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层管理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廖宝英;王瑞珠

关键词:分层管理, 应用, 护理质量
摘要:护理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永恒主题之一,也是护理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把护理质量定位在是否满足病人的健康需要上,在质量管理中追求高质量、低成本,注重持续质量改进,突出质量控制内涵(质量管理零缺陷).以人人参与质量管理为出发点,实施全员性、全过程性的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提升团队绩效,实现全面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卒中单元病人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开展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观察记录对210例脑卒中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后并发症发生及生活自理能力情况.结果:开展健康教育后脑卒中病人并发症明显降低,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明显降低脑卒中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脑卒中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瑞琴;黄云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介绍一种自制的股静脉穿刺止血带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病人的重要生存途径,在基层医院的病人通过股静脉穿刺作为出血端的透析方式十分常见,但透析后的压迫止血有一定的困难.通常用橡皮膏加压捆绑,存在捆绑困难、橡皮膏过敏、粘伤皮肤等问题.笔者通过长期摸索,设计出股静脉止血带应用于临床,现介绍给大家.

    作者:王英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济生》肾气方加减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属于糖尿病的自主神经病变范畴,发病率很高.现代西医无有效疗法,中医中药也缺乏成熟的经验.笔者采用《济生》肾气方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兆香;陈树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人工心脏临时起搏术联合参附注射液对家兔心搏骤停模型循环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同时应用紧急人工心脏临时起搏术与参附注射液对家兔心搏骤停-CPR模型循环恢复的影响.方法:32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只;夹闭主动脉与腔静脉复制心搏骤停-CPR模型;实验组在血液断流后4min开始应用紧急人工心脏临时起搏术与参附注射液进行CPR;对照组在血液断流后4min开始进行CPR;监测血液断流前后家兔的心电图、平均动脉压的变化,并记录开始CPR 至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肾上腺素用量;自主循环维持4h,并计算4h存活率.结果:试验组在CPR成功率、4h存活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肾上腺素用量方面则两组结果相近.结论:同时应用紧急人工心脏临时起搏术与参附注射液可明显缩短家兔心搏骤停-CPR模型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对促进心搏骤停的自主循环恢复,提高CPR成功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周强;刘磊;曲敬来;徐锦雄;祝庆华;乔秋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对化疗病人的影响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化疗药物毒性大,用药时间长,多数病人不能坚持完疗程,导致化疗失败,而这大多由于病人的心理问题导致的,为此,通过探讨心理护理对化疗的影响,发现心理护理能使病人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坚持完化疗疗程,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延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体会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达20%~30%[1].

    作者:董玉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口腔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和防护措施

    在口腔治疗中,由于各种医疗器械与患者的唾液、血液直接接触并刺破口腔组织,一些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通过沾有病人血液、唾液的口腔器械和医务人员污染的手传播而造成医院感染.口腔科使用的器械锐利,局部麻醉的情况也很多,这些因素使得口腔科护士被针刺伤的机率大为增加.

    作者:沈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乳酸环丙沙星引起过敏反应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43岁,因发现子宫肌瘤5年,尿频半年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后即给予静脉点滴环丙沙星和5%葡萄糖500ml,加维生素C 2g.

    作者:范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宫腔镜手术病人的护理

    宫腔镜属妇科内窥镜,其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是电子、光、超声等科技与医学结合的产物,它的应用使传统的开放性、创伤大的诊断手段转变为非开放性、创伤小的内镜诊疗手段,既治愈疾病,又使患者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

    作者:孙洪波;任成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优化病理生理学与临床学科的联系初探

    基础医学是揭示生命和疾病的本质理论,而临床医学则是注重介绍疾病防治方法和措施;在课程教学中两者如何结合,笔者根据个人多年教学体会作了探讨.

    作者:黄庆愿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机理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多发生于生育期妇女,是妇科难治性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因盆腔疼痛而折磨患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本病常用治疗药物有丹那唑、内美通、三苯氧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副作用较大.

    作者:安立赓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介入性超声在肝肾病变诊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肝肾病变的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1例临床中有肝肾脏器的各种病变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和囊肿引流治疗.结果:肝脓肿9例引流治疗,治愈率100%;肝囊肿8例引流治疗,有效率100%,治愈率(5/8)62.5%;肝内结节穿刺活检10例获得病理诊断;肾组织活检穿刺59例,其中58例成功获得肾小球组织;肾囊肿15例引流治疗,有效率100%,治愈率(10/15)66.7%.结论:介入性超声引导下肝肾病变的活检穿刺及囊肿治疗方法简单、安全可靠,并发症很少,是微创诊断治疗的重要的、应广泛普及的手段.

    作者:姜伟;李加平;潘慧娟;李就红;李晓诗;吴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谷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我院2005年10月~2006年9月用谷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2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文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血管通路是进行有效的血液透析的重要前提之一,理想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通路为动静脉内瘘,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由于周围血管条件限制,无法行自体血管造瘘手术,且有些内瘘经过长期使用后会发生血流量减少和闭塞.我科自2004年2月开始采取颈内静脉留置单针双腔静脉导管建立永久透析通路,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脑脊液免疫学检查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价值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性疾病.目前认为MS的发病涉及遗传、病毒、免疫、环境地理等方面,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免疫学因素在MS的发病中起到关键作用.虽然研究收获颇丰,但对其免疫学发病机制尚未形成统一和完整的认识.现就几项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免疫学检查对MS诊断的临床价值简述如下.

    作者:赵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螺旋CT在33例支气管肺癌中的应用

    支气管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肺部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CT特别是螺旋CT已成为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主要方法.作者对本院2003~2006年经手术和/或细胞学证实为支气管肺癌的33例患者螺旋CT影像资料予以回顾性总结,并进行分析讨论,旨在加深对肺癌螺旋CT影像表现的认识,把螺旋CT这一非常有效的诊断手段放在应有的位置.

    作者:王胜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突发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参麦注射液具有益气养血,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近年来,笔者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突发性眩晕,对改善眩晕症状疗效肯定.现将43例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单斌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输卵管内双胎妊娠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31岁,因停经53d,不规则阴道流血12d,于2006年11月14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孕2产0,末次月经2006年9月22日,于停经41d出现阴道少量流血,暗红色,无腹痛,停经50d自测尿早早孕阳性,于停经53d来我院行彩色B超示:子宫大小正常,内回声均质,内膜厚1.3cm,于子宫外左附件区分别见2.0cm×1.5cm及1.8cm×1.8cm低回声光环,内均见原始心管搏动.

    作者:刘晓燕;曲恒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糖代谢异常对冠心病动脉病变影响的回顾探讨

    目的:探讨冠心病并发糖代谢异常患者的冠状动脉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3~2006年冠状动脉异常患者200例,分为糖尿病组(66例)、糖耐量减低组(44例)、非糖代谢异常组(100例),所有患者均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胆固醇、血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观察其年龄、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吸烟)和冠状动脉受累情况.结果:三组在年龄、性别、危险因素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代谢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对预后均有影响.

    作者:杨烨;王慧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消毒剂及杀灭微生物效能研究现状

    自2003年SARS疫情之后,我国政府及社会对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而消毒剂在预防感染和传染病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过去对消毒剂及其杀灭微生物的效果机能的研究和开发比较滞后[1],近年来这方面的开发和研究不断增加,如新开发的消毒剂、老消毒剂开发出新用途、复方型的消毒剂等.现就目前消毒剂及其杀灭微生物效能的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王凤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