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艳;昝芳芳
低温疗法是应用药物和物理疗法使患者体温降低,以达到治疗目的.早在本世纪30年代,人们即已认识到低温对大脑神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并把降低温度作为减轻中枢神经功能失调的手段.亚低温治疗在50年代就已应用于临床,然而由于传统的的亚低温治疗会导致心律失常,低血压及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临床未能推广普及[1].80年代后期研究发现,轻中度(28℃~35℃)即亚低温疗法对实验性脑缺血和颅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副作用轻微,临床也取得一定疗效[2~4].
作者:张广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第4版教材将原独立开设的<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两门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程,目前尚无与之配套的实验指导.我们教研室根据药学系的课程设置情况和专业培养方向,学习兄弟院校的实验开设经验,编写了<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实验讲义.旨在与同行共同学习,交流和提高.
作者:邓雪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典沙正式品名为甲磺酸培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属于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利君力舒正式品名为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作者:邢丽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严重结果,肝硬化是临床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据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世界人群平均发病率17.1/10万,且不断上升.1995年8月~2002年7月,笔者用中药与维生素E治疗肝硬化23例,并设立以传统治疗为主的对照组23例进行观察,发现中药与维生素E治疗肝硬化有提高存活率、改善预后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明清;许小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999~2004年,笔者用无水乙醇作为栓塞材料,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25例,术后1周及6个月分别检测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脾脏厚径、门脉直径,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工作的难点,患儿见针就哭,挣扎抗拒,大汗淋漓的现象在病房司空见惯.为了减少患儿对反复穿刺的痛苦恐惧心理,并保护血管,减轻家长顾虑、提供佳的治疗与服务,减轻护理工作量.我院自2004年5月开始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继红;张尚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对家兔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的实验进行改进.方法:使用RM6240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将刺激输出电极插入家兔前爪腕部,在家兔颅骨钻孔,将通道输入电极连于钻头,电刺激并观察电位变化.结果:在家兔大脑皮层记录到诱发电位,出现主反应、次反应和后发放.结论:改进后的钻孔术,不易损伤大脑皮层,也不需暴露外周神经,操作简单,成功率高.
作者:李玉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状况及对血糖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对186例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45.2%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抑郁组的空腹及餐后血糖控制不良.结论:抑郁可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作者:邹树芳;蒋艳;龚嘉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宫颈癌是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据临床与普查资料分析,发病与早婚、早育、多育、性生活紊乱及慢性宫颈炎有关;生殖道疱疹Ⅱ型病毒(HSV-Ⅱ)及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人类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可能为宫颈癌的特异性致病因素.在致癌因素的刺激下,宫颈鳞状上皮底层细胞增生活跃,分化不良,逐渐形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可逐渐发展为原位癌、早期浸润癌和浸润癌.不典型增生为癌前期病变,可存在相当长的时间(平均约4年),可以恢复正常,也可以发展为原位癌,从不典型增生到浸润癌是一缓慢而渐进的过程,通常需8~10年,一旦形成浸润癌则生长迅速.宫颈癌早期无明显症状,逐渐有白带增多和阴道出血.白带可为粉红色或米汤样,晚期有恶臭;阴道出血开始于性交后,称其为接触性出血,绝经后出现阴道流血首先考虑宫颈癌.当症状出现三个月后就诊者已有2/3为晚期.晚期癌转移范围广、发展快,患者多于2~5年内死亡.
作者:邹利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为避免有意识障碍烦躁不安的病人自我抓伤或干扰临床治疗,临床上常需约束四肢,以往常用绷带或毛巾绑住四肢以约束病人,这不仅容易滑脱,时间长了会导致局部循环障碍,勒痕甚至皮肤破溃.笔者通过制作新的防护约束带在临床上使用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邓延红;胡艳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对84例输卵管妊娠病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MTX 50mg单次肌肉注射,第3天加用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12h1次,共5d;对照组单用MTX 50mg单次肌肉注射.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2.9%(39/42);对照组治愈率76.2%(32/42).两组治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MTX联合米非司酮,作用快,疗效高,保守成功率提高,而且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杨坚贞;王丽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B超与CT综合分析对胆总管扩张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361例胆总管疾病患者分别行B超、CT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术后病理对照.结果:胆总管扩张主要由结石引起(72%),其次为炎性狭窄及肿瘤所致.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率B超优于CT,对胰腺肿瘤及胆管癌的诊断率CT优于B超.结论:B超、CT联合应用能提高胆总管扩张性病变的诊断率.
作者:曾金凤;吴瑞乔;汪家珠;庄阳辉;李跃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周围血管性疾病,常发生于长期卧床病人,早期多采用静脉滴注溶栓、手术静脉局部切开取栓及导管介入溶栓,而静脉滴注溶栓疗效差,病情长,恢复时间慢,住院时间长,导管介入溶栓及手术切开局部取栓则风险大,创伤大,费用高,病人不易接受,且易伴发肺栓塞及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1].本疗法纯属护理技术操作,方法简单,安全有效,费用低,康复快,病人易于接受,可明显改善患者愈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世叶;娄艳霞;崔美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患儿经气管冲洗后气管内滴入沐舒坦的护理.方法:该科于2002年10月~2004年12月对32例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新生儿入院后立即清理呼吸道,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行气管内吸引,并从气管套管内注入生理盐水进行气管内冲洗,同时由助手进行拍背,反复多次冲洗吸引,吸净后将沐舒坦分3等份分别于3个体位滴入气管内.结果:32例中有30例治愈.另外2例1例合并肺出血及肺发育畸形而死亡,1例由于多种原因放弃治疗.结论:气管内冲洗后滴入沐舒坦能减轻新生儿MAS病情,改善预后.
作者:蔡久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方法:对湛江市港务公安局200名干部,运用小组谈话、护理干预,进行健康教育辅导讲座、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及其对健康保健重要性的认同,并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前后3年的跟踪观察,质量评估.结果:健康知识教育前、后的体检结果显示,二者有着明显的差异.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健康教育,疾病得到明显的控制和下降.充分说明护理干预、健康知识教育对预防疾病、控制疾病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防治疾病的保健意识显著增强,对保健知识有着极其迫切的要求.
作者:万丽华;梁晓红;钟永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比较常见,典型的心力衰竭诊断并不困难,由于老年人常因多种疾病并存且相互影响,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心衰的症状和体征相混淆,其临床表现颇具特殊性.然而当心衰早期或缺乏典型症状体征时,患者以某一系统的症状为突出表现.如医生不仔细观察,则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本文就老年人心力衰竭的首发症状表现、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郭海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随着寄生虫病在我国人群中分布和数量的改变,以及寄生虫学课时数的减少,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必需进行相应的调整.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我们在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方面所进行的一点尝试.
作者:李秀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肺部爆冲伤在临床上极为罕见,病情重,变化快,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死亡率极高.据专家介绍曾有同样一起氨气罐爆炸事件引起肺部爆冲伤病人20余例,在住院28d期间,陆续死亡,无1例存活.所以要求医务人员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过硬的抢救技术,同时有一批高素质的医护队伍方能胜任其抢救工作.
作者:刘秀丽;谷晓明;刘秀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为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绞痛的效果,对2004年1月~2004年12月住院的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一定优势,副作用小,疗效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
作者:谭琼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本文收集了该院2003年五个科室5498例住院病例,对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了分析,找出其发病因素、分布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王薇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