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癌食管胃颈吻合术后胸胃穿孔的处理和预防

务森;陈宇航;陈明耀;刘先本;高宗人;许金良

关键词:肿瘤食管, 外科学吻合术, 胸胃穿孔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食管胃颈吻合术后胸胃穿孔的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详细分析1407例患者中4例胸胃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胸胃穿孔发生率为0.28%.4例患者经胸腔闭式引流后症状逐步缓解,3例经抗酸、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等治疗后痊愈,1例转为慢性脓胸.结论:胸胃穿孔是发生率较低的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应注意加强手术操作、抗酸药物和胃肠减压等预防措施.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型换药方法和传统换药方法治疗Ⅲ度以上褥疮疗效比较

    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特别是脑、脊髓损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对Ⅲ度以上褥疮的治疗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方法,伤口换药治疗因其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易于被患者接受,成为治疗褥疮常采用的非手术疗法.传统的换药方法治疗褥疮为广大医护人员采用,但有时疗效一般,伤口愈合缓慢.自1993年~2003年我院采用一种新的换药方法治疗Ⅲ度以上褥疮46例,同时采用传统换药方法治疗Ⅲ度以上褥疮48例,比较2组疗效,发现新换药方法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作者:梁顺萍;王德强;梁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80例治疗体会

    我院自1998年2月~2003年12月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共180例,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80例,男46例,女134例,年龄18~76岁,平均44.5岁.其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3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24例,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9例,胆囊息肉15例.

    作者:何明长;陈贺生;宋红亮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改良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改良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80例前臂和手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1组(40例)采用改良式肌间沟阻滞.第2组(40例)采用传统的肌间沟阻滞法,两组使用的局麻药量和浓度相同.分别记录其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根据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腋神经和肌皮神经的阻滞情况评定麻醉效果,观察记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采用改良式肌间沟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肌间沟阻滞麻醉,P<0.01.结论:改良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明显,臂丛神经阻滞完善,运动阻滞效果好.

    作者:魏世珍;张娟;黄绍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异丙酚、万可松联合麻醉致苏醒延迟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32岁,ASAIV级.因身体多处被石头砸伤2h入院.术前诊断:创伤性休克、双侧多发肋骨骨折并血气胸、胸腹闭合伤、脑震荡.经补液、止血剂、抗生素应用及左侧胸腔闭式引流等治疗无效后,于伤后24h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该患者既往体健,术前检查:尿素氮15.3mmol/L,肌酐242.3mmol/L,血Na+1374mmol/L,K+6.04mmol/L,Ca2+1.10mmol/L,CL-99.3mmol/L,PH值7.47.

    作者:王宏保;杜万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位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目的:为减少高位食管癌颈部吻合术后并发症,尤其是吻合口三大并发症.方法:采用经食管床胃重建食管术治疗高位食管癌91例.结果:2例吻合口瘘(2.2%)均经换药治愈,无吻合口瘘死亡.结论:经食管床全胃重建食管术治疗高位食管癌可采用左侧开胸、右侧开胸或上腹正中内翻拔脱术三种切口,各有利弊,应合理掌握.采用食管黏膜延长胃浆肌层包套吻合术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侯向生;高文俊;付金书;刘海峰;李海峰;王成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传统胆囊切除术式与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式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胆囊切除术式(CC)与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式(MPC)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所收治的1100例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MPC与CC相比,MPC痛苦小、切口小、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并发症极少.结论:MPC明显优于CC,达到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微创效果,但它无需全麻、无插胃管、尿管之苦,无二氧化碳气腹之忧,术后无需拆线,切口痕微小,不碍美容,恢复很快费用低.MPC总结了(CC)与(LC)的优点,克服了(CC)与(LC)的缺点.

    作者:高飞;王成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食管带膜支架治疗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漏

    食管癌晚期合并食管─气管漏,临床治疗非常困难,我们于1998年10月~2003年12月,用国产食管带膜支架置入食管治疗食管癌术后晚期食管─气管漏8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海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合并腘静脉陷迫的手术治疗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DVI)是外科常见病,常合并腘静脉陷迫,部分病人合并浅静脉曲张.1998~2003年我院共收治了400例DVI并腘静脉陷迫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术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磊;王静丽;雷红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后再次排尿困难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VP)后排尿困难发生的原因及治疗办法.方法:对12例TUVP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及治疗办法进行分析.结果:尿道狭窄6例,经尿道外口切开及尿道扩张治愈.腺体残留2例,前列腺复发1例,膀胱颈后唇明显抬高1例,均经再次TUVP治愈.膀胱功能异常2例,对症治疗.结论:针对TUVP术后排尿困难发生的原因,需采取相应的治疗.

