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明星;刘建卫;李平
目的 观察火针加火罐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大量的研究成果和实践证明,传统中医火针疗法加火罐疗法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可减轻患者关节病灶区不适,改善关节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张巍巍;孙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基于TBL模式的情景模拟案例式教学在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9名本科学生分成8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搜集病案,编写脚本及情景模拟演示.通过问卷调查,检测教学效果.结果 将TBL教学法、情景模拟法和案例式教学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运用到中医诊断双语教学实践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查阅资料、自学、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极大地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及四诊操作和辨证思维能力.结论 基于TBL模式的情景模拟案例式教学是适合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
作者:吴秀艳;王天