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疗法治疗肛周尖锐湿疣69例疗效观察

刘新华

关键词:综合疗法, 治疗组, 肛周尖锐湿疣,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性传播疾病感染, 无显著性差异, 年龄, 淋菌性直肠炎, 门诊患者, 对照组, 资料与方法, 现报告如下, 诊断标准, 生殖器官, 疗效显著, 患者治疗, 卫生部, 乳头状, 凝固术, 可比性
摘要:我科于2001年~2003年应用综合疗法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9例CA系本院门诊患者,均符合卫生部防疫司1991年制定的CA诊断标准,并排除梅毒、淋菌性直肠炎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其它性传播疾病感染.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综合疗法组)和对照组(单纯微波疣体凝固术组),其中治疗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18~50岁,平均36.2岁;病程1个月~2年.对照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17~60岁,平均39岁.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及病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其中乳头状疣18例、菜花状疣20例,有14例侵犯肛管内及外生殖器官.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骨科疼痛性疾病182例

    疼痛是骨科医生常见的病人主诉,由于产生疼痛的原因和环境不同,要解除可能遇到的各种疼痛就应具备相应措施,我们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疼痛性疾病,提高了治疗效果.现将182例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申献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以解决患者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改进走路能力,使大多数骨关节病患者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目前,它已成为骨科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科进行了2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经过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及护理,使患者早期恢复关节功能,有效降低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高志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鼻烟窝动静脉内瘘36例应用体会

    目的:为了研究血液透析的佳通路.方法:对36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实施了手背部鼻烟窝动静脉内造瘘手术.结果:除1例患者因合并头静脉近端静脉炎术后失败外,其余35例均获得成功,血液流量可达300~500ml/min.结论:鼻烟窝动静脉内瘘临床应用满意,可作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佳通路.

    作者:李鹏;王继征;曹志华;刘磊;杨立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腭裂患者的术后语音训练

    先天性唇腭裂在我国的发生率在千分之一以上,它不仅影响患儿的咀嚼功能,也影响发音,国内外的口腔外科医生都认为治疗腭裂首先是手术治疗恢复其解剖形态,恢复其腭咽闭合功能,其次要进行语音训练,恢复其语音功能,提高发音的清晰度.我院口腔外科于1998年7月~2002年10月20日对100例腭裂术后患儿进行集中训练,测试其腭咽闭合功能,训练语音,提高发音清晰度,效果良好.

    作者:吴豪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61例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88~2001年间60岁以上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病人的外科处理.结果:全组61例均行手术治疗,治愈49例,死亡12例,其中死于中毒性休克7例.结论: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能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

    作者:毛登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

    我院自2002年以来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行剖宫产近1000例,并比较了100例CSEA与硬膜外麻醉(CEA)的处理,从产妇的血压变化、麻醉平面、局麻药用量、手术开始时间、肌松效果及新生儿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裴远宾;赵玉;刘文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后再次排尿困难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VP)后排尿困难发生的原因及治疗办法.方法:对12例TUVP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及治疗办法进行分析.结果:尿道狭窄6例,经尿道外口切开及尿道扩张治愈.腺体残留2例,前列腺复发1例,膀胱颈后唇明显抬高1例,均经再次TUVP治愈.膀胱功能异常2例,对症治疗.结论:针对TUVP术后排尿困难发生的原因,需采取相应的治疗.

    作者:史华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恶性肿瘤病人心理护理体会

    恶性肿瘤病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这对其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了解患者患病后的心理活动和需要,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护理,对疾病的康复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护理人员应给病人以亲切的关怀,帮助他们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让病人有坚强的意志,对生活充满希望.本文现将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肾结核的螺旋CT多期扫描的表现和病理关系

    目的:探讨肾结核的螺旋CT多期扫描的表现和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肾结核32例,分别经手术(19例)和实验室检查(13例)证实.综合其螺旋CT多期扫描的表现、手术和病理结果,结合文献资料予以分析.结果:32例肾结核,30例呈大小数量不一的囊状低密度区;2例以肾盂肾盏壁增厚伴肾功能下降为主;11例有钙化;27例有肾盂和输尿管壁增厚,其中2例部分膀胱壁增厚.结论:肾结核是肾脏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各期的CT表现差异较大,但仍有相对的特征性,螺旋CT多期扫描能客观地显示各期肾结核的病理特征,是目前肾结核佳的影像诊断方法之一.

