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部闭合性损伤124例剖腹探查指征探讨

杨立新

关键词:腹部闭合性损伤, 剖腹, 严重损伤, 外科急诊, 手术探查, 常见病, 休克, 疗效, 报告
摘要:腹部闭合性损伤是外科的常见病,在外科急诊中尤为常见,多伴有休克或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而及时正确的手术探查是提高疗效的关键.1993年6月~2003年6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124例.报告如下: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动力髋钢板螺钉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附36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2001年2月~2003年11月共收治各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7例,其中36例采用动力髋钢板螺钉(DHS)内固定,钢丝捆扎固定大小转子,术后辅以CPM锻炼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雷翔宇;陈瑞芳;赵春华;陈孝;韩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成人肠套叠的诊断体会

    肠套叠是外科急腹症常见病之一,在2岁以下肥胖男性婴幼儿较多见,一般有腹痛、包块、呕吐和血便四大表现,诊断并非困难.但成人肠套叠的症状多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时机.我院自1993年~2002年共收治成人肠套叠18例,均手术治愈.现对成人肠套叠的诊断进行探讨,以达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的目的.

    作者:张洪浩;胡润武;曹秀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单侧多功能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

    自1997~2001年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大、中、小号)治疗胫腓骨骨折48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8例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14~76岁,平均4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9例,坠落伤15例,摔伤10例,其他4例.新鲜骨折45例,陈旧骨折3例.闭合骨折39例,开放骨折9例.左侧23例,右侧24例,双侧1例.粉碎性骨折11例,长斜形骨折3例,短斜形骨折15例,螺旋形骨折9例,横断型骨折10例.闭合复位5例,皮肤小切口43例.局限性内固定24例,伤后就诊时间短1h,长60天,平均7天.

    作者:王保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传统胆囊切除术式与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式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胆囊切除术式(CC)与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式(MPC)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所收治的1100例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MPC与CC相比,MPC痛苦小、切口小、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并发症极少.结论:MPC明显优于CC,达到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微创效果,但它无需全麻、无插胃管、尿管之苦,无二氧化碳气腹之忧,术后无需拆线,切口痕微小,不碍美容,恢复很快费用低.MPC总结了(CC)与(LC)的优点,克服了(CC)与(LC)的缺点.

    作者:高飞;王成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以解决患者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改进走路能力,使大多数骨关节病患者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目前,它已成为骨科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科进行了2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经过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及护理,使患者早期恢复关节功能,有效降低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高志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老年性溃疡大出血39例治疗体会

    溃疡病大出血是消化性溃疡的四大并发症之一我院统计其发病率次于穿孔.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84~2000年,我院共收治老年性溃疡合并大出血39例,男33例,女6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60~84岁,平均70岁.有明显溃疡病史的28例,呕血18例,便血4例,二者兼有的17例.保守治疗6例,手术治疗33例,保守治疗6例中死亡2例,手术治疗33例中死亡2例,死亡率约6%,出血量估计在500~400ml之间、Hb<70g/L占72%,有休克22例.手术治疗的33例中,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胃溃疡24例,球部溃疡6例,复合性溃疡3例,胃溃疡恶变的1例.病人术后并发症以心血管和肺部感染为主.吻合瘘1例,残端瘘1例,切口裂开1例,死亡2例中并发肾衰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各1例.

    作者:曹佩银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20年剖宫产回顾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及适应证的变化,尽量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对母体的损害.方法:对20年来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适应证有了明显变化,剖宫产率明显升高,剖宫产新生儿死亡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手术并发症在一定范围内均有下降.结论:剖宫产率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围产儿死亡率,但要提高产科质量不能依赖剖宫产率的提高,而要依靠整个围产医学的发展.

    作者:张淑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脾破裂45例诊治体会

    自1995年10月~2003年10月我们收治脾破裂45例,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共收治脾破裂45例,年龄5~72岁(儿童3例,老人5例,其余为中青年).脾破裂距就诊时间2h~3天;外伤性破裂44例,自发性破裂1例;保守治疗13例,手术切脾28例;手术保脾4例(中青年),平均住院8~10天,长1例25天;手术病人出血量400~2000ml;合并肝破裂9例,合并左肾破裂6例(其中后腹膜血肿4例,并颅骨骨折颅内出血1例).

    作者:韩新军;秦毅;高长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胃手术后胃无力症17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胃手术后无力症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胃手术后发生胃无力症17例诊治体会分析.结果:胃手术后无力症病因以精神因素和营养不良为主.治疗上无肯定有效方法.结论:胃术后无力症是由综合因素引起,精神因素和营养不良可能为主要因素.目前尚无肯定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应以消除病人紧张情绪,加强营养支持为主进行综合治疗.

