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雪娇;金桂兰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发病率日益增高,至今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从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验方等方面对近年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进行研究的方向.
作者:赵婷;刘维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同时国内外学者也认识到,本病症是由于幽门螺杆菌(以下简称HP)感染所导致.HP感染属中医“胃脘痛”、 “纳呆”、 “痞满”、“吞酸”、 “嘈杂”等病症范畴.中医药对HP感染均有治疗作用,中医药治疗本病,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既有抑制和杀灭HP的药物,又能通过整体调节而发挥作用,克服了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耐药菌株的产生,具有一定的优越性.[1]
作者:郭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参芪固冲方对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123例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分成研究组63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都按西医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同时服用参芪固冲方.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都无不良反应发生,但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参芪固冲方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开展问卷调查,分析有哪些主要因素影响学生党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方法 在综合文献和对党支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影响党支部建设的28个因素,运用SPSS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主因子及其重要程度.结果 党支部作用发挥影响因素按照重要性依次为:教育培养、活动方式、制度建设、组织机制.
作者:张娟;郝宏伟;宋君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骨刺消痛胶囊中欧前胡素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Thermo C18 (4.6×250mm,5m),流动相:甲醇-水(54:46),流速:0.8ml· 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00nm[1].结果 欧前胡素在0.07595 μg~0.4557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RSD为0 2%(n=6).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可有效地控制骨刺消痛胶囊的质量.
作者:任广菊;孙坤;梁馨元;姜一婧;夏丽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观察和分析学生使用网络教学论坛的情况,明确网络教学论坛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作用.选取大学一年级学生为考察对象,依托BB网络教学平台,考察他们在网络教学论坛上的浏览情况与发帖情况,并分析其与考试成绩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网络教学论坛的浏览数和发帖数与考试成绩呈正相关,但是相关性不高.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论坛能进一步提高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章明星;刘建卫;李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利用耳穴压豆联合参芪地黄汤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住院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及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治疗.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9例,基本缓解18例,好转10例,无效3例,对照组全缓解3例,基本缓解12例,好转15例,无效10例,经检验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利用耳穴压豆联合常规治疗能提高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效果,且耳穴压豆操作方便、价格低廉,为患者节约治疗费用,临床应用广泛.
作者:李清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考察舒筋外洗颗粒的稳定性,探讨舒筋外洗颗粒的贮存条件,为颗粒剂的内包装材料选择提供依据,确保医院制剂质量稳定.方法 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考察项目包括性状、鉴别、粒度、水分、溶化性,装量差异,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 样品经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各考察项目均符合规定.结论 舒筋外洗颗粒在现有包装下可于常温条件下密封贮存,有效期12个月内稳定性良好.
作者:张建环;黄晓冰;陈诗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胃肠道术后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对患者肠功能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医护理管理,观察对比两组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术后胃肠排气、排便及肠蠕动,对肠功能的恢复产生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付正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病理学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重要的桥梁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病理学具有理论知识抽象、琐碎、不易理解,并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解剖学等学科联系紧密等特点,增加了授课难度,并且病理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医学临床课的学习效果.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值得我们探索和思考,在多年的教学中,根据病理学各章节的具体特点和差异,分别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病理学的教学效果.
作者:刘春灵;杨旭;宋文刚;高凤兰;赵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124例,其中对照组62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61例,采用针灸、中药内服和外用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1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2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10%,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5.1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自强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为了研究探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清热利湿,疏肝健脾,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立法,研创了盆腔康颗粒(药用:双花、连翘、土茯苓、黄柏、柴胡、当归等)每日1剂,开水冲400ml,分早晚温服.6剂为1疗程,4~6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 40例患者治疗4~6个疗程,治愈18例,好转14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95.00%.结论 盆腔康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胥继承;郭敬香;孙法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清肠汤结合中药灌肠对湿热内蕴证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将64例湿热内蕴证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2例.观察组予清肠汤结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ESR和血清CRP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ESR水平和血清CRP水平均下降(P<0.05,P<0 01),组间比较,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清肠汤结合中药灌肠能够抑制炎症反应,修复肠黏膜损伤,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溃疡愈合.
作者:伍群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元气是中医历代医家所重视的一个的概念,鉴于现行各类《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对元气概念阐述的不够清晰和严谨,本文对元气的概念和元气的培补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期望通过对元气概念的梳理与剖析,充实和丰富中医有关气的理论,加强基础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性,并对今后教材有关此方面的编写有所裨益.
作者:吴丽丽;严灿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408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36例和对照组172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大便常规检查、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84%,对照组总有效率60%,中西医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好,且复发率低.
作者:欧阳春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针对目前新医学模式、医患关系的转换,对诊断学教学进行改革,将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融入诊断学教学过程.通过课堂上理论知识讲解、课后强化训练等方式,训练学生们的医患沟通能力,并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们能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饶淑梅;袁磊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治未病”是《黄帝内经》中的重要思想,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治未病”就是指事先采取个性化调摄、整体干预等措施,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这一理论具有广泛的含义.在护理实践领域中,应用“治未病”理论,引入中医护理理念,对于保障“预防疾病、减轻痛苦、促进健康”这一护理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中医“治未病”理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秦卫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针刺奇穴在留针针面上施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配合中药内服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组采用针刺奇穴在留针针面上施隔姜灸,每穴灸5壮,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3~5个疗程.结果 对照组治愈率66.67%,总显效率86.67%,治疗组治愈率86.67%,总显效率100%.结论 针刺奇穴在留针针面上施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较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苏宁;陆湖清;邹永英;唐秋玲;陈燕;唐锋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针对传统医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小组助教实验教学模式,阐述了实施步骤.期末考试成绩统计分析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采用小组助教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海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吴茱萸脐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112名原发性痛经患者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给予吴茱萸粗末脐敷治疗,对照组给予颠茄片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5%,对照组总有效率48%.两组疗效相互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吴茱萸脐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明显.
作者:卞莹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