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优化的研究

吴春英;朱立华;杨岩涛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 市场营销专业, 课程体系, 改革, 优化
摘要:随着医药营销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应强调中医药特色,以培养既懂得医药知识,又具有丰富营销理论和技能的复合型医药营销人才为目标,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优化.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TBL模式的情景模拟案例在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于TBL模式的情景模拟案例式教学在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9名本科学生分成8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搜集病案,编写脚本及情景模拟演示.通过问卷调查,检测教学效果.结果 将TBL教学法、情景模拟法和案例式教学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运用到中医诊断双语教学实践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查阅资料、自学、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极大地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及四诊操作和辨证思维能力.结论 基于TBL模式的情景模拟案例式教学是适合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

    作者:吴秀艳;王天芳;薛晓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张圣德主任中医师治疗中风病经验介绍

    张圣德主任医师基于四十余年内科临床经验,在中风病治疗中从深浅论病机,精辩证抓虚实,从四诊中找致病先兆,于养生重病因预防,临床活用寓含整体辩证观的成方古方,是其临证治验之捷径.

    作者:吉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苏黄止咳汤治疗气道高反应性咳嗽20例

    目的 观察应用疏风止咳汤加减治疗气道高反应性咳嗽的疗效.方法 将40例气道高反应性咳嗽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雾化吸入,治疗组采用苏黄止咳汤加减内服,1周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显著性(P<0 05).结论 苏黄止咳汤可以更好的减轻气道高反应性咳嗽的症状,提高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

    作者:吴步越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

    目的 观察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牵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87.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中医推拿联合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祝维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哑门穴层次解剖结构与安全针刺的意义

    哑门穴是临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常用的重要穴位,因其周围结构复杂,针刺时如果过深或者方向不当,极易造成损伤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文章通过分析哑门穴的位置及层次解剖结构,讨论安全进针深度及进针方向,供临床参考.

    作者:李宁;高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对《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元气”概念内涵的解析

    元气是中医历代医家所重视的一个的概念,鉴于现行各类《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对元气概念阐述的不够清晰和严谨,本文对元气的概念和元气的培补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期望通过对元气概念的梳理与剖析,充实和丰富中医有关气的理论,加强基础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性,并对今后教材有关此方面的编写有所裨益.

    作者:吴丽丽;严灿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西医干预治疗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围手术期106例

    目的 总结腹膜透析置管围手术期中西医干预治疗措施,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累计8年106例腹膜透析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总结围手术期中西医干预治疗经验.结论 重视腹膜透析患者置管手术围手术期的中西医干预治疗,预防并发症,保证腹透顺利.

    作者:孔令新;王艳云;田朝阳;杨东明;张军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医外科学皮肤及性传播疾病章节教学的体会

    中医皮肤及性传播疾病是中医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方法的探索,中医皮肤病学教学内容安排,如何保持课程的中医特色等方面进行了思考,进一步提高中医皮肤病学及中医外科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孙颖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PBL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PBL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妇科实习的五年制及七年制学生按进入妇科实习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每月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及书面病例分析考试,同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试验组临床技能考核和病例分析考试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表明,PBL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展其思维分析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培养,但对于目前PBL教学教案的设计及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能力方面仍有待改进,同时PBL教学在中医教学中开展模式仍有待探索.结论 PBL教学模式对妇科临床教学有一定优势,但中西医结合模式仍有待继续探索改进.

    作者:黎小斌;孙巧璋;刘铭山;叶润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苦参碱与伊立替康治疗进展期食管癌60例

    目的 观察伊立替康联合苦参碱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0例进展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伊立替康、顺铂联合苦参碱治疗组,伊立替康、顺铂化疗方案两组.21天作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周期后进行评价疗效,观察两种方案在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上有无差异.结果 治疗组RR为56.7%(17/30),DCR为80.0%(24/30);对照组RR为36.7%(11/30),DCR为63.3%(19/30).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RR)比较(x2=2.4107,P-0.1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疾病控制率(DCR)比较(x2-2.052,P-0.152),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腹泻、骨髓抑制和肝肾毒性,两组比较除消化道反应及腹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伊立替康、顺铂联合苦参碱治疗进展期食管癌和采用伊立替康、顺铂治疗相比,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减轻,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赵四敏;王萍;王宁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汤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开展比较与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的改善,组间比较下,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 05).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共32例,总有效率为71 1%;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共40例,总有效率为88.9%,观察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中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具有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娇;邓利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1年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测量血压.结果 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服药的规律性及合理性、饮食的合理度、运动调养、血压的自测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血压也有了显著的降低,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控制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李江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药冰疗痛风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0例

    观察自制中药冰疗痛风膏治疗痛风性性关节炎疗效.方法 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美洛西康15mg,日1次,碳酸氢钠1.0,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制中药冰疗痛风膏.结果 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4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结论 中药冰疗痛风膏能及时有效缓解疼痛.

    作者:何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及护理30例

    目的 观察甲钴胺制剂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及护理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方法 观察组采用甲钴胺制剂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制剂臀部肌肉注射治疗,治疗期间患者血糖均稳定.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63.3%,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足三里穴位注射使药液对穴位有长时间的渗透刺激作用,发挥药物的缓释治疗作用,达到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组治疗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

    作者:郑春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狂犬病预防流行病特征及处理对策

    目的 通过对狂犬病暴露后的人群调查和研究,得出狂犬病预防的对策.方法 对408例狂犬病暴露后人群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 年龄分布多集中在10~50岁,占58.59%;职业分布以学生和农民居多,占56.36%;时间分布多集中在春季和夏季,夏季多,高达39.95%.结论 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对策是加强以犬的管理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做到狂犬病暴露后规范处置,并可实施暴露前的狂犬疫苗免疫接种.

    作者:柴钦斌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岐黄国医班生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为培养中医高端人才,我们进行了生理学教学的改革.在不增加生理学时总数的前提下,通过自主学习和课堂讲授相结合的办法,压缩理论课时,从而增加实践课时.将实践课分为基本技能训练、基础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三部分,加强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培养,探索中医高端特色人才的培养模式.

    作者:郭健;赵淑英;程薇;张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

    本文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有关中医护理学内容作一阐述,主要有以下5方面内容:充分体现“医护一体”思想、辨证施护、精于用药护理、重视饮食护理、重视预防护理.

    作者:胡春媚;张元兵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目前慢性乙肝患者肝脏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重要的病理特征,也是慢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中间环节.因此,寻找有效的抗肝纤维化药物和治疗方法以阻断和逆转肝纤维化是目前慢性乙肝治疗中的热点问题.笔者自拟祛瘀健脾化纤汤配合口服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宏辉;冯春古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石斛多糖提取加工新技术的应用现状

    石斛是中国传统的养生品之一,应用历史悠久,其众多的食用药用价值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民间常取新鲜石斛捣汁、泡茶饮用或直接加到食材中烹制后食用.石斛多糖具有调节免疫力、抗氧化、抗肿瘤及降低血糖等生物活性,还可用于抑制脂类氧化和稳定酸性饮料中的蛋白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石斛多糖的提取加工新技术,旨在为石斛多糖的深入研究及其在医药和食品工业化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王洪云;李铭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自拟芪术健脾消疡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36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408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36例和对照组172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大便常规检查、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84%,对照组总有效率60%,中西医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好,且复发率低.

    作者:欧阳春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