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静脉滤器植入术的护理体会

王爱香;王爱华;刘贞

关键词:下肢, 深静脉, 血栓, 静脉滤器, 护理
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多发于年老体弱、久卧床不起、外科骨折的病人.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和压痛,浅静脉扩张,严重者可引起下肢动脉的痉挛,导致肢体缺血甚至坏死.静脉滤器植入术可有效预防致命性肺动脉栓塞的发生.我院外科2004年1月~2005年6月收治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成功植入静脉滤器后,再进行溶栓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对30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经无创面罩辅助通气,取得良好效果.护理体会是:应用BI-PAP呼吸机前详细了解病情,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根据患者的情况选用合适的工作模式和参数,并根据脸型选择合适的无创面罩.使用BIPAP呼吸机时注意严密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面罩漏气,预防面部皮肤损伤及角膜炎,注意气道湿化及防止胃内容物返流.

    作者:夏新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26例临床观察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见的术式之一,常规开腹下全子宫切除术切断了子宫主、骶韧带,切开阴道穹隆,使盆底、阴道的生理解剖完整性受到破坏.为了克服上述弊端,我院自2004年11月~2005年4月行腹腔镜下标准鞘筋膜内Semm子宫切除术26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红云;茆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新形势下医疗纠纷中护理因素分析及对策

    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对医疗机构人员的法律要求越来越高,为此笔者根据临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查找并总结了医疗纠纷中护理方面的部分潜在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今后在护理工作中有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大限度降低护理因素在医疗纠纷中的比重提供依据.

    作者:孙艳林;王蕊;王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澳能治疗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澳能乳膏治疗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患者每日外用澳能乳膏2次,连续4周,在此期间停用任何针对本病的治疗方法或措施,然后,观察2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变,并对各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湿疹组总有效率82.14%,神经性皮炎组总有效率90.91%,2组有效率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此外,2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澳能软膏在治疗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方面是一个有效的药物.

    作者:黄建生;黄玲;黄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四乙基铅对小鼠脑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目的:了解四乙基铅对小鼠脑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研究脑细胞DNA的损伤.结果:在染毒条件下,7~28mg/m3浓度的四乙基铅均可引起小鼠脑细胞DNA的损伤,且随四乙基铅浓度的增高,DNA损伤加重,具有明确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四乙基铅能引起小鼠脑细胞DNA突变,呈剂量效应关系.

    作者:伍爱荣;李玉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破裂脑动脉瘤的早期手术治疗12例

    目的:探讨破裂脑动脉瘤实施早期夹闭手术对提高生存质量与降低致残率的影响.方法:对15例颅内动脉瘤施行早期动脉瘤夹闭术.结果:12例术后恢复良好,2例轻残,死亡1例.结论:早期手术治疗仍是破裂脑动脉瘤基本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胡成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23例临床分析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严重结果,肝硬化是临床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据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世界人群平均发病率17.1/10万,且不断上升.1995年8月~2002年7月,笔者用中药与维生素E治疗肝硬化23例,并设立以传统治疗为主的对照组23例进行观察,发现中药与维生素E治疗肝硬化有提高存活率、改善预后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明清;许小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黄连素的临床新应用

    黄连素为中药黄连、黄柏或三颗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又名小檗碱,对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金葡菌、链球菌、伤寒杆菌及阿米巴原虫有抑制作用.临床主要用于肠道感染、菌痢等.临床上又发现了其新的用途,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汝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及护理

    母亲患上抑郁症,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机率就会增加.该院对1619例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的产妇实施一系列护理措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庆红;冉令梅;吴秀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放射介入治疗未破裂的输卵管妊娠

    目的:评价输卵管介入治疗的新方法,以及其它药物治疗的比较.方法:在X线透视下,选用球茎端导管引导3F细导管配0.45cm白金导丝,经阴道、宫颈插入输卵管,对输卵管的孕囊进行穿刺,并注入氨甲喋呤(MTX)30mg,使孕囊死亡.结果:11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治愈率91.66%.结论:介入引导孕囊内给药治疗输卵管妊娠是一种安全、经济、疗效高、术后输卵管通畅率高的微创手术,为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罗建萍;李占峰;吴伟;冯伟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宫内节育器下移致阴道大出血1例

    1病例介绍王某,女,39岁,G1P1L1,因阴道突然大出血3h急诊来院.患者平日月经规律(5~6)/(28~30)d,量中等,有血块,偶有痛经.10年前在产后2年于当地计生服务站顺利放置一宫内节育器,术后无不适感,曾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多次无异常发现.但近2年常感觉阴道有针刺样疼痛,性生活时男方也有针刺样感觉,无月经改变,末次月经2004年11月12日.2004年11月22日蹲下解小便后突发阴道大量流鲜血及血块,伴头晕,四肢无力,无心慌、憋气,无腹痛、外伤及性生活史.

    作者:鞠涛;于世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及健康知识教育的效应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方法:对湛江市港务公安局200名干部,运用小组谈话、护理干预,进行健康教育辅导讲座、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及其对健康保健重要性的认同,并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前后3年的跟踪观察,质量评估.结果:健康知识教育前、后的体检结果显示,二者有着明显的差异.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健康教育,疾病得到明显的控制和下降.充分说明护理干预、健康知识教育对预防疾病、控制疾病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防治疾病的保健意识显著增强,对保健知识有着极其迫切的要求.

