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远宾;赵玉;刘文双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DVI)是外科常见病,常合并腘静脉陷迫,部分病人合并浅静脉曲张.1998~2003年我院共收治了400例DVI并腘静脉陷迫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术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磊;王静丽;雷红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和研究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全麻用于烧伤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9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30例),静脉注射氯胺酮1.5mg/kg后,应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氯胺酮4mg/kg·h-1;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K+P组,30例),静脉注射氯胺酮1.5mg/kg后,持续静脉注射氯胺酮2mg/kg·h-1和丙泊酚2mg/kg·h-1混合液;丙泊酚组(P组,30例),静脉注射氯胺酮1.5mg/kg后,持续静脉注射丙泊酚4mg/kg·h-1.观察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min、10min和30min时的心率、呼吸、呼气未CO2分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和记录术中和苏醒期的并发症,记录苏醒时间.结果:K+P组在麻醉后各时段的心率明显慢于K组,P<0.01.K+P组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K组,P<0.01.K+P组的苏醒期精神方面的并发症低于K组.结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全麻用于烧伤各类切痂植皮手术的麻醉效果好,心血管的功能稳定,苏醒快,苏醒期精神并发症少.
作者:张娟;郑永辉;黄绍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生于老年病人,多合并全身疾病,长期卧床易引致心肺功能下降,心脑血管意外,通过手术固定可早期床上活动,减少合并症发生.我科1996~2003年应用DHS治疗转子间骨折86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喜旺;付新生;蔡翔宇;张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胃手术后无力症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胃手术后发生胃无力症17例诊治体会分析.结果:胃手术后无力症病因以精神因素和营养不良为主.治疗上无肯定有效方法.结论:胃术后无力症是由综合因素引起,精神因素和营养不良可能为主要因素.目前尚无肯定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应以消除病人紧张情绪,加强营养支持为主进行综合治疗.
作者:张中汉;陈友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院自2000年引进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TUEVA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引起的排尿困难69例,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是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采用CIRCON、ACMI电切镜,配以有凝血和气化功能的气化割袢,患者取截石位直视下送入电切镜切除增生前列腺组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孙惠君;王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恶性肿瘤病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这对其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了解患者患病后的心理活动和需要,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护理,对疾病的康复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护理人员应给病人以亲切的关怀,帮助他们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让病人有坚强的意志,对生活充满希望.本文现将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近年来,由于交通等各种事故引起的口腔颌面部损伤及骨折的发生呈愈来愈多的趋势.而下颌骨骨折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下颌角是下颌骨发育及结构上的薄弱环节,在临床上较多见.以往对下颌角骨折多采用口外切开,坚固内固定,不但损伤大,面部遗留瘢痕,而且易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致口角歪斜,因此有一定的弊端.作者通过对20余例下颌角骨折行口内进路坚固内固定不但完全可行,而且相对比较简单.
作者:黄婉红;王春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院自2001年2月~2003年11月共收治各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7例,其中36例采用动力髋钢板螺钉(DHS)内固定,钢丝捆扎固定大小转子,术后辅以CPM锻炼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雷翔宇;陈瑞芳;赵春华;陈孝;韩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外科的常见病,在外科急诊中尤为常见,多伴有休克或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而及时正确的手术探查是提高疗效的关键.1993年6月~2003年6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124例.报告如下:
作者:杨立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对于高龄人股骨头置换术的生理影响.方法:选75岁以上,ASA1~2级,股骨头置换术80例,分两组进行麻醉,每组各40例,平均年龄、性别、体重、身高无大差异.Ⅰ组(对照组):硬膜外麻醉,Ⅱ组:腰-硬联合麻醉.分别观察麻醉效果,麻醉后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结果:Ⅰ组效果满意者34例,6例麻醉效果不完善需辅用其它麻醉.Ⅱ组中38例单用脊麻完成手术,2例腰麻平面不够从硬外腔追加1.3%利多卡因5ml后麻醉平面达T10,40例均末辅用其它麻醉完成手术.两组麻醉后至手术切皮各2例血压下降大于35%其余均小于基础血压35%.心率、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监测无显著变化,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股骨头置换术,控制好麻醉平面,对生理干扰小,麻醉效果确切.
