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纳洛酮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疗效观察

黄永锋;廖茜;黄爱珍

关键词:纳洛酮, 一氧化碳, 中毒
摘要:纳洛酮是内源性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1],具有兴奋呼吸和催醒作用.该院自2000年1月~2006年1月用纳洛酮抢救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高血压患者现状调查及对策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治疗与健康教育现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以问卷形式对16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一般情况、疾病认知情况及服药治疗状况展开调查并进行综合评估.结果与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缺乏相关知识及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危害性及治疗的长期性认识不足,服药治疗率及控制率低.

    作者:阮春香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嗜血杆菌的分离及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婴幼儿外阴阴道炎中嗜血杆菌的检出状况与耐药情况及临床观察.方法:取婴幼儿外阴阴道炎患儿生殖道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在261份婴幼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125株,其中副流感嗜血杆菌39株,流感嗜血杆菌14株.体外药物敏结果显示:副流感嗜血杆菌及流感嗜血杆菌均对复方磺胺甲恶唑耐药性高,分别为23.1%、28.6%;四环素次之,为8.3%、14.3%;氨苄西林为7.7%、7.1%;而对复方阿莫西林、利福平、氧氟沙星、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均高度敏感.结论:嗜血杆菌是婴幼儿外阴阴道炎的重要病原菌,建议生殖道分泌物标本作细菌培养时除普通血琼脂平板和淋球菌选择性培养基外应同时接种嗜血杆菌选择性培养基,抗生素治疗辅以局部外洗疗效较好.

    作者:董华丽;郭远瑜;张群威;吕晓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3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案的费用-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3组治疗方案对原发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费用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对3组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A组为强骨胶囊+钙剂+Vit.A D胶丸, B组为仙灵骨葆胶囊+Vit.A D胶丸+钙剂,C组为骨疏康颗粒+Vit.A D胶丸+钙剂.结果:3组方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均有较好的疗效,其中A组疗效高于B组和C组,但费用较高;B组费用较低,疗效与A组相近.结论:仙灵骨葆胶囊+Vit.A D胶丸+钙剂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佳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费炳红;夏磊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SARS前后上感发热病人静脉应用抗菌药物比较

    SARS虽然已被成功遏制,但其对医疗卫生系统的冲击和影响却旷日持久,一些持续后效应仍然影响着日常医疗的护理行为.笔者对2001年7月~2002年12月以及2003年7月~2004年12月SARS前后该院上感发热病人静脉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幼女小阴唇粘连45例诊治体会

    目的:评价手法分离术加药物治疗幼女小阴唇粘连的效果.方法:对45例门诊诊断为小阴唇粘连的幼女行手法分离术加药物治疗.结果:手法分离术加药物治疗成功地一次性分离了小阴唇粘连,追踪观察6个月,无复发.结论:手法分离术加药物治疗是快速、简便而安全的治疗小阴唇粘连的治疗方法,且能有效预防复发.

    作者:赵桃利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肾病综合征病人的护理体会

    肾病综合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的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白蛋白自尿中丢失并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征候群,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的水肿为特征.此病可因感染、劳累、不合理停药引起病情加重或复发,病程迁延,治疗困难.该院于2000年以来对15例肾病综合征的患儿及其家长进行了健康及心理指导,使其配合治疗,收到了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建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防治与护理

    该院自1995~2004年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例,其中发生脑脊液漏15例.本文就其方法及护理分析如下.

    作者:刘淑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内科门诊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的影响.方法:对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在我院内科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医护参与的健康教育模式,并对患者采取集中或个体健康教育的干预.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行为明显提高.结论:建立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高血压病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有效控制高血压,从而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慧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4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45例,与传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40例作对照.结果:该术式手术操作简便、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对术后性生活影响小.结论: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经腹子宫切除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祝甫芳;龚德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策略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疾病.常见的病因有寒冷、感染、窒息、早产,其护理策略对于新生儿硬肿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我科2002~2004年收治的43例新生儿硬肿症病例的护理策略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提出了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的健康指导.

    作者:饶炳秀;修光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B超观察及治疗

    药物流产是一种非手术的人工流产,它虽然能缓解妇女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和痛苦,但它存在流产后出血时间长和潜在大出血的危险.笔者对近2年来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患者188人次进行了观察随访.