    作者:万丽华;梁晓红;钟永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过敏性紫癜误诊为阑尾炎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12岁,因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恶心、呕吐、发烧(38℃)2d,在乡医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给予抗炎治疗,未见好转,遂来我院就诊.查体:T39℃、P110次/min、R30次/min、Bp110/80mmHg,外周血WBC 10.8×109/L,N 0.75,尿RT(-),大便RT因无大便未做.患者神志清,急性痛苦面容,腹平坦,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胸腹透视均无异常.初步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准备急症手术治疗.术前备皮更衣时发现患者双下肢伸侧面,尤以足背、小腿、膝、踝关节处为多,有许多红色圆形丘疹,稍高于皮肤表面,压之不退色,有的融合成片状,遂追问病史,患者自述在发病前2h吃过蚂蚱,随后皮肤有轻微瘙痒,因冬天穿衣太厚未引起注意,急查大便潜血(+),考虑为食用蚂蚱引起的过敏性紫癜.经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很快好转,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

    作者:闫向东;姜许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亚低温疗法的临床应用

    低温疗法是应用药物和物理疗法使患者体温降低,以达到治疗目的.早在本世纪30年代,人们即已认识到低温对大脑神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并把降低温度作为减轻中枢神经功能失调的手段.亚低温治疗在50年代就已应用于临床,然而由于传统的的亚低温治疗会导致心律失常,低血压及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临床未能推广普及[1].80年代后期研究发现,轻中度(28℃~35℃)即亚低温疗法对实验性脑缺血和颅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副作用轻微,临床也取得一定疗效[2~4].

    作者:张广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价值

    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ng aneurysm ADA)是急腹症中危重的疾病之一,是指在内因或外力作用下动脉壁内膜破裂,主动脉管腔内血液经撕裂口进入动脉壁中形成血肿的一种危急的主动脉疾病[1].彩超以无创、快捷、准确逐渐成为检查ADA的首选方法,为临床医生急救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刘玉森;李中巧;李新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氯胺酮超时作用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7岁,体重23kg.因右胫骨中下1/3骨折钢钉内固定术后拟氯胺酮分离麻醉施钢钉取除术.术前30min肌注鲁米那钠0.05g,东莨菪碱0.2mg,入室开放左上肢静脉滴注复方林格氏液,氯胺酮100mg加生理盐水8mL,经静脉通道缓慢注入氯胺酮40mg,患儿抽泣样呼吸、肌紧张,给予面罩吸氧,头侧偏,呼吸变平稳,37次/min、肌力正常.心率136次/min,sPO298%.消毒铺巾,未加用局麻,手术5min患儿微动,追加氯胺酮5mg,麻醉平稳,遂未再追加任何药物,手术顺利,历时50min,患儿呼之能应,生命体征平稳,送返病房.

    作者:陈超;信文深;李秀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通心络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高粘滞血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高脂血症合并高粘滞血症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本组入选病例均为在查体中心进行健康查体者,男47例,女39例,连续服用通心络胶囊8周,用药前后分别检测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配对计量资料t检验.结果:男女两组患者治疗后之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及甘油三酯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下降(P<0.001),血总胆固醇显著下降(P<0.005),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脂血症并高粘滞血症患者安全有效,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于群涛;刘昌红;朱新宇;邵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氵廛)河区宫颈癌知、信、行调查

    宫颈癌是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据临床与普查资料分析,发病与早婚、早育、多育、性生活紊乱及慢性宫颈炎有关;生殖道疱疹Ⅱ型病毒(HSV-Ⅱ)及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人类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可能为宫颈癌的特异性致病因素.在致癌因素的刺激下,宫颈鳞状上皮底层细胞增生活跃,分化不良,逐渐形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可逐渐发展为原位癌、早期浸润癌和浸润癌.不典型增生为癌前期病变,可存在相当长的时间(平均约4年),可以恢复正常,也可以发展为原位癌,从不典型增生到浸润癌是一缓慢而渐进的过程,通常需8~10年,一旦形成浸润癌则生长迅速.宫颈癌早期无明显症状,逐渐有白带增多和阴道出血.白带可为粉红色或米汤样,晚期有恶臭;阴道出血开始于性交后,称其为接触性出血,绝经后出现阴道流血首先考虑宫颈癌.当症状出现三个月后就诊者已有2/3为晚期.晚期癌转移范围广、发展快,患者多于2~5年内死亡.

    作者:邹利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

    随着寄生虫病在我国人群中分布和数量的改变,以及寄生虫学课时数的减少,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必需进行相应的调整.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我们在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方面所进行的一点尝试.

    作者:李秀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重复无偿献血者进行HBsAg金标初筛是否有必要

    在无偿献血者的初筛试验中进行HBsAg的金标法快速检测,可有效地阻止HBsAg阳性的献血者参加无偿献血,降低血液的报废率,提高输血安全,减少无偿献血检测的成本,但有人对使用这种检查方法对多次重复献血的无偿献血者进行HBsAg的金标法快速检测的成本--效益是否合理提出质疑,因为随着无偿献血力度加大,将出现越来越多的重复无偿献血者,为正确评估重复无偿献血者是否要进行HBsAg的金标法快速检测,笔者对2004年8月~2005年3月的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初筛和初、复检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董长征;滕平;王秀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