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澳能治疗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的临床观察

黄建生;黄玲;黄静

关键词:澳能, 湿疹, 慢性, 神经性皮炎
摘要:目的:观察澳能乳膏治疗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患者每日外用澳能乳膏2次,连续4周,在此期间停用任何针对本病的治疗方法或措施,然后,观察2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变,并对各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湿疹组总有效率82.14%,神经性皮炎组总有效率90.91%,2组有效率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此外,2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澳能软膏在治疗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方面是一个有效的药物.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对1例强迫症的治疗体悟

    随着社会的发展,强迫症已经成为现今社会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神经症,在大学生中的发病率也相当高.在高校心理咨询中采用较多的方法主要有精神分析疗法、认识领悟疗法、行为疗法以及森田疗法,本病例在认知矫正的基础上尝试了精神分析疗法与行为疗法的结合,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碧蓉;陈海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654-2用于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疗效观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孕产妇特有的一种全身疾病,我国目前的发病率约为10.32%,多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之产后2周,临床主要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蛋白尿三大症候群,中毒患者伴有头痛、眼花甚至抽搐、昏迷,是引起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引起严重后果,因此,笔者采用654-2作为解痉的首选药物治疗中、重度妊高征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平以玲;张新华;李向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与保健指导900例

    妊娠作为一种诱因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易导致血糖升高形成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tius,GDM).1979年WHO将GDM列为糖尿病独立类型[1].由于GDM孕妇无明显症状,而大危害在于母婴并发症增加,围产死亡率增高.

    作者:唐宜芳;孙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过敏性紫癜误诊为阑尾炎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12岁,因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恶心、呕吐、发烧(38℃)2d,在乡医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给予抗炎治疗,未见好转,遂来我院就诊.查体:T39℃、P110次/min、R30次/min、Bp110/80mmHg,外周血WBC 10.8×109/L,N 0.75,尿RT(-),大便RT因无大便未做.患者神志清,急性痛苦面容,腹平坦,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胸腹透视均无异常.初步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准备急症手术治疗.术前备皮更衣时发现患者双下肢伸侧面,尤以足背、小腿、膝、踝关节处为多,有许多红色圆形丘疹,稍高于皮肤表面,压之不退色,有的融合成片状,遂追问病史,患者自述在发病前2h吃过蚂蚱,随后皮肤有轻微瘙痒,因冬天穿衣太厚未引起注意,急查大便潜血(+),考虑为食用蚂蚱引起的过敏性紫癜.经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很快好转,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

    作者:闫向东;姜许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针刺单方效验举例

    本文所谓之单方,即指取用一个双穴而言.所治之病是以一个双穴,又以一种针刺之法而为之.

    作者:王昱评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熏洗疗法治疗局部冻伤98例临床观察

    冻伤是在一定条件下由于寒冷作用人体,引起局部乃至全身的损伤.一般以局部冻伤为常见,临床上通常所说的冻伤,即指此类损伤.局部性损伤多发生于身体暴露部位,如脚、手、耳和颜面部.临床上常规治疗是脱离寒冷环境,尽快复温,涂抹冻疮膏,口服活血化瘀药物,一般疗程较长,效果一般.笔者运用熏洗疗法治疗此病98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尤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精索加睾丸肉膜囊固定术治疗隐睾

    隐睾症是泌尿外科常见病,治疗分激素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绝大部分需手术处理.手术方法较多,该院自2003年~2004年采用精索加睾丸肉膜囊固定术治疗隐睾96例,睾丸固定可靠,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道;张锡超;祁德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平行柱状根管桩修复牙冠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应用平行柱状根管桩修复牙冠缺损,观察临床疗效,并与传统根管桩技术进行比较.方法:自2000年8月~2005年8月,选取门诊129名前牙冠缺损患者,共184颗患牙,分别采用平行柱状根管桩、铸造锥形根管桩、锥形螺纹桩进行修复治疗.结果:经5年临床应用与追踪观察,平行柱状根管桩的修复效果(成功率97.75%)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结论:在残根、残冠的保留治疗中,应用平行柱状根管桩修复牙冠缺损,可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作者:李玉民;殷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26例临床观察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见的术式之一,常规开腹下全子宫切除术切断了子宫主、骶韧带,切开阴道穹隆,使盆底、阴道的生理解剖完整性受到破坏.为了克服上述弊端,我院自2004年11月~2005年4月行腹腔镜下标准鞘筋膜内Semm子宫切除术26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红云;茆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医院感染发病因素及防治措施

    本文收集了该院2003年五个科室5498例住院病例,对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了分析,找出其发病因素、分布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王薇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

    随着寄生虫病在我国人群中分布和数量的改变,以及寄生虫学课时数的减少,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必需进行相应的调整.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我们在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方面所进行的一点尝试.

