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理筋渗透法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250例

谢玉超

关键词:理筋渗透法, 踝关节, 外侧副韧带损伤
摘要:目的 观察理筋渗透法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500例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0例.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给予理筋渗透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Kofoed踝关节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160例、好转70例、无效20例,成功率为92%;对照组治疗有效60例、好转120例、无效70例,成功率为7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3、5、10天,观察组Kofoed踝关节评分都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在临床应用,理筋渗透法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成功率更高,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具有推广价值.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干预治疗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围手术期106例

    目的 总结腹膜透析置管围手术期中西医干预治疗措施,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累计8年106例腹膜透析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总结围手术期中西医干预治疗经验.结论 重视腹膜透析患者置管手术围手术期的中西医干预治疗,预防并发症,保证腹透顺利.

    作者:孔令新;王艳云;田朝阳;杨东明;张军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

    目的 观察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牵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87.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中医推拿联合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祝维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针刺足三里加口服良附丸治疗寒邪客胃型胃痛62例

    目的 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寒邪客胃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部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接诊的寒邪客胃型胃痛患者1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给予针刺足三里加口服良附丸治疗;对照组62例,仅给予口服良附丸治疗.结果 经针刺足三里加良附丸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6 8%,对照组有效率80.6%.经卡方检验,P<0.05,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足三里加口服良附丸,针药并举,内外兼治,提高疗效.

    作者:袁寿荣;李洪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86例

    目的 探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哮喘缓解期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法治疗,1年内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将哮喘缓解期的主证进行量化评分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治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法是防治儿童哮喘缓解期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永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2013年我院神经内科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我院2013年神经内科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为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调取2013年神经内科全部住院病历,对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的用药品种、用法用量、疗程、辨证施治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结果 共使用中药注射剂14品种,销售比例占全院该类药品销售总额的22.8%存在问题为溶媒选用不合理、给药次数未达说明书要求、未请中医科会诊按照药性依据中医辨证理论给药等情况.结论 存在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情况,应该遵循药品说明书用药,依据中医理论辨证施治.

    作者:张勇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复方莪术油栓辅助宫颈电切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84例

    目的 探讨复方莪术油栓辅助宫颈电切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应用复方莪术油栓辅助宫颈电切术治疗的重度宫颈糜烂患者84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一时间我院仅行宫颈电切术治疗的重度宫颈糜烂患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 05),但是观察组治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复方莪术油栓辅助宫颈电切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

    作者:匡莲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耳聋耳鸣辨证施护

    目的 探讨针对各类耳聋耳鸣患者的不同病症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与方法.方法 对2013年收治的215例耳聋耳鸣患者,经辨证分型后,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辨证施护.结果 215例中46例治愈,147例好转,无效22例,总有效率达90.0%.结论 通过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能更好地提高耳聋耳鸣患者的疗效.

    作者:孔秀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丹栀逍遥散临床应用进展

    丹栀逍遥散具有疏肝健脾、清热养血的作用,主证病机为肝郁脾虚、化火生热,临床只要出现上述病机,便可本着中医“治病求本,异病同治”的基本思想,将丹栀逍遥散用于临床各科病证.

    作者:倪雪娇;金桂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推拿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24例

    目的 观察推拿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 KOA患者48例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2组均给予推拿治疗,治疗组同时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疼痛、功能障碍、压痛、肿胀情况均明显改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治疗组疼痛、功能障碍、压痛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推拿结合功能锻炼治疗KOA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一推拿治疗.

    作者:朱建忠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不同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医学教育已经从被动的、说教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方法转变到主动的、临床为基础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即从教到学的重大转变.一些新式教学方式的出现,时间限制,尸体稀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医学专业需求的改变,促使解剖学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发生重大变化.

    作者:邓同兴;陈彦锋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张圣德主任中医师治疗中风病经验介绍

    张圣德主任医师基于四十余年内科临床经验,在中风病治疗中从深浅论病机,精辩证抓虚实,从四诊中找致病先兆,于养生重病因预防,临床活用寓含整体辩证观的成方古方,是其临证治验之捷径.

    作者:吉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火针加火罐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浅述

    目的 观察火针加火罐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大量的研究成果和实践证明,传统中医火针疗法加火罐疗法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可减轻患者关节病灶区不适,改善关节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张巍巍;孙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哑门穴层次解剖结构与安全针刺的意义

    哑门穴是临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常用的重要穴位,因其周围结构复杂,针刺时如果过深或者方向不当,极易造成损伤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文章通过分析哑门穴的位置及层次解剖结构,讨论安全进针深度及进针方向,供临床参考.

    作者:李宁;高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医药教育中应用PBL教学法的几点体会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在目前的医学教育中广受欢迎.因为它既适应了现代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又符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要求.然而,由于PBL教学法从诞生以来历经变化和发展,演变为涵义更为广泛的教学法,以至于实施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成为比较难以实施的一种方法.根据我们的理解和实施研究,有关PBL在中医院校的应用,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就正于同道.

    作者:张心月;姜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奥曲肽联合大承气汤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50例

    目的 探讨奥曲肽和中药联合对轻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医学观察选取100例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诊的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对症治疗以及奥曲肽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接受奥曲肽联合中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观察对象血白细胞、脂肪酶、血淀粉酶等观察指标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 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接受奥曲肽联合中药治疗,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和观察指标的改善,且疗效确切,因而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黄慧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温阳化饮和健脾利湿法治疗颈心综合征

    目的 探讨温阳化饮、健脾利湿法治疗颈心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治疗组以温阳化饮、健脾利湿法治疗与对照组进行疗效比对;结果 温阳化饮、健脾利湿法治疗颈心综合征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疗效明显,此疗法治疗本病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作者:熊和平;邹卫兵;王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汤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开展比较与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的改善,组间比较下,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 05).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共32例,总有效率为71 1%;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共40例,总有效率为88.9%,观察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中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具有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娇;邓利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医学生本硕协同培养的实施方案和效果分析

    本文就导师制教学模式的相关背景、医学生“小导师制”本硕协同培养方案、影响本硕协同培养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医学生“小导师制”协同培养的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通过提高医学生的专业水平、加强监管等措施有效地促进本硕协同培养的效果,以期对以后的医学教育提供研究基础和依据.

    作者:张志敏;任培华;范萍;谢文娟;武志娟;张大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针刺奇穴在留针针面上施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30例

    目的 观察针刺奇穴在留针针面上施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配合中药内服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组采用针刺奇穴在留针针面上施隔姜灸,每穴灸5壮,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3~5个疗程.结果 对照组治愈率66.67%,总显效率86.67%,治疗组治愈率86.67%,总显效率100%.结论 针刺奇穴在留针针面上施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较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苏宁;陆湖清;邹永英;唐秋玲;陈燕;唐锋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固冲止血汤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8例

    目的 观察固冲止血汤加减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48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固冲止血汤加减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固冲止血汤加减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永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