    作者:尹爱淑;宋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旨在提高胆囊早期癌的检出率.方法:将34例B型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34例胆囊小隆起性病变中胆固醇息肉18例,大径均<1cm,其中14例(14/18)为多发,基底窄;腺肌瘤样增生7例,壁厚;腺瘤5例,大径均>1cm;早期胆囊癌3例,大径在1.1~1.7cm之间,均为腺瘤恶变.另1例肉芽肿性胆囊炎误为胆囊癌.结论: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性质与大小有关.可较大单发息肉及局限性腺肌瘤样增生,仅依椐声像图与胆囊真性肿瘤(腺瘤、早期癌)鉴别较困难,应积极超声随访或手术.节段型腺肌瘤样增生胆囊底部壁增厚,壁内可见小囊状结构,粘膜面平整,为区别胆囊癌与慢性胆囊炎的重要依据.

    作者:常君华;李德明;林春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脑外伤后精神障碍8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2年间该科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病人,根据入院时受伤部位、损伤程度、精神障碍类型、CT检查等情况加以分析.结果:80例中除2例因严重精神障碍转入精神病医院外,其余均治愈出院.61例随访6个月~2年未见复发.结论:颅脑损伤,尤其是额、颞叶损伤是产生精神障碍的直接病因,且与脑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应加强综合性治疗,大多数病人可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是旌;王寿海;周继业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

    自2001年以来该院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2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刚;周晓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血胆汁酸的变化

    对40例标准肝功能指标正常的新生儿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病理性黄疸(TBA)检测,结果显示: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TBA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表明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病理性黄疸中存在胆汁淤积,因此在治疗黄疸的同时适当用些加快胆汁排泄,减少胆汁瘀积,保护肝功能的药物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锦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正颌外科手术的护理

    该院自1995年开展正颌外科手术至今,先后对67位患者进行了正颌手术,术后病人满意率达98%.为了让更多的护理人员了解,让更多的患者接受,本文从以下2个方面对该手术进行介绍.

    作者:吴娟;方秀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我院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种类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对从本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860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耐药性分析,以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常规法作细菌培养及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按NCCLS2002标准判断.结果:860株革兰阴性杆中肠杆菌科占69.9%,以大肠埃希菌(26.9%),肺炎克雷伯菌(18.7%),肠杆菌属(11.2%)为主;非发酵菌占30.1%,以铜绿假单孢菌为主.呼吸道标本分离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23.4%)、铜绿假单孢菌(21.1%)、肠杆菌属(13.3%)、大肠埃希菌(10.6%);泌尿生殖道标本主要菌为大肠埃希菌(68.9%).肠杆菌科细菌对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已明显耐药,第三代头孢菌素作用强的是头孢他定;对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作用强的是环丙沙星,其次是亚胺培南;亚胺培南是所测试的11种抗菌药物中对肠杆菌科细菌作用强的抗菌药物.结论: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已非常普遍,及时掌握其耐药性的变迁,控制滥用抗菌药物是当务之急.

    作者:郭阶明;李勰麟;付玉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谈法制时代的病案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病案的作用越来越大、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它不仅具有病案资料的作用,还是医疗付款、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病案作为重要的法律依据,其应用范围不再局限于医、教、研,在公、检、法、保险等社会部门也发挥着广泛积极的作用.法制时代的病案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病案载体的医疗信息,其管理已逐渐发展成为集临床医学、术语学、疾病分类学、医疗质量控制学、医院管理学、预防学、统计学、计算机信息工程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病案管理已由原来主要的院内服务不断向社会扩展.作为医院如何做好法制时代的病案管理呢?

    作者:阳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盐酸克林霉素致过敏性休克2例

    1 病例介绍例1患者,男性,53岁,以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2d来院,诊断为胆囊炎.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当时体温38.2℃,(BP130/80mmHg),双肺呼吸者正常,心率88次/min,右上腹有压痛.血常规:白细胞14.9×109/L,中性粒细胞86%,淋巴细胞14%,给以0.9%氯化钠注射液加克林霉素0.9g静点,30滴/min,当静脉注射液体100mL时,自诉,胸闷,即刻面色苍白,大汗,人事不知,立即停用静点盐酸克林霉素,静推地塞米松10mg,不见好转,立即静推肾上腺素0.5mg,3次,吸氧,10min后病人苏醒,症状好转,问其经过全然不知.

    作者:郭秀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胃肠道克隆氏病的临床影像诊断(附20例分析)

    克隆氏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炎症,好发于回肠末段,其次为空肠及右侧结肠,少数病例见于十二指肠、胃和食管.主要病变为肠管单发或多发性节段性肉芽肿病变,导致纤维化和肠腔狭窄[1].笔者收集20例胃肠道克隆氏病,结合文献分析,以进一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于忠东;张凯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