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物流产疗效观察及护理措施

张云;展翠莲

关键词:药物流产, 护理
摘要:为减轻孕妇痛苦,减少并发症和感染机会,药物流产较人工流产越来越被人们所容易接受.药物流产就是指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药物序贯合并使用,可显著增强或诱发早孕子宫自发收缩的频率和幅度,来终止停经49d以内的早期妊娠.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ICU气管插管患者心理障碍及护理对策

    ICU的患者病情危重,复杂多变,气管插管在急救和手术全身麻醉时对改善通气、机械辅助呼吸,建立人工呼吸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因气管插管的置入引起的不适和暂时语言交流障碍,常使患者产生紧张、恐惧、焦虑、急躁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另有研究发现患者非常感谢带管中ICU护士提供的信息,而这有助于促进患者自身权利和信心的恢复,表明护士在提供信息,减少患者不良情绪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我院ICU对全麻术后气管插管患者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获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云佳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实验课探讨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第4版教材将原独立开设的<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两门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程,目前尚无与之配套的实验指导.我们教研室根据药学系的课程设置情况和专业培养方向,学习兄弟院校的实验开设经验,编写了<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实验讲义.旨在与同行共同学习,交流和提高.

    作者:邓雪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浅议我国中药质量标准的进展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国中药质量标准的设置,多年来一直依照和沿袭化学药物的质量控制模式,但随着中药事业的发展和中药现代化的进程,中药质量标准与整体的中医理论观念不相符,其局限性和缺陷逐渐显现.如何建立既符合我国中医药特色、又能让国际社会认可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是我国实现中药现代化、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所在.本文以<中国药典>为主要依据,见证我国中药质量标准的进展.

    作者:李亚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26例临床观察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见的术式之一,常规开腹下全子宫切除术切断了子宫主、骶韧带,切开阴道穹隆,使盆底、阴道的生理解剖完整性受到破坏.为了克服上述弊端,我院自2004年11月~2005年4月行腹腔镜下标准鞘筋膜内Semm子宫切除术26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红云;茆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黄连素的临床新应用

    黄连素为中药黄连、黄柏或三颗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又名小檗碱,对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金葡菌、链球菌、伤寒杆菌及阿米巴原虫有抑制作用.临床主要用于肠道感染、菌痢等.临床上又发现了其新的用途,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汝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压蒸汽灭菌指示胶带的使用方法

    在日常工作中,许多同仁使用胶带的习惯做法是:先打好包,然后撕下所需长度的胶带,贴在桌子上,并写上包的名称、日期、打包人,这样做胶带容易脱落;或者是撕下所需长度的胶带,写上上述内容,由于胶带下面是布,容易出现书写不工整、胶带参差不齐、不美观等现象.为解决上述不足之处,笔者在工作中总结出一套新的胶带使用方法,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并在全院推广,现介绍给大家,不妨一试.

    作者:郑艳;昝芳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

    随着寄生虫病在我国人群中分布和数量的改变,以及寄生虫学课时数的减少,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必需进行相应的调整.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我们在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方面所进行的一点尝试.

    作者:李秀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罕见扩张型心肌病致左心室电压升高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5岁,因胸闷、心悸6年,不能平卧伴双下肢水肿1年余,加重5d入院.查体:Bp150/85mmHg,重病容,发育营养欠佳,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返流阳性,双肺底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尖搏动在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外2.5cm,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20次/min,二尖瓣区Ⅱ级以上收缩期杂音,三尖瓣区Ⅲ级以上全收缩期杂音,上腹轻压痛,肝肋下2cm,剑下5cm,质韧,脾未触及,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左心室扩大(SV1+RV5=9.6mV).

    作者:徐鸿本;徐黎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1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治疗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分析19例妊娠合并SL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SLE合并妊娠19例患者中合并妊高征4例(21%),均发生于狼疮肾炎孕妇,胎盘功能不全5例(26%),继发贫血3例(16%),早产3例(16%),累及关节2例(10.6%),均获活产新生儿,母婴平安.结论:SLE患者妊娠及分娩可促使SLE活动,应在缓解期和控制期受孕,整个孕期和产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并加强围产期保健,处理得当则对孕产妇及新生儿影响不大.

    作者:杨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脑血管疾病病人的临终护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成为三大致死疾病之一.护士在做好脑血管病人的临终护理时,应为患者提供佳护理,提高生命临终质量,使之平静地死去.同时加强与病人家属的沟通,了解家属的思想动态,安抚病人家属的悲伤,满足患者及家属的合理要求,使患者及家属得到大的慰藉.

