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螺旋CT在33例支气管肺癌中的应用

王胜荣

关键词:支气管肺癌, 螺旋CT
摘要:支气管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肺部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CT特别是螺旋CT已成为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主要方法.作者对本院2003~2006年经手术和/或细胞学证实为支气管肺癌的33例患者螺旋CT影像资料予以回顾性总结,并进行分析讨论,旨在加深对肺癌螺旋CT影像表现的认识,把螺旋CT这一非常有效的诊断手段放在应有的位置.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硬通道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1例报告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比较常见的疾病,约占颅内血肿的10%,硬膜下血肿的20%[1].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钻孔冲洗引流术,疗效显著,但费用高,患者痛苦多,可引起脑损伤、颅内血肿、张力性气颅等并发症.微创技术的应用已渐普及,它对患者的创伤大大减少,安全度大幅度提高.我科于2003年6月~2006年8月采用硬通道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胡建琴;葛近峰;胡运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CT在中枢性协调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T在中枢性协调障碍(ZKS)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94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头颅CT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4例中有56例头颅CT阳性,CT异常59.57%,重度ZKS异常率高80.95%.结论:CT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帮助寻找病因及定位,还可为判断本病的预后提供依据,在ZKS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江;刘洪涛;易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50例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的临床分析

    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针对细菌治疗是治疗有效与否的基础之一[1].本调查总结我院收治的50例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病例,着重分析细菌学特点,以便在疾病的早期规范的抗生素治疗.

    作者:孟祥禄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285例肺不张纤维支气管镜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不张病因分析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285例肺不张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癌、结核、炎症是成年组中肺不张的主要病因.结论:在确定肺不张病因诊断中纤维支气管镜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有很重要的治疗价值.

    作者:王宝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药物性皮炎37例护理体会

    笔者通过对1997~2006年在本院住院部诊治的37例药物性皮炎(以下简称药疹)患者进行统计,认为准确的观察和正确的护理对药物性皮炎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总结下.

    作者:杜明;郭掬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预见性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模式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91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加强预见性观察,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91例患者中康复出院79例,未愈自动出院10例,死亡2例.结论:增强预见性意识,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对预防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及再出血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作者:匡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输卵管内双胎妊娠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31岁,因停经53d,不规则阴道流血12d,于2006年11月14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孕2产0,末次月经2006年9月22日,于停经41d出现阴道少量流血,暗红色,无腹痛,停经50d自测尿早早孕阳性,于停经53d来我院行彩色B超示:子宫大小正常,内回声均质,内膜厚1.3cm,于子宫外左附件区分别见2.0cm×1.5cm及1.8cm×1.8cm低回声光环,内均见原始心管搏动.

    作者:刘晓燕;曲恒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体会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达20%~30%[1].

    作者:董玉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病人髋部骨折的研究

    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病人髋部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60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择期手术192例, 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为腰硬联合麻醉(CSEA),称Ⅰ组,104例,由于药物选择的不同又分为布比卡因组Ⅰa和左旋布比卡因组Ⅰb;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EA)称Ⅱ组,88例.观察麻醉平面达T10的时间,高阻滞平面,麻醉用药总量,追加量,镇痛效果,是否辅助用药,及各项生理指标的检测.结果:Ⅰ组阻滞平面达T10所用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0.05);高阻滞平面两组无差异;所用麻醉药总量Ⅰ组明显少于Ⅱ组(P<0.05);Ⅰ组追加量显著少于Ⅱ组(P<0.05);Ⅰ组镇痛效果全优,Ⅱ组镇痛效果优:79例,良:9例;辅助用药Ⅰ组明显少于Ⅱ组(P<0.05);收缩压下降》35%的以Ⅱ组为多,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此研究中Ⅰa、Ⅰb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髋部骨折的病人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张新花;吕凯荣;王丽;赵华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从法律角度探讨病案的形成与管理

    病案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实践中对病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等情况的客观、真实完整的文字记录.病案统计室多年来一直承担着为医疗管理和临床科研服务的病案管理重任.