作者:刘文领;邓学军;马金换;罗永兴;黄惠英;孟馨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甲状腺结节以良性肿瘤多见,随着病理学检查普及,恶性肿瘤有明显增多趋势,术前尽管应用彩超、放射核素及穿抽细胞学检查,恶性肿瘤亦很难明确诊断.1996年1月~2001年12月我科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加峡部切除治疗单侧叶甲状腺结节93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贾虎林;张丰楼;张书国;田国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溃疡病大出血是消化性溃疡的四大并发症之一我院统计其发病率次于穿孔.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84~2000年,我院共收治老年性溃疡合并大出血39例,男33例,女6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60~84岁,平均70岁.有明显溃疡病史的28例,呕血18例,便血4例,二者兼有的17例.保守治疗6例,手术治疗33例,保守治疗6例中死亡2例,手术治疗33例中死亡2例,死亡率约6%,出血量估计在500~400ml之间、Hb<70g/L占72%,有休克22例.手术治疗的33例中,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胃溃疡24例,球部溃疡6例,复合性溃疡3例,胃溃疡恶变的1例.病人术后并发症以心血管和肺部感染为主.吻合瘘1例,残端瘘1例,切口裂开1例,死亡2例中并发肾衰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各1例.
作者:曹佩银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996年~2001年我院采用经皮腰椎间隙穿刺切吸、冲洗、灌注收治腰椎间隙感染7例,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余运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腺性膀胱炎经尿道汽化电灼术+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患者病情稳定,能顺利配合手术,术后恢复好,有效率达95%.结论:经尿道汽化电灼术+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效果肯定.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科学的术后指导和规律的膀胱灌注是治愈腺性膀胱炎的关键.
作者:王梅;时秋英;王友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特别是脑、脊髓损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对Ⅲ度以上褥疮的治疗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方法,伤口换药治疗因其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易于被患者接受,成为治疗褥疮常采用的非手术疗法.传统的换药方法治疗褥疮为广大医护人员采用,但有时疗效一般,伤口愈合缓慢.自1993年~2003年我院采用一种新的换药方法治疗Ⅲ度以上褥疮46例,同时采用传统换药方法治疗Ⅲ度以上褥疮48例,比较2组疗效,发现新换药方法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作者:梁顺萍;王德强;梁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疼痛是骨科医生常见的病人主诉,由于产生疼痛的原因和环境不同,要解除可能遇到的各种疼痛就应具备相应措施,我们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疼痛性疾病,提高了治疗效果.现将182例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申献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五指毁损使患者手功能大部分丧失,从而使患者从功能上和身心上受到巨大影响,采用双侧第二足趾移植再造五指中的拇、食(中)指,使患者手功能得到大限度的恢复,我院2002年3月~2003年12月对12例五指毁损伤患者进行移植再造术,全部成活,取得良好效果.由于此类手术操作精细和时间长,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熟练紧密配合,力求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成功,现将手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樊晓平;刘春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食管胃颈吻合术后胸胃穿孔的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详细分析1407例患者中4例胸胃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胸胃穿孔发生率为0.28%.4例患者经胸腔闭式引流后症状逐步缓解,3例经抗酸、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等治疗后痊愈,1例转为慢性脓胸.结论:胸胃穿孔是发生率较低的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应注意加强手术操作、抗酸药物和胃肠减压等预防措施.
作者:务森;陈宇航;陈明耀;刘先本;高宗人;许金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对小切口开腹改良全子宫切除术开展临床研究.方法:对103例患子宫良性病变行小切口开腹改良子宫切除术,同期随机选择103例类似病人采用传统子宫切除术作为对照.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短(P<0.01),平均出血量少(P<0.01).术后疼痛、发热率低(P<0.01).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P<0.01).结论:小切口开腹改良子宫切除术操作简单、切口小而美观、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病人康复快、费用低廉,较传统的子宫切除术有较大的优越性,值得推广.
作者:申向梅;林学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36例次.其中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者占41.7%(15/36).结果: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术后5~8天出院,随访6~20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率为88.9%(32/36),无1例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更符合人体解剖结构、无张力、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王学智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