    作者:张中汉;陈友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甲状腺良性疾病合并甲状腺微小癌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甲状腺良性疾病中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发现率.方法:本组620例甲状腺良性疾病,均在术中仔细观察、触摸,可疑者行术中快速切片.术后行连续切片病理检查.结果:甲状腺良性疾病合并甲状腺微小癌中的发生率为1.9%(12/620),其中术中可疑结节快速切片发现5例,术后连续切片病检出7例.结论:甲状腺良性病变可伴有微小癌存在.术中仔细检查及快速切片术后连续病理切片是提高微小癌发现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尚斌南;付天泽;王乾执;叶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PCEA泵注入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多发病,胶原酶溶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项经济实用、快捷有效的治疗手段.我们将PCEA泵用于注入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华;王晓虹;王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腰-硬联合麻醉对高龄人股骨头置换术的生理影响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对于高龄人股骨头置换术的生理影响.方法:选75岁以上,ASA1~2级,股骨头置换术80例,分两组进行麻醉,每组各40例,平均年龄、性别、体重、身高无大差异.Ⅰ组(对照组):硬膜外麻醉,Ⅱ组:腰-硬联合麻醉.分别观察麻醉效果,麻醉后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结果:Ⅰ组效果满意者34例,6例麻醉效果不完善需辅用其它麻醉.Ⅱ组中38例单用脊麻完成手术,2例腰麻平面不够从硬外腔追加1.3%利多卡因5ml后麻醉平面达T10,40例均末辅用其它麻醉完成手术.两组麻醉后至手术切皮各2例血压下降大于35%其余均小于基础血压35%.心率、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监测无显著变化,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股骨头置换术,控制好麻醉平面,对生理干扰小,麻醉效果确切.

    作者:刘文领;邓学军;马金换;罗永兴;黄惠英;孟馨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患侧甲状腺全切加峡部切除治疗单侧甲状腺结节体会

    甲状腺结节以良性肿瘤多见,随着病理学检查普及,恶性肿瘤有明显增多趋势,术前尽管应用彩超、放射核素及穿抽细胞学检查,恶性肿瘤亦很难明确诊断.1996年1月~2001年12月我科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加峡部切除治疗单侧叶甲状腺结节93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贾虎林;张丰楼;张书国;田国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危重病与严重的血小板减少

    目的:研究血小板减少与危重病的关系,以利于对危重病的观察及研究.方法:总结我院ICU近一年间有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倾向的危重病例,研究其病情与血小板减少的关系.结果:血小板减少与病情轻重及预后密切相关.结论:此类病人的血小板减少可能与其体内产生的某些介质相关,外源性的血小板输入对其影响甚微.

    作者:杨彩浮;李保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食管自发性破裂的麻醉处理

    食管自发性破裂多由于酒醉后呕吐所致,临床一旦确诊,多伴病情严重,治疗困难,死亡率较高.故早期诊断与早期手术治疗、良好的麻醉管理,对病人的恢复极其重要.现将我院1992年~2003年收治的10例酒醉后呕吐致食管自发性破裂的麻醉处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董继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倒打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体会

    近一段时间内,我们运用倒打髓内钉的方法治疗股骨髁上骨折,手术顺利,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病人创伤小,愈合快,收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新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骨科疼痛性疾病182例

    疼痛是骨科医生常见的病人主诉,由于产生疼痛的原因和环境不同,要解除可能遇到的各种疼痛就应具备相应措施,我们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疼痛性疾病,提高了治疗效果.现将182例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申献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胸部损伤198例诊断和治疗

    目的:总结胸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198例胸部损伤的患者进行治疗,其中开放性外伤47例,闭合性外伤151例.单纯液气胸患者行胸腔穿刺治愈41例,胸腔闭式引流术102例,开胸手术55例.结果:183例治愈出院,15例死亡.183例平均住院时间14~35天,出院时胸部X线检查正常,日常生活可自理.结论:X线及CT检查是诊断胸部外伤很有价值的方法.急性胸部外伤及并发症可引起呼吸,循环功能紊乱,必须及时进行治疗.

    作者:刘双利;孙二平;王东松;刘红章;刘梅枝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外伤后脑梗死23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和探讨外伤后脑梗死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4岁以下15例,15岁以上8例,治疗方法视病情而定,手术治疗14例,非手术治疗9例.结果:伤后24h以内发病18例,24h~3d5例.出院时按GOS标准评价预后结果:良好12例,中残2例,重残3例,植物人生存1例,死亡5例.其中死亡5例中14岁以下占2/15例,15岁以上占3/8例.结论:外伤后脑梗死发病原因是综合性因素.发生部位多见穿通支供血的脑基底节区,伤后多见24h以内发生,少数为24h~3d以内.儿童预后较成人明显好.本病易与脑血管意外及脑外伤早期症状相混淆,诊断此病以CT或MRI检查为可靠依据.治疗以改善呼吸、维持循环,对颅内血肿或脑疝者要及时清除颅内血肿或去骨瓣减压等为主要手段.总之,提高对外伤后脑梗死的认识,及时作出正确诊断并积极进行相应治疗,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郭林现;范钦忠;党建安;吕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凹槽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

    目的:寻求一种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aap凹槽髓内钉固定,同时取自体骨骼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13例.均获随访.结果:全部骨折愈合,患肢功能良好.结论:此法操作简便,血运破坏小,临床适用性强,可早期功能锻炼,是有利于骨折愈合的可靠治疗方法.

    作者:齐新德;夏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