    作者:李一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巴柳氮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巴柳氮钠化学名为5-(对-羧乙基氨甲酰基苯)偶氮水杨酸二钠盐二水合物.巴柳氮钠是5-氨基水杨酸(5-ASA)的一种新前体药物,由5-ASA和一个非活性载体4-氨基苯甲酰基-β-丙氨酸(4-ABA)通过偶氮键连接而成.该药1997年11月在英国上市,随后在美国及国内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朱淑芳;侯明辉;张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应用吗啡抢救急性左心衰40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估吗啡在抢救急性左心衰中的疗效.方法:82例急性左心衰分为2组,A组42例给予吸氧、洋地黄类、利尿、血管扩张剂等治疗;B组40例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吗啡.结果:B组的总有效率(92%)高于A组(80%),P< 0.05.B组患者的呼吸(R)、心率(HR)次数减慢明显,B组患者外周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上升较快,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在抢救急性左心衰时,对无绝对禁忌证者应用吗啡是安全、有效的,应提倡积极应用.

    作者:曾文金;曾伟标;江均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联合用药研究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爱维治和弥可保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并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照组应用爱维治8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1中静脉滴注,1次/d,两周后改为200mg肌肉注射,1次/d,连用两周;同时应用弥可保500μg肌肉注射,2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10μg加入生理盐水20m1中静脉推注,1次/d.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测定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与对照组(7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均提高(P<0.05),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前列地尔与爱维治和弥可保合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缓解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改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春凤;贾梦醒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逍遥流气饮治疗乳疽36例

    笔者运用逍遥流气饮治疗乳疽36例,疗效极佳,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证36例中,均为门诊病人,其中未婚者8例,已婚育者28例;年龄15~24岁12例,25岁以上24例;病程短40d,长9个月.临床表现:乳房肿硬疼痛、胀麻而皮色稍红、或兼有表证.36例均伴有月经不调或闭经,多数病例可见舌质紫暗,或有瘀血斑点,脉象弦涩.其中31例均接受过西医治疗,3例行乳房切开引流术.

    作者:陈健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济生》肾气方加减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属于糖尿病的自主神经病变范畴,发病率很高.现代西医无有效疗法,中医中药也缺乏成熟的经验.笔者采用《济生》肾气方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兆香;陈树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临床病例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从病例的选择、设计及应用等方面探讨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如何结合临床病例的讲解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王红;赵亚朴;王沛;王秀卿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介入性超声在肝肾病变诊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肝肾病变的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1例临床中有肝肾脏器的各种病变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和囊肿引流治疗.结果:肝脓肿9例引流治疗,治愈率100%;肝囊肿8例引流治疗,有效率100%,治愈率(5/8)62.5%;肝内结节穿刺活检10例获得病理诊断;肾组织活检穿刺59例,其中58例成功获得肾小球组织;肾囊肿15例引流治疗,有效率100%,治愈率(10/15)66.7%.结论:介入性超声引导下肝肾病变的活检穿刺及囊肿治疗方法简单、安全可靠,并发症很少,是微创诊断治疗的重要的、应广泛普及的手段.

    作者:姜伟;李加平;潘慧娟;李就红;李晓诗;吴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甲硝唑导致极度抑郁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女43岁,主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压痛、反跳痛2d于2006年1月25日收入院,临床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查体:T 39℃,P 90次/min,R 22次/min,BP120/80mmHg,神志清醒,对答切题,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明显,无药物过敏史及遗传病史.急诊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

    作者:闫向东;姜许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感染防控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其环境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从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条件,促进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不仅是一个严重的医学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长期困扰医疗机构管理工作者的问题.

    作者:宫向丽;陈晓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乳酸环丙沙星引起过敏反应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43岁,因发现子宫肌瘤5年,尿频半年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后即给予静脉点滴环丙沙星和5%葡萄糖500ml,加维生素C 2g.

    作者:范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