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内节育器下移致阴道大出血1例

鞠涛;于世荣

关键词:节育器, 下移, 阴道大出血
摘要:1病例介绍王某,女,39岁,G1P1L1,因阴道突然大出血3h急诊来院.患者平日月经规律(5~6)/(28~30)d,量中等,有血块,偶有痛经.10年前在产后2年于当地计生服务站顺利放置一宫内节育器,术后无不适感,曾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多次无异常发现.但近2年常感觉阴道有针刺样疼痛,性生活时男方也有针刺样感觉,无月经改变,末次月经2004年11月12日.2004年11月22日蹲下解小便后突发阴道大量流鲜血及血块,伴头晕,四肢无力,无心慌、憋气,无腹痛、外伤及性生活史.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重复无偿献血者进行HBsAg金标初筛是否有必要

    在无偿献血者的初筛试验中进行HBsAg的金标法快速检测,可有效地阻止HBsAg阳性的献血者参加无偿献血,降低血液的报废率,提高输血安全,减少无偿献血检测的成本,但有人对使用这种检查方法对多次重复献血的无偿献血者进行HBsAg的金标法快速检测的成本--效益是否合理提出质疑,因为随着无偿献血力度加大,将出现越来越多的重复无偿献血者,为正确评估重复无偿献血者是否要进行HBsAg的金标法快速检测,笔者对2004年8月~2005年3月的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初筛和初、复检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董长征;滕平;王秀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对84例输卵管妊娠病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MTX 50mg单次肌肉注射,第3天加用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12h1次,共5d;对照组单用MTX 50mg单次肌肉注射.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2.9%(39/42);对照组治愈率76.2%(32/42).两组治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MTX联合米非司酮,作用快,疗效高,保守成功率提高,而且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杨坚贞;王丽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Ⅱ型呼吸衰竭患者D-二聚体及与血气分析相关性.方法:对28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28例对照组的指标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血浆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在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明显升高;血浆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动脉血氧分压呈负相关,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呈正相关.结论:Ⅱ型呼吸衰竭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异常增高,可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并容易导致肺小动脉血栓形成.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与高凝状态的形成密切相关.

    作者:姜正华;吕元文;桑慧颖;朱慕云;朱湘平;丁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盐酸氯普鲁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

    盐酸氯普鲁卡因是一种短效局部麻醉药,笔者选用国产盐酸氯普鲁卡因针剂,观察其硬膜外麻醉后效果.

    作者:陈丽荣;吴晓丽;鹿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通心络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高粘滞血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高脂血症合并高粘滞血症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本组入选病例均为在查体中心进行健康查体者,男47例,女39例,连续服用通心络胶囊8周,用药前后分别检测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配对计量资料t检验.结果:男女两组患者治疗后之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及甘油三酯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下降(P<0.001),血总胆固醇显著下降(P<0.005),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脂血症并高粘滞血症患者安全有效,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于群涛;刘昌红;朱新宇;邵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361例胆总管扩张性病变的B超、CT综合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B超与CT综合分析对胆总管扩张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361例胆总管疾病患者分别行B超、CT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术后病理对照.结果:胆总管扩张主要由结石引起(72%),其次为炎性狭窄及肿瘤所致.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率B超优于CT,对胰腺肿瘤及胆管癌的诊断率CT优于B超.结论:B超、CT联合应用能提高胆总管扩张性病变的诊断率.

    作者:曾金凤;吴瑞乔;汪家珠;庄阳辉;李跃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医院感染发病因素及防治措施

    本文收集了该院2003年五个科室5498例住院病例,对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了分析,找出其发病因素、分布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王薇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过敏性紫癜误诊为阑尾炎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12岁,因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恶心、呕吐、发烧(38℃)2d,在乡医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给予抗炎治疗,未见好转,遂来我院就诊.查体:T39℃、P110次/min、R30次/min、Bp110/80mmHg,外周血WBC 10.8×109/L,N 0.75,尿RT(-),大便RT因无大便未做.患者神志清,急性痛苦面容,腹平坦,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胸腹透视均无异常.初步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准备急症手术治疗.术前备皮更衣时发现患者双下肢伸侧面,尤以足背、小腿、膝、踝关节处为多,有许多红色圆形丘疹,稍高于皮肤表面,压之不退色,有的融合成片状,遂追问病史,患者自述在发病前2h吃过蚂蚱,随后皮肤有轻微瘙痒,因冬天穿衣太厚未引起注意,急查大便潜血(+),考虑为食用蚂蚱引起的过敏性紫癜.经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很快好转,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

    作者:闫向东;姜许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脾内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1999~2004年,笔者用无水乙醇作为栓塞材料,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25例,术后1周及6个月分别检测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脾脏厚径、门脉直径,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对1例强迫症的治疗体悟