    作者:李秀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罕见扩张型心肌病致左心室电压升高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5岁,因胸闷、心悸6年,不能平卧伴双下肢水肿1年余,加重5d入院.查体:Bp150/85mmHg,重病容,发育营养欠佳,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返流阳性,双肺底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尖搏动在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外2.5cm,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20次/min,二尖瓣区Ⅱ级以上收缩期杂音,三尖瓣区Ⅲ级以上全收缩期杂音,上腹轻压痛,肝肋下2cm,剑下5cm,质韧,脾未触及,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左心室扩大(SV1+RV5=9.6mV).

    作者:徐鸿本;徐黎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空腹血糖正常者餐后血糖与血脂的关系

    近年来发现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postchallenge plasma glucose,PPG)水平更能反映其疗效及预后,但是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完全正常者,PPG水平对血脂的代谢有影响,本文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王继玲;王俊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3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服用多奈哌齐治疗12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12周各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定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多奈哌齐治疗12周后MMSE评分较治疗前提高3.6分,ADL评分较治疗前下降7.3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3例(8.33%)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均为一过性反应.结论: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好.

    作者:庄晓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家兔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的实验改进

    目的:对家兔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的实验进行改进.方法:使用RM6240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将刺激输出电极插入家兔前爪腕部,在家兔颅骨钻孔,将通道输入电极连于钻头,电刺激并观察电位变化.结果:在家兔大脑皮层记录到诱发电位,出现主反应、次反应和后发放.结论:改进后的钻孔术,不易损伤大脑皮层,也不需暴露外周神经,操作简单,成功率高.

    作者:李玉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FCM与MASPAT法血小板抗体检测的应用比较

    临床上血小板制剂的使用日益广泛,但是血小板输注无效(refractoriness ot platelet transfusion,RPT)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的常见问题.因此,血小板抗体检测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血小板抗体检测方法较多.本文用流式细胞(FCM)法与MASPAT法来检测血小板抗体并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晓华;王明元;吴建香;李丽;姚丽;徐惠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浅静脉局部加压加股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周围血管性疾病,常发生于长期卧床病人,早期多采用静脉滴注溶栓、手术静脉局部切开取栓及导管介入溶栓,而静脉滴注溶栓疗效差,病情长,恢复时间慢,住院时间长,导管介入溶栓及手术切开局部取栓则风险大,创伤大,费用高,病人不易接受,且易伴发肺栓塞及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1].本疗法纯属护理技术操作,方法简单,安全有效,费用低,康复快,病人易于接受,可明显改善患者愈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世叶;娄艳霞;崔美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氵廛)河区宫颈癌知、信、行调查

    宫颈癌是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据临床与普查资料分析,发病与早婚、早育、多育、性生活紊乱及慢性宫颈炎有关;生殖道疱疹Ⅱ型病毒(HSV-Ⅱ)及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人类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可能为宫颈癌的特异性致病因素.在致癌因素的刺激下,宫颈鳞状上皮底层细胞增生活跃,分化不良,逐渐形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可逐渐发展为原位癌、早期浸润癌和浸润癌.不典型增生为癌前期病变,可存在相当长的时间(平均约4年),可以恢复正常,也可以发展为原位癌,从不典型增生到浸润癌是一缓慢而渐进的过程,通常需8~10年,一旦形成浸润癌则生长迅速.宫颈癌早期无明显症状,逐渐有白带增多和阴道出血.白带可为粉红色或米汤样,晚期有恶臭;阴道出血开始于性交后,称其为接触性出血,绝经后出现阴道流血首先考虑宫颈癌.当症状出现三个月后就诊者已有2/3为晚期.晚期癌转移范围广、发展快,患者多于2~5年内死亡.

    作者:邹利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院前急救常见医疗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

    院前急救由于紧急、病种多样、涉及面广,病人病情伤情错综复杂,症状严重,发展迅速,意外情况发生多,产生医疗纠纷甚至医疗事故的可能性较大.医务人员如何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更好地体现知法、用法、并依法办事,以保护病人和自身的利益,已成为医护人员共同面对的问题.现将我院自成立120急救中心以来对院前急救容易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与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黄爱珍;黄永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药物流产疗效观察及护理措施

    为减轻孕妇痛苦,减少并发症和感染机会,药物流产较人工流产越来越被人们所容易接受.药物流产就是指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药物序贯合并使用,可显著增强或诱发早孕子宫自发收缩的频率和幅度,来终止停经49d以内的早期妊娠.

    作者:张云;展翠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