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23例临床分析

陈明清;许小金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肝硬化
摘要: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严重结果,肝硬化是临床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据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世界人群平均发病率17.1/10万,且不断上升.1995年8月~2002年7月,笔者用中药与维生素E治疗肝硬化23例,并设立以传统治疗为主的对照组23例进行观察,发现中药与维生素E治疗肝硬化有提高存活率、改善预后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及护理

    母亲患上抑郁症,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机率就会增加.该院对1619例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的产妇实施一系列护理措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庆红;冉令梅;吴秀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26例临床观察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见的术式之一,常规开腹下全子宫切除术切断了子宫主、骶韧带,切开阴道穹隆,使盆底、阴道的生理解剖完整性受到破坏.为了克服上述弊端,我院自2004年11月~2005年4月行腹腔镜下标准鞘筋膜内Semm子宫切除术26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红云;茆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氵廛)河区宫颈癌知、信、行调查

    宫颈癌是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据临床与普查资料分析,发病与早婚、早育、多育、性生活紊乱及慢性宫颈炎有关;生殖道疱疹Ⅱ型病毒(HSV-Ⅱ)及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人类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可能为宫颈癌的特异性致病因素.在致癌因素的刺激下,宫颈鳞状上皮底层细胞增生活跃,分化不良,逐渐形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可逐渐发展为原位癌、早期浸润癌和浸润癌.不典型增生为癌前期病变,可存在相当长的时间(平均约4年),可以恢复正常,也可以发展为原位癌,从不典型增生到浸润癌是一缓慢而渐进的过程,通常需8~10年,一旦形成浸润癌则生长迅速.宫颈癌早期无明显症状,逐渐有白带增多和阴道出血.白带可为粉红色或米汤样,晚期有恶臭;阴道出血开始于性交后,称其为接触性出血,绝经后出现阴道流血首先考虑宫颈癌.当症状出现三个月后就诊者已有2/3为晚期.晚期癌转移范围广、发展快,患者多于2~5年内死亡.

    作者:邹利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院前急救常见医疗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

    院前急救由于紧急、病种多样、涉及面广,病人病情伤情错综复杂,症状严重,发展迅速,意外情况发生多,产生医疗纠纷甚至医疗事故的可能性较大.医务人员如何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更好地体现知法、用法、并依法办事,以保护病人和自身的利益,已成为医护人员共同面对的问题.现将我院自成立120急救中心以来对院前急救容易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与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黄爱珍;黄永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重复无偿献血者进行HBsAg金标初筛是否有必要

    在无偿献血者的初筛试验中进行HBsAg的金标法快速检测,可有效地阻止HBsAg阳性的献血者参加无偿献血,降低血液的报废率,提高输血安全,减少无偿献血检测的成本,但有人对使用这种检查方法对多次重复献血的无偿献血者进行HBsAg的金标法快速检测的成本--效益是否合理提出质疑,因为随着无偿献血力度加大,将出现越来越多的重复无偿献血者,为正确评估重复无偿献血者是否要进行HBsAg的金标法快速检测,笔者对2004年8月~2005年3月的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初筛和初、复检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董长征;滕平;王秀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探讨

    计划免疫就是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终达到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流入我市城乡结合的流动人口与日俱增.这些外来打工者,文化素质较差、生活较贫困、居住点变更频繁,街道居委会对其暂住管理颇感棘手,其携带的流动儿童常常不能得到及时的免疫接种,从而影响了计划免疫工作的正常开展,成为当前计划免疫工作中为突出的一大难点.为确保流动儿童享受免疫保健权利,消除此类对象的免疫空白,降低其成为潜在传染病威胁的隐患,接种门诊应做好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与管理工作.现将工作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碧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盐酸氯普鲁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

    盐酸氯普鲁卡因是一种短效局部麻醉药,笔者选用国产盐酸氯普鲁卡因针剂,观察其硬膜外麻醉后效果.

    作者:陈丽荣;吴晓丽;鹿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熏洗疗法治疗局部冻伤98例临床观察

    冻伤是在一定条件下由于寒冷作用人体,引起局部乃至全身的损伤.一般以局部冻伤为常见,临床上通常所说的冻伤,即指此类损伤.局部性损伤多发生于身体暴露部位,如脚、手、耳和颜面部.临床上常规治疗是脱离寒冷环境,尽快复温,涂抹冻疮膏,口服活血化瘀药物,一般疗程较长,效果一般.笔者运用熏洗疗法治疗此病98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尤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及健康知识教育的效应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方法:对湛江市港务公安局200名干部,运用小组谈话、护理干预,进行健康教育辅导讲座、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及其对健康保健重要性的认同,并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前后3年的跟踪观察,质量评估.结果:健康知识教育前、后的体检结果显示,二者有着明显的差异.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健康教育,疾病得到明显的控制和下降.充分说明护理干预、健康知识教育对预防疾病、控制疾病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防治疾病的保健意识显著增强,对保健知识有着极其迫切的要求.

