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英
目的 探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哮喘缓解期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法治疗,1年内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将哮喘缓解期的主证进行量化评分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治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法是防治儿童哮喘缓解期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永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元气是中医历代医家所重视的一个的概念,鉴于现行各类《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对元气概念阐述的不够清晰和严谨,本文对元气的概念和元气的培补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期望通过对元气概念的梳理与剖析,充实和丰富中医有关气的理论,加强基础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性,并对今后教材有关此方面的编写有所裨益.
作者:吴丽丽;严灿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应用疏风止咳汤加减治疗气道高反应性咳嗽的疗效.方法 将40例气道高反应性咳嗽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雾化吸入,治疗组采用苏黄止咳汤加减内服,1周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显著性(P<0 05).结论 苏黄止咳汤可以更好的减轻气道高反应性咳嗽的症状,提高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
作者:吴步越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上常见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全年的500例以急腹症入院的患者,回顾并分析其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500例患者有3例抢救无效死亡,491例预后艮好,6例重症观察.结论 该病病因复杂,易误诊,诊断后及时治疗效果明显.因此正确及时的诊断、合理有效的治疗,可以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作者:陈作军;马云;孙桂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固冲止血汤加减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48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固冲止血汤加减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固冲止血汤加减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永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本文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有关中医护理学内容作一阐述,主要有以下5方面内容:充分体现“医护一体”思想、辨证施护、精于用药护理、重视饮食护理、重视预防护理.
作者:胡春媚;张元兵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理筋渗透法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500例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0例.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给予理筋渗透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Kofoed踝关节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160例、好转70例、无效20例,成功率为92%;对照组治疗有效60例、好转120例、无效70例,成功率为7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3、5、10天,观察组Kofoed踝关节评分都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在临床应用,理筋渗透法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成功率更高,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谢玉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甲钴胺制剂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及护理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方法 观察组采用甲钴胺制剂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制剂臀部肌肉注射治疗,治疗期间患者血糖均稳定.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63.3%,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足三里穴位注射使药液对穴位有长时间的渗透刺激作用,发挥药物的缓释治疗作用,达到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组治疗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
作者:郑春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考察舒筋外洗颗粒的稳定性,探讨舒筋外洗颗粒的贮存条件,为颗粒剂的内包装材料选择提供依据,确保医院制剂质量稳定.方法 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考察项目包括性状、鉴别、粒度、水分、溶化性,装量差异,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 样品经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各考察项目均符合规定.结论 舒筋外洗颗粒在现有包装下可于常温条件下密封贮存,有效期12个月内稳定性良好.
作者:张建环;黄晓冰;陈诗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调查我院2013年神经内科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为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调取2013年神经内科全部住院病历,对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的用药品种、用法用量、疗程、辨证施治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结果 共使用中药注射剂14品种,销售比例占全院该类药品销售总额的22.8%存在问题为溶媒选用不合理、给药次数未达说明书要求、未请中医科会诊按照药性依据中医辨证理论给药等情况.结论 存在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情况,应该遵循药品说明书用药,依据中医理论辨证施治.
作者:张勇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本文通过简析现行“十二五”规划教材《内经选读》、《内经讲义》有关诊法部分的内容,阐述了《内经》课程当中诊法内容的重要意义,同时从总结诊法的原理,总领《中医诊断学》之纲要;梳理脉法的源流,联系《中医诊断学》之发展;强调医德的重要,弥补《中医诊断学》之不足三个方面举例说明了如何在《内经》诊法教学当中衔接《中医诊断学》课程的相关内容,为《内经》诊法内容的教学提供了借鉴.
作者:陈子杰;张银柱;翟双庆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奥曲肽和中药联合对轻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医学观察选取100例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诊的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对症治疗以及奥曲肽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接受奥曲肽联合中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观察对象血白细胞、脂肪酶、血淀粉酶等观察指标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 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接受奥曲肽联合中药治疗,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和观察指标的改善,且疗效确切,因而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黄慧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禤国维教授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首席教授,广东省名中医,禤教授从事皮肤科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虽年逾七旬,依然每天工作在临床一线诊治病人,无论长幼贫富,体贴关心,细致入微.我作为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训班学员,有幸拜禤国维教授为指导老师,跟师学习,获益非浅,兹介绍禤国维教授对蛇串疮的辨证论治诊疗经验.
作者:丁建国;禤国维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中药合剂干粉治疗难愈性Ⅲ期与Ⅳ期褥疮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 将80例难愈性Ⅲ期与Ⅳ期褥疮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褥疮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应用呋喃西林粉外用治疗护理,治疗组的褥疮护理除常规的基础上局部给予中药合剂干粉面外用治疗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创面肉芽生长状况、创面疼痛缓解情况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止痛及治愈时间比较有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1).结论 中药合剂干粉直接作用于疮面,局部起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收湿敛疮生肌的作用,在治疗难愈性Ⅲ期与Ⅳ期褥疮时疗效较好,且无皮肤损害及人体不良反应发生,具有操作简便、患者无痛苦、易于接受及无不良反应等优点.
作者:洪潆;高美秀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在优质护理服务管理中的应用,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 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护理部根据“优质护理绩效考核评分标准与激励机制”,每月组织对优质护理服务病区进行考核评分,并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未使用该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时的考核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优质护理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实施后,生活护理落实率、病人满意度较前显著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体现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有效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质量及病人的满意度,保证了护理安全,值得在优质护理服务管理中推广.
作者:桂小琪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408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36例和对照组172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大便常规检查、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84%,对照组总有效率60%,中西医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好,且复发率低.
作者:欧阳春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参芪固冲方对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123例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分成研究组63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都按西医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同时服用参芪固冲方.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都无不良反应发生,但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参芪固冲方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清肠汤结合中药灌肠对湿热内蕴证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将64例湿热内蕴证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2例.观察组予清肠汤结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ESR和血清CRP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ESR水平和血清CRP水平均下降(P<0.05,P<0 01),组间比较,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清肠汤结合中药灌肠能够抑制炎症反应,修复肠黏膜损伤,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溃疡愈合.
作者:伍群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Ⅰ级治未病的中药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Ⅰ级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一般治疗的前提下运用治未病的中药干预,对照组仅进行一般治疗.一个疗程后,检测两组的血压.结果 疗程结束后,实验组的血压比对照组明显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治未病的中药干预对高血压Ⅰ级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谢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讨论“治未病”理论在脑卒中疾病的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将临床发现的有脑卒中先兆的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用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指导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预防脑卒中发生知识的掌握程度,随访1年半内疾病的发生几率.结果 观察组知识的掌握程度高,疾病的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未病”理论可以指导有脑卒中危象的患者提高警惕,改变正确的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发生进行早期预防.
作者:陈银燕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