    随着社会的发展,强迫症已经成为现今社会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神经症,在大学生中的发病率也相当高.在高校心理咨询中采用较多的方法主要有精神分析疗法、认识领悟疗法、行为疗法以及森田疗法,本病例在认知矫正的基础上尝试了精神分析疗法与行为疗法的结合,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碧蓉;陈海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阿奇霉素分散片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及药动学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分散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及药物动力学.方法:20名受试者单剂量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各2片(相当于阿奇霉素500mg),定时取血,用微生物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基本一致,符合一级吸收二房室模型.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血清中阿奇霉素的Tmax分别为(1.675±0.520)h(均值±标准差,下同)和(1.650±0.587)h,Cmax分别为(0.537±0.106)μg/mL和(0.516±0.137)μg/mL,t1/2分别为(43.744±12.298)h和(40.130±11.555)h,AUC0→t分别为(8.237±2.174)μg.h-1·mL-1和(8.341±2.083)μg.h-1mL-1,AUC0→∞分别为(9.140±2.141)μg.h-1·mL-1和(9.110±1.989)μg·h-1·mL-1.以AUC0→t计算,阿奇霉素分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平均为(100.2±19.5)%.结论:统计学结果表明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作者:刘新;纪敬娟;刘哲;杜旭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附66例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简称HIE)的CT诊断.方法:对采用CT进行检查的66例HI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IE的CT表现分Ⅲ度(轻、中、重),轻度:脑白质低密度影分布于2个脑叶;中度:白质低密度影超过2个脑叶,伴灰、白质对比模糊;重度:广泛弥漫性白质低密度改变,灰白质界限消失.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脑梗塞少见.结论:CT扫描可显示病变范围、密度及并发症,是确诊HIE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斯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组织芯片技术的应用方式

    组织芯片(tissue chip)又称组织微阵列(tissue microarray,TMA),由Kononen等[1]于1998年首先建立并报道,是将数十至上千个小组织整齐有序地排列在一张载玻片上而形成的缩微组织切片.它具有高效或高通量特点,并有省时、省力、节约经费和试验结果可比性强的优点,能应用于HE常规染色、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基因芯片等各种技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组织芯片技术是一项新技术,其应用价值和应用范围正处于深入探索阶段.本文初步探讨了目前组织芯片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式.

    作者:常中飞;胡秀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放射介入治疗未破裂的输卵管妊娠

    目的:评价输卵管介入治疗的新方法,以及其它药物治疗的比较.方法:在X线透视下,选用球茎端导管引导3F细导管配0.45cm白金导丝,经阴道、宫颈插入输卵管,对输卵管的孕囊进行穿刺,并注入氨甲喋呤(MTX)30mg,使孕囊死亡.结果:11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治愈率91.66%.结论:介入引导孕囊内给药治疗输卵管妊娠是一种安全、经济、疗效高、术后输卵管通畅率高的微创手术,为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罗建萍;李占峰;吴伟;冯伟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婴幼儿哮喘74例疗效观察

    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儿童哮喘的首选用药,但由于婴幼儿年龄小,不能配合,不适于应用干粉吸入剂,而糖皮质激素雾化溶液需借助空气压缩泵或以氧气为动力驱动雾化吸入,由于目前唯一能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雾化溶液布地奈德混悬液价格相对较贵,限制了其应用.本文借助筒式吸舒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婴幼儿哮喘74例与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68例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精索加睾丸肉膜囊固定术治疗隐睾

    隐睾症是泌尿外科常见病,治疗分激素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绝大部分需手术处理.手术方法较多,该院自2003年~2004年采用精索加睾丸肉膜囊固定术治疗隐睾96例,睾丸固定可靠,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道;张锡超;祁德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2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急救护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起病急骤,发展迅猛,死亡率达50%以上.我院ICU 2001年4月~11月共收治21例ARDS患者,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抢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巧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亚低温疗法的临床应用

    低温疗法是应用药物和物理疗法使患者体温降低,以达到治疗目的.早在本世纪30年代,人们即已认识到低温对大脑神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并把降低温度作为减轻中枢神经功能失调的手段.亚低温治疗在50年代就已应用于临床,然而由于传统的的亚低温治疗会导致心律失常,低血压及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临床未能推广普及[1].80年代后期研究发现,轻中度(28℃~35℃)即亚低温疗法对实验性脑缺血和颅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副作用轻微,临床也取得一定疗效[2~4].

    作者:张广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小肾癌的超声和CT诊断

    随着超声、CT检查的普及和健康查体的广泛开展,小肾癌的诊断例数较前明显增多.本文总结分析了1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小肾癌的超声和CT检查资料,以提高对其认识和诊断水平.

    作者:杨建秀;于卫中;安春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新形势下医疗纠纷中护理因素分析及对策

    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对医疗机构人员的法律要求越来越高,为此笔者根据临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查找并总结了医疗纠纷中护理方面的部分潜在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今后在护理工作中有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大限度降低护理因素在医疗纠纷中的比重提供依据.

    作者:孙艳林;王蕊;王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