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组织芯片技术的应用方式

常中飞;胡秀敏

关键词:组织芯片, HE染色, 免疫组化, 原位组织学, 基因芯片
摘要:组织芯片(tissue chip)又称组织微阵列(tissue microarray,TMA),由Kononen等[1]于1998年首先建立并报道,是将数十至上千个小组织整齐有序地排列在一张载玻片上而形成的缩微组织切片.它具有高效或高通量特点,并有省时、省力、节约经费和试验结果可比性强的优点,能应用于HE常规染色、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基因芯片等各种技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组织芯片技术是一项新技术,其应用价值和应用范围正处于深入探索阶段.本文初步探讨了目前组织芯片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式.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宫内节育器下移致阴道大出血1例

    1病例介绍王某,女,39岁,G1P1L1,因阴道突然大出血3h急诊来院.患者平日月经规律(5~6)/(28~30)d,量中等,有血块,偶有痛经.10年前在产后2年于当地计生服务站顺利放置一宫内节育器,术后无不适感,曾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多次无异常发现.但近2年常感觉阴道有针刺样疼痛,性生活时男方也有针刺样感觉,无月经改变,末次月经2004年11月12日.2004年11月22日蹲下解小便后突发阴道大量流鲜血及血块,伴头晕,四肢无力,无心慌、憋气,无腹痛、外伤及性生活史.

    作者:鞠涛;于世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手术中胆管损伤的预防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y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胆囊炎时胆管损伤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2004年间342例急性胆囊炎行LC治疗.结果:本组病例中转开腹15例,无一例严重并发症.结论:虽然急性胆囊炎行LC手术难度大、有一定的风险,但熟练的操作技术完全能够避免胆管损伤.

    作者:周国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静脉滤器植入术的护理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多发于年老体弱、久卧床不起、外科骨折的病人.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和压痛,浅静脉扩张,严重者可引起下肢动脉的痉挛,导致肢体缺血甚至坏死.静脉滤器植入术可有效预防致命性肺动脉栓塞的发生.我院外科2004年1月~2005年6月收治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成功植入静脉滤器后,再进行溶栓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爱香;王爱华;刘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23例临床分析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严重结果,肝硬化是临床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据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世界人群平均发病率17.1/10万,且不断上升.1995年8月~2002年7月,笔者用中药与维生素E治疗肝硬化23例,并设立以传统治疗为主的对照组23例进行观察,发现中药与维生素E治疗肝硬化有提高存活率、改善预后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明清;许小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脾内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1999~2004年,笔者用无水乙醇作为栓塞材料,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25例,术后1周及6个月分别检测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脾脏厚径、门脉直径,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耳鼻咽喉科进修生的临床综合技能培训

    对于耳鼻咽喉科进修生的培养,重点要放在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锻炼方面,并着重从以下方面来提高进修生的临床综合技能:因材施教,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定期举办读书报告会和专题讲座,提高理论水平;加强以手术操作为主的基本技能训练;以病历书写为中心环节,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严格执行考核制度以检验培训质量.

    作者:李朝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重症急性胆管炎72例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提高治愈率的方法.方法:分析72例ACST患者临床资料,在快速补液和抗休克的同时早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手术等综合治疗.结果:治愈65例,治愈率90.28%.应用地塞米松后休克较快得以纠正.术前休克基本纠正16例,死亡1例,病死率6.25%;休克未能纠正9例,死亡2例,病死率22.22%.结论:重视ACST的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早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明显缓解休克症状.术前休克基本纠正者病死率明显降低.手术治疗仍为目前的主要手段.

    作者:陈龙;陈伟杰;林家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361例胆总管扩张性病变的B超、CT综合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B超与CT综合分析对胆总管扩张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361例胆总管疾病患者分别行B超、CT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术后病理对照.结果:胆总管扩张主要由结石引起(72%),其次为炎性狭窄及肿瘤所致.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率B超优于CT,对胰腺肿瘤及胆管癌的诊断率CT优于B超.结论:B超、CT联合应用能提高胆总管扩张性病变的诊断率.

    作者:曾金凤;吴瑞乔;汪家珠;庄阳辉;李跃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浅谈药物化学实验课教学与实验室管理

    药物化学是临床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药物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基本概念,获得药物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技能,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课的管理与教学是提高药物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它是保证好教学的基础,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我们的工作体会.