    作者:万丽华;梁晓红;钟永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附66例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简称HIE)的CT诊断.方法:对采用CT进行检查的66例HI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IE的CT表现分Ⅲ度(轻、中、重),轻度:脑白质低密度影分布于2个脑叶;中度:白质低密度影超过2个脑叶,伴灰、白质对比模糊;重度:广泛弥漫性白质低密度改变,灰白质界限消失.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脑梗塞少见.结论:CT扫描可显示病变范围、密度及并发症,是确诊HIE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斯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平行柱状根管桩修复牙冠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应用平行柱状根管桩修复牙冠缺损,观察临床疗效,并与传统根管桩技术进行比较.方法:自2000年8月~2005年8月,选取门诊129名前牙冠缺损患者,共184颗患牙,分别采用平行柱状根管桩、铸造锥形根管桩、锥形螺纹桩进行修复治疗.结果:经5年临床应用与追踪观察,平行柱状根管桩的修复效果(成功率97.75%)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结论:在残根、残冠的保留治疗中,应用平行柱状根管桩修复牙冠缺损,可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作者:李玉民;殷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脑鸣1例治验

    1病例报道王××,女,28岁,2003年3月2日初诊.患者于3个月前,因育婴月内病天,又受惊吓,遂感头脑嗡嗡作响,阵轻阵重,以前额及颞部重,伴头晕,胸闷,痰多,腰酸痛失眠,多梦,易惊,恶心,纳差等证.在胶州市某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经作颅脑CT及脑电地形图及TCD等检查,皆无异常发现,测血压115/75mmHg,经五官科检查,亦无异常.

    作者:贤清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东凌克栓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东凌克栓酶(DF-521)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A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设立对照组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h内的ACI患者6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DF-521 10U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3d,同时给予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10d,对照组给予红花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0d,大剂量VitC 4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0d,阿斯匹林100mg口服,每日1次,VitE 0.1g口服,每日1次,根据脑卒中病人临床疗效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并监测治疗前后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FDP)、血小板、血细胞比容、出血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结果:4周后治疗组基本治愈率(34.4%)及显著进步率(43.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基本治愈率(15.1%)及显著进步率(18.2%),治疗后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FDP)较前明显下降,而血小板、血细胞比容、出凝血时间及肾功能无明显改变;并且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东凌克栓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善广;刘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小肾癌的超声和CT诊断

    随着超声、CT检查的普及和健康查体的广泛开展,小肾癌的诊断例数较前明显增多.本文总结分析了1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小肾癌的超声和CT检查资料,以提高对其认识和诊断水平.

    作者:杨建秀;于卫中;安春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家兔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的实验改进

    目的:对家兔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的实验进行改进.方法:使用RM6240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将刺激输出电极插入家兔前爪腕部,在家兔颅骨钻孔,将通道输入电极连于钻头,电刺激并观察电位变化.结果:在家兔大脑皮层记录到诱发电位,出现主反应、次反应和后发放.结论:改进后的钻孔术,不易损伤大脑皮层,也不需暴露外周神经,操作简单,成功率高.

    作者:李玉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精索加睾丸肉膜囊固定术治疗隐睾

    隐睾症是泌尿外科常见病,治疗分激素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绝大部分需手术处理.手术方法较多,该院自2003年~2004年采用精索加睾丸肉膜囊固定术治疗隐睾96例,睾丸固定可靠,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道;张锡超;祁德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浅议我国中药质量标准的进展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国中药质量标准的设置,多年来一直依照和沿袭化学药物的质量控制模式,但随着中药事业的发展和中药现代化的进程,中药质量标准与整体的中医理论观念不相符,其局限性和缺陷逐渐显现.如何建立既符合我国中医药特色、又能让国际社会认可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是我国实现中药现代化、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所在.本文以<中国药典>为主要依据,见证我国中药质量标准的进展.

    作者:李亚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实验课探讨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第4版教材将原独立开设的<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两门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程,目前尚无与之配套的实验指导.我们教研室根据药学系的课程设置情况和专业培养方向,学习兄弟院校的实验开设经验,编写了<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实验讲义.旨在与同行共同学习,交流和提高.

    作者:邓雪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药物结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运动功能15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药物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5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治疗组病人同时接受康复训练,用NFI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用FMA评定运动功能;用MBI评定ADL.结果:治疗组病人经康复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明显,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及早、正确实行康复训练,对神经功能、运动功能、ADL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马春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23例临床分析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严重结果,肝硬化是临床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据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世界人群平均发病率17.1/10万,且不断上升.1995年8月~2002年7月,笔者用中药与维生素E治疗肝硬化23例,并设立以传统治疗为主的对照组23例进行观察,发现中药与维生素E治疗肝硬化有提高存活率、改善预后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明清;许小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