    作者:曲金荣;张小安;赵鑫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下肢再植并桥式交叉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术后护理

    总结了1983~2003年对6例下肢再植并桥式交叉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术后护理经验.方法:严密观察再植肢体及移植背阔肌皮瓣的血运情况,及早发现、及时处理血管危象,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患者长期卧床,易引起下肢静脉栓塞、泌尿系感染或结石、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无痛水平移动肢体,短暂减缓卧床时身体支点的压力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早期系统的功能锻炼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作者:张玲玲;陈瑛;范桂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腹部损伤76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腹部损伤剖腹探查指征和手术处理原则.方法:分析我科手术治疗76例腹部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治疗体会.结果:全部治愈出院.发生术后并发症6例,占7.89%,其中胆瘘1例,炎性肠梗阻3例,尿道狭窄1例,盆腔脓肿1例.结论:严格掌握腹部损伤剖腹探查指征和时机,是大限度保证疗效,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孟玉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胸部损伤198例诊断和治疗

    目的:总结胸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198例胸部损伤的患者进行治疗,其中开放性外伤47例,闭合性外伤151例.单纯液气胸患者行胸腔穿刺治愈41例,胸腔闭式引流术102例,开胸手术55例.结果:183例治愈出院,15例死亡.183例平均住院时间14~35天,出院时胸部X线检查正常,日常生活可自理.结论:X线及CT检查是诊断胸部外伤很有价值的方法.急性胸部外伤及并发症可引起呼吸,循环功能紊乱,必须及时进行治疗.

    作者:刘双利;孙二平;王东松;刘红章;刘梅枝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124例剖腹探查指征探讨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外科的常见病,在外科急诊中尤为常见,多伴有休克或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而及时正确的手术探查是提高疗效的关键.1993年6月~2003年6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124例.报告如下:

    作者:杨立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PCEA泵注入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多发病,胶原酶溶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项经济实用、快捷有效的治疗手段.我们将PCEA泵用于注入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华;王晓虹;王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22例报告

    目的:总结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22例.结果:获得随访3个月~3年的18例中,肿瘤复发7例,其中原位复发2例,异位复发5例,其复发率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经尿道途径切除膀胱肿瘤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宁振东;王肇彧;高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型换药方法和传统换药方法治疗Ⅲ度以上褥疮疗效比较

    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特别是脑、脊髓损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对Ⅲ度以上褥疮的治疗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方法,伤口换药治疗因其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易于被患者接受,成为治疗褥疮常采用的非手术疗法.传统的换药方法治疗褥疮为广大医护人员采用,但有时疗效一般,伤口愈合缓慢.自1993年~2003年我院采用一种新的换药方法治疗Ⅲ度以上褥疮46例,同时采用传统换药方法治疗Ⅲ度以上褥疮48例,比较2组疗效,发现新换药方法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作者:梁顺萍;王德强;梁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80例治疗体会

    我院自1998年2月~2003年12月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共180例,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80例,男46例,女134例,年龄18~76岁,平均44.5岁.其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3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24例,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9例,胆囊息肉15例.

    作者:何明长;陈贺生;宋红亮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导航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微创手术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导航系统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26例.其中嗜睡 7例,朦胧9例,浅昏迷7例,昏迷3例,外侧型 9 例,内侧型 12 例,破入脑室 5例,血肿量20~30ml 16例,30~40ml 6例,40~50ml 3例,50ml以上1例,全部病例均行导航下微创手术.结果:本组术后血肿完全或基本消失时间平均2.5天,本组无死亡病例,随访6~12月,ADL分级Ⅰ级4例,Ⅱ级14例,Ⅲ级8例.结论:神经外科导航系统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治疗中定位准确、创伤小、对脑组织损伤轻,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安全系数高,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许红旗;马国弘;常金生;郑惠军;闫薇;谷冠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再次开胸止血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目的:通过分析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再次开胸止血的临床结果,指导今后的临床工作.方法:回顾分析535例心内直视术后的临床病例,探讨15例再次开胸止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结果:本组再次开胸止血的发生率为2.8%,再次开胸时未见活动性出血者53.3%;再次开胸止血距离一次手术时间为3~15h,在术后6h内的占66.7%;死亡2例,死亡率13.3%.结论:术中重视预见性措施,术后加强监护、正确而及时的处理,可减少再次开胸止血的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

    作者:牛娟;宋晓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胃手术后胃无力症17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胃手术后无力症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胃手术后发生胃无力症17例诊治体会分析.结果:胃手术后无力症病因以精神因素和营养不良为主.治疗上无肯定有效方法.结论:胃术后无力症是由综合因素引起,精神因素和营养不良可能为主要因素.目前尚无肯定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应以消除病人紧张情绪,加强营养支持为主进行综合治疗.

    作者:张中汉;陈友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