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斌南;付天泽;王乾执;叶真
目的:总结腺性膀胱炎经尿道汽化电灼术+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患者病情稳定,能顺利配合手术,术后恢复好,有效率达95%.结论:经尿道汽化电灼术+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效果肯定.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科学的术后指导和规律的膀胱灌注是治愈腺性膀胱炎的关键.
作者:王梅;时秋英;王友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先天性唇腭裂在我国的发生率在千分之一以上,它不仅影响患儿的咀嚼功能,也影响发音,国内外的口腔外科医生都认为治疗腭裂首先是手术治疗恢复其解剖形态,恢复其腭咽闭合功能,其次要进行语音训练,恢复其语音功能,提高发音的清晰度.我院口腔外科于1998年7月~2002年10月20日对100例腭裂术后患儿进行集中训练,测试其腭咽闭合功能,训练语音,提高发音清晰度,效果良好.
作者:吴豪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翻转内皮小梁网滤过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组40例(46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翻转内皮小梁网滤过手术;对照组36例(42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浅前房发生率、眼压及滤过泡情况.结果:随访3~18个月,观察组1眼发生浅前房,占2.17%,对照组7眼发生浅前房,占21.47%;观察组43眼有功能性滤过泡,占93.43%,对照组34眼有功能性滤过泡,占80.95%;后一次随访平均眼压,观察组14.12±2.32mmHg,对照组16.02±3.21mmHg,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翻转内皮小梁网滤过手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郑寒松;石韶宇;高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恶性肿瘤病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这对其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了解患者患病后的心理活动和需要,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护理,对疾病的康复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护理人员应给病人以亲切的关怀,帮助他们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让病人有坚强的意志,对生活充满希望.本文现将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食管胃颈吻合术后胸胃穿孔的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详细分析1407例患者中4例胸胃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胸胃穿孔发生率为0.28%.4例患者经胸腔闭式引流后症状逐步缓解,3例经抗酸、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等治疗后痊愈,1例转为慢性脓胸.结论:胸胃穿孔是发生率较低的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应注意加强手术操作、抗酸药物和胃肠减压等预防措施.
作者:务森;陈宇航;陈明耀;刘先本;高宗人;许金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院自2002年以来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行剖宫产近1000例,并比较了100例CSEA与硬膜外麻醉(CEA)的处理,从产妇的血压变化、麻醉平面、局麻药用量、手术开始时间、肌松效果及新生儿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裴远宾;赵玉;刘文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科于2001年~2003年应用综合疗法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9例CA系本院门诊患者,均符合卫生部防疫司1991年制定的CA诊断标准,并排除梅毒、淋菌性直肠炎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其它性传播疾病感染.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综合疗法组)和对照组(单纯微波疣体凝固术组),其中治疗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18~50岁,平均36.2岁;病程1个月~2年.对照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17~60岁,平均39岁.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及病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其中乳头状疣18例、菜花状疣20例,有14例侵犯肛管内及外生殖器官.
作者:刘新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酒精拭浴是高热患者常用的物理降温措施.关于配制好的酒精液,文献[1]规定浓度为25%~35%,温度27~37℃.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以不同温度的酒精液拭浴,降温效果不同,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淑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院自1996年~2003年间共收治女性膀胱颈梗阻28例,均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效果满意26例,报告如下:
作者:胡新生;郭国营;冀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为了研究血液透析的佳通路.方法:对36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实施了手背部鼻烟窝动静脉内造瘘手术.结果:除1例患者因合并头静脉近端静脉炎术后失败外,其余35例均获得成功,血液流量可达300~500ml/min.结论:鼻烟窝动静脉内瘘临床应用满意,可作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佳通路.
作者:李鹏;王继征;曹志华;刘磊;杨立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急性假性结肠梗阻(ACPO)与其它结肠梗阻在临床上难以区别,易误诊误治,且病死率高.现将我院1994~2002年6月收治的15例报告如下.