    作者:刘秀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乳酸加替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

    目的:评价乳酸加替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实际入组病例240例,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20例.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用乳酸加替沙星(治疗组)与加替沙星(对照组)静脉滴注均为400mg/次,每日1次,疗程7~14 d,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结果:乳酸加替沙星和加替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3.2%(109/117)和92.9%(105/113),2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5.8%和93.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与7.6%.上述结果经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酸加替沙星对临床常见的敏感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是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

    作者:方建茹;景运条;杜旭召;陈红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对84例输卵管妊娠病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MTX 50mg单次肌肉注射,第3天加用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12h1次,共5d;对照组单用MTX 50mg单次肌肉注射.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2.9%(39/42);对照组治愈率76.2%(32/42).两组治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MTX联合米非司酮,作用快,疗效高,保守成功率提高,而且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杨坚贞;王丽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东凌克栓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东凌克栓酶(DF-521)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A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设立对照组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h内的ACI患者6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DF-521 10U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3d,同时给予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10d,对照组给予红花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0d,大剂量VitC 4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0d,阿斯匹林100mg口服,每日1次,VitE 0.1g口服,每日1次,根据脑卒中病人临床疗效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并监测治疗前后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FDP)、血小板、血细胞比容、出血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结果:4周后治疗组基本治愈率(34.4%)及显著进步率(43.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基本治愈率(15.1%)及显著进步率(18.2%),治疗后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FDP)较前明显下降,而血小板、血细胞比容、出凝血时间及肾功能无明显改变;并且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东凌克栓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善广;刘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大肠癌术前顺行与逆行肠道准备的效果及对局部复发影响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前顺行与逆行肠道准备的效果及对局部复发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22例拟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术前顺行肠道准备与逆行灌肠.比较肠道清洁度、局部复发率.结果:逆行肠道准备组与顺行肠道准备组局部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逆行肠道准备组与顺行肠道准备组肠道清洁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晚期大肠癌患者术前顺行肠道准备的效果略优于逆行灌肠.结论:大肠癌的局部复发率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与肠道准备方式无关,逆行肠道准备并不增加局部复发率.顺行肠道准备或许可以提高晚期并不全肠梗阻患者的肠道清洁度.

    作者:刘树佳;熊莲花;何妙珠;袁湘瑜;王在国;王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针灸配合西医疗法治疗急性脑出血24例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针灸对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和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在临床通过CT、MRI确诊为脑出血的住院病人筛选46例,发病在3d内有偏瘫,且偏瘫侧肢体肌力≤4级,可有轻度意识障碍或浅昏迷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药物组,针药组24例,药物组22例,发病至住院时间(1.4±1.6)d,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针刺+药物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治疗前的(24±7.06)分降至(15.6±6.2)分,单纯药物治疗组患者功能缺损由治疗前的(25±8.1)分降至(20.1±8.9)分,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在住院治疗后均有明显的恢复(P<0.01,P<0.05).针药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8.4±3.2)分;药物组评分下降(4.9±3.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明显性P<0.05.结论:针药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明显优于药物组,提示针灸有促进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作用.

    作者:温秀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361例胆总管扩张性病变的B超、CT综合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B超与CT综合分析对胆总管扩张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361例胆总管疾病患者分别行B超、CT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术后病理对照.结果:胆总管扩张主要由结石引起(72%),其次为炎性狭窄及肿瘤所致.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率B超优于CT,对胰腺肿瘤及胆管癌的诊断率CT优于B超.结论:B超、CT联合应用能提高胆总管扩张性病变的诊断率.

    作者:曾金凤;吴瑞乔;汪家珠;庄阳辉;李跃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2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急救护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起病急骤,发展迅猛,死亡率达50%以上.我院ICU 2001年4月~11月共收治21例ARDS患者,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抢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巧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婴幼儿哮喘74例疗效观察

    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儿童哮喘的首选用药,但由于婴幼儿年龄小,不能配合,不适于应用干粉吸入剂,而糖皮质激素雾化溶液需借助空气压缩泵或以氧气为动力驱动雾化吸入,由于目前唯一能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雾化溶液布地奈德混悬液价格相对较贵,限制了其应用.本文借助筒式吸舒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婴幼儿哮喘74例与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68例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4例低血糖症的误诊分析

    低血糖症是指血糖浓度低于正常而引发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是否出现症状个体差异较大,不典型者易误诊或漏诊,现将笔者所收治4例误诊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牛可勋;王国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绞痛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为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绞痛的效果,对2004年1月~2004年12月住院的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一定优势,副作用小,疗效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

    作者:谭琼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