼻内窥镜引导下施行腺样体精确切除术36例,观察手术过程,治疗后随访3~6个月,了解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鼻咽部粘膜光滑,无腺样体残留,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该方法手术操作简便、损伤小、出血量少、精确度高,可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关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嗜铬细胞瘤嗜是一种以分泌儿茶酚胺为主的肿瘤,由于肿瘤细胞大量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临床上主要以高血压、心律失常及代谢异常等症状为主.麻醉危险性较大,死亡率较高[1].近年来随着麻醉技术和医疗设备不断提高,其麻醉危险性相对降低.我院自2003年4月~2005年3月共实施此类手术21例,现将术中麻醉管理总结如下:
作者:李红军;凤旭东;景卫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报告86例脑弥慢性轴索(DAI),占同期重型颅脑损伤的13.35%,其主要临床特点为患者由交通事故等致伤,伤后即刻持续昏迷,而CT检查表现较轻微.结合文献对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诊断进行初步总结.认为使用MRI检查有助于DAI的临床诊断.
作者:傅元贵;李爱民;刘希光;寇昆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切口并发症的防治,以期提高创面愈合率.方法:本组88例乳腺癌患者,行标准根治术22例,改良根治术64例,前者行Ⅰ期植皮2例.结果:术后创面Ⅰ期愈合78例,延迟愈合10例(感染2例,皮瓣局部坏死8例).结论:避免皮瓣张力过大,保持创面引流通畅,恰当的包扎是提高创面愈合率的关键因素.
作者:景恒心;蔡玉凤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