作者:丁海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小肠所占腹部面积大,无论是腹部钝挫伤或开放伤,小肠损伤的发病率均占空腔脏器伤的第一位.我们近十年来经手术处理外伤性小肠破裂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广林;张中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生于老年病人,多合并全身疾病,长期卧床易引致心肺功能下降,心脑血管意外,通过手术固定可早期床上活动,减少合并症发生.我科1996~2003年应用DHS治疗转子间骨折86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喜旺;付新生;蔡翔宇;张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寻求一种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aap凹槽髓内钉固定,同时取自体骨骼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13例.均获随访.结果:全部骨折愈合,患肢功能良好.结论:此法操作简便,血运破坏小,临床适用性强,可早期功能锻炼,是有利于骨折愈合的可靠治疗方法.
作者:齐新德;夏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唇腭裂的早期修复,有利于尽早恢复外形和语言功能.在婴儿语言萌发期就使舌体位于口腔正常位置,阻止病理性语音的形成与发展.同时早期手术将会减少鼻咽部及中耳的感染[1].
作者:张爱春;戴燕;宋小青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和研究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全麻用于烧伤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9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30例),静脉注射氯胺酮1.5mg/kg后,应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氯胺酮4mg/kg·h-1;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K+P组,30例),静脉注射氯胺酮1.5mg/kg后,持续静脉注射氯胺酮2mg/kg·h-1和丙泊酚2mg/kg·h-1混合液;丙泊酚组(P组,30例),静脉注射氯胺酮1.5mg/kg后,持续静脉注射丙泊酚4mg/kg·h-1.观察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min、10min和30min时的心率、呼吸、呼气未CO2分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和记录术中和苏醒期的并发症,记录苏醒时间.结果:K+P组在麻醉后各时段的心率明显慢于K组,P<0.01.K+P组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K组,P<0.01.K+P组的苏醒期精神方面的并发症低于K组.结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全麻用于烧伤各类切痂植皮手术的麻醉效果好,心血管的功能稳定,苏醒快,苏醒期精神并发症少.
作者:张娟;郑永辉;黄绍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院自2001年2月~2003年11月共收治各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7例,其中36例采用动力髋钢板螺钉(DHS)内固定,钢丝捆扎固定大小转子,术后辅以CPM锻炼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雷翔宇;陈瑞芳;赵春华;陈孝;韩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54例腹部手术后早期出现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转归.结果:54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8例于术后4~7天发生,6例于8~14天发生.保守治疗52例,44例于2周内缓解,8例于4周内缓解,手术治疗2例.结论:术后早期肠梗阻多为炎性梗阻,很少绞窄,应保守治疗为主,先观察2~4周,无缓解可手术治疗.
作者:王明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总结巨大颅内硬膜外血肿突发自主呼吸暂停的临床特点和急救措施.方法:回顾分析8年间收治的20例巨大颅内硬膜外血肿突发自主呼吸暂停病例.结果:20例患者均为单纯颅内硬膜外血肿,血肿体积均超过80ml,在术前准备时突发自主呼吸暂停,予以立即床边锥颅抽吸引流,加强脱水等处理,自主呼吸回复,再行开颅术清除血肿,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巨大颅内硬膜外血肿患者易突发自主呼吸暂停,处理原则是立即引流减压,加强脱水,为开颅手术赢得时间.如果处理及时,一般预后良好.
作者:祝刚;吴军民;荆国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对于高龄人股骨头置换术的生理影响.方法:选75岁以上,ASA1~2级,股骨头置换术80例,分两组进行麻醉,每组各40例,平均年龄、性别、体重、身高无大差异.Ⅰ组(对照组):硬膜外麻醉,Ⅱ组:腰-硬联合麻醉.分别观察麻醉效果,麻醉后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结果:Ⅰ组效果满意者34例,6例麻醉效果不完善需辅用其它麻醉.Ⅱ组中38例单用脊麻完成手术,2例腰麻平面不够从硬外腔追加1.3%利多卡因5ml后麻醉平面达T10,40例均末辅用其它麻醉完成手术.两组麻醉后至手术切皮各2例血压下降大于35%其余均小于基础血压35%.心率、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监测无显著变化,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股骨头置换术,控制好麻醉平面,对生理干扰小,麻醉效果确切.
作者:刘文领;邓学军;马金换;罗永兴;黄惠英;孟馨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