    作者:史华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倒打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体会

    近一段时间内,我们运用倒打髓内钉的方法治疗股骨髁上骨折,手术顺利,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病人创伤小,愈合快,收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新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心理因素对乳腺癌化疗病人情绪和化疗反应的影响

    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发生有关.有研究表明,因工作失意、亲人去世、家庭不和或破裂、意外事故等原因引起精神压抑的人容易罹患乳腺癌和肺癌.癌症仍是病死率较高的疾病,同时乳腺癌多是女性患者,精神比较脆弱,术后乳房残缺以及放疗、化疗所带来的身体不适,都会使许多病人出现紧张、恐惧、抑郁和焦虑的情绪,造成病人失眠,食欲减退,焦虑,抑郁症等.显然,癌症既是躯体疾病,又是心理疾病.因此,对于乳腺癌病人单纯用生物医学模式来护理是不够的.为此,我们对8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方面的观察,来了解心理护理对病人情绪和化疗反应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作者:李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86例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回顾性研究

    目的:对我院86例冠心病实施不停跳冠脉搭桥术(OPCAB)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常温下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体外循环机预备,胸骨正中切口,取左或右乳内动脉、桡动脉及大隐静脉,利用CTS胸骨牵开器和固定器实施OPCAB.结果:1例术后死亡,1例术中被迫改为体外循环手术,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提高.结果:OPCAB这种术式是可行的,但其远期效果及其适用范围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永科;陈红卫;丁军;李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患侧甲状腺全切加峡部切除治疗单侧甲状腺结节体会

    甲状腺结节以良性肿瘤多见,随着病理学检查普及,恶性肿瘤有明显增多趋势,术前尽管应用彩超、放射核素及穿抽细胞学检查,恶性肿瘤亦很难明确诊断.1996年1月~2001年12月我科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加峡部切除治疗单侧叶甲状腺结节93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贾虎林;张丰楼;张书国;田国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脑室穿刺灌注尿激酶治疗脑室内出血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的救治方法,以降低脑室出血的死亡率.方法:早期采用脑室穿刺置管持续外引流,同时尿激酶注入及早期改善脑部微循环等综合治疗.结果:本组38例,治愈16例,生活部分自理10例,生活不能自理4例,死亡8例.结论:早期改善脑脊液循环与脑微循环是治疗脑室出血成功的关键,尿激酶灌注治疗脑室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志华;靳怀明;李浩;艾子敏;李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4例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54例腹部手术后早期出现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转归.结果:54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8例于术后4~7天发生,6例于8~14天发生.保守治疗52例,44例于2周内缓解,8例于4周内缓解,手术治疗2例.结论:术后早期肠梗阻多为炎性梗阻,很少绞窄,应保守治疗为主,先观察2~4周,无缓解可手术治疗.

    作者:王明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酒精拭浴液温度探讨

    酒精拭浴是高热患者常用的物理降温措施.关于配制好的酒精液,文献[1]规定浓度为25%~35%,温度27~37℃.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以不同温度的酒精液拭浴,降温效果不同,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淑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妊娠期阑尾炎56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索妊娠期阑尾炎的合理治疗方式.方法:本组56例妊娠期阑尾炎诊断确立后即早期行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合理选用抗生素,妊早期常规应用黄体酮保胎.其中,腹腔污染较重4例晚期妊娠同时行剖宫产.结果:本组56例无流产、死胎、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等情况发生,顺利康复.结论:妊娠期阑尾炎早期手术、合理应用抗生素等综合治疗,可避免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鲁泽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概念剖宫产86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新概念剖宫产的优点.方法:分析86例新概念剖宫产术中、术后情况与同期下段腹膜外剖宫产比较,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并发症、娩头难易、术后进食及排气时间等.结果:新概念剖宫产较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时间缩短16min(P<0.05),术后进食早10.1h(P<0.01),出血量平均少30ml(P<0.01),较腹膜外剖宫产从开腹至娩出时间缩短11.2min(P<0.01),术后病率低.结论:新概念剖宫产可以在临床应用.

    作者:孟建辉;翁广兰;杨爱云;周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严重胸腹多发伤172例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严重胸腹多发伤救治措施、程序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救治172例严重胸腹多发伤的临床资料.172例中手术治疗158例.术前经积极严密观察,抗休克治疗,就近在短时间内开胸或开腹手术救治,有血气胸者引流动态观察.结果:治愈154例,死亡18例,死亡率10.4%.结论:诊断处理是否及时往往比伤情更影响生存率,心脏大血管或支气管伤应早手术,首先开腹者如合并血气胸应先行胸腔闭式引流,同时强调围手术期的处理,加强监护,预防并发症.

    作者:郭贯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吻合神经的邻指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

    拇指指腹缺损为较常见的手外伤之一,修复方法很多并取得较好的疗效[1,2],同时发现这些皮瓣存在感觉差、感觉异位或供区(指)不耐寒甚至疼痛等[2],而传统的邻指皮瓣无法重建良好的感觉[1].为此,我科自1997年应用吻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邻指皮瓣移植,修复拇指指腹缺损15例获满意疗效.

    作者:胡洪良;沈卫军;佘恒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