    作者:龚海英;张丽;李灵芝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组织芯片技术的应用方式

    组织芯片(tissue chip)又称组织微阵列(tissue microarray,TMA),由Kononen等[1]于1998年首先建立并报道,是将数十至上千个小组织整齐有序地排列在一张载玻片上而形成的缩微组织切片.它具有高效或高通量特点,并有省时、省力、节约经费和试验结果可比性强的优点,能应用于HE常规染色、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基因芯片等各种技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组织芯片技术是一项新技术,其应用价值和应用范围正处于深入探索阶段.本文初步探讨了目前组织芯片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式.

    作者:常中飞;胡秀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院前急救常见医疗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

    院前急救由于紧急、病种多样、涉及面广,病人病情伤情错综复杂,症状严重,发展迅速,意外情况发生多,产生医疗纠纷甚至医疗事故的可能性较大.医务人员如何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更好地体现知法、用法、并依法办事,以保护病人和自身的利益,已成为医护人员共同面对的问题.现将我院自成立120急救中心以来对院前急救容易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与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黄爱珍;黄永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19例肺部爆冲伤病人的护理

    肺部爆冲伤在临床上极为罕见,病情重,变化快,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死亡率极高.据专家介绍曾有同样一起氨气罐爆炸事件引起肺部爆冲伤病人20余例,在住院28d期间,陆续死亡,无1例存活.所以要求医务人员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过硬的抢救技术,同时有一批高素质的医护队伍方能胜任其抢救工作.

    作者:刘秀丽;谷晓明;刘秀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及护理

    母亲患上抑郁症,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机率就会增加.该院对1619例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的产妇实施一系列护理措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庆红;冉令梅;吴秀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26例临床观察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见的术式之一,常规开腹下全子宫切除术切断了子宫主、骶韧带,切开阴道穹隆,使盆底、阴道的生理解剖完整性受到破坏.为了克服上述弊端,我院自2004年11月~2005年4月行腹腔镜下标准鞘筋膜内Semm子宫切除术26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红云;茆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压蒸汽灭菌指示胶带的使用方法

    在日常工作中,许多同仁使用胶带的习惯做法是:先打好包,然后撕下所需长度的胶带,贴在桌子上,并写上包的名称、日期、打包人,这样做胶带容易脱落;或者是撕下所需长度的胶带,写上上述内容,由于胶带下面是布,容易出现书写不工整、胶带参差不齐、不美观等现象.为解决上述不足之处,笔者在工作中总结出一套新的胶带使用方法,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并在全院推广,现介绍给大家,不妨一试.

    作者:郑艳;昝芳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基层药房的科学管理

    院校门诊部是一个特殊的窗口,它不具备医院的设备规模和要求,但它必须遵守医院应有的规章制度.它的服务对象是校内的学生、教职员工、退休人员和家属,管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药房做为门诊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药房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我院是一所部队院校,门诊部承担包括学员、教职员工、退休人员和家属4000多人的医疗服务,药房工作人员既要调剂、还要全额核算处方.这就需要药剂人员处理好日常工作,合理安排时间,而如何加强药房的科学管理,避免日常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就成为药房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课题.

    作者:李雅玲;李珊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654-2用于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疗效观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孕产妇特有的一种全身疾病,我国目前的发病率约为10.32%,多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之产后2周,临床主要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蛋白尿三大症候群,中毒患者伴有头痛、眼花甚至抽搐、昏迷,是引起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引起严重后果,因此,笔者采用654-2作为解痉的首选药物治疗中、重度妊高征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平以玲;张新华;李向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FCM与MASPAT法血小板抗体检测的应用比较

    临床上血小板制剂的使用日益广泛,但是血小板输注无效(refractoriness ot platelet transfusion,RPT)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的常见问题.因此,血小板抗体检测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血小板抗体检测方法较多.本文用流式细胞(FCM)法与MASPAT法来检测血小板抗体并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晓华;王明元;吴建香;李丽;姚丽;徐惠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的护理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对28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进行针对性的人工气道护理、心理护理以及撤机拔管后的护理,特别注意机械通气引起并发症的护理.结果:24例呼吸衰竭患者均能成功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改善换气与减少呼吸功,结合药物治疗后顺利撤机恢复自主呼吸.结论:对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是治疗康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钟慧欣;黄锡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1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治疗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分析19例妊娠合并SL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SLE合并妊娠19例患者中合并妊高征4例(21%),均发生于狼疮肾炎孕妇,胎盘功能不全5例(26%),继发贫血3例(16%),早产3例(16%),累及关节2例(10.6%),均获活产新生儿,母婴平安.结论:SLE患者妊娠及分娩可促使SLE活动,应在缓解期和控制期受孕,整个孕期和产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并加强围产期保健,处理得当则对孕产妇及新生儿影响不大.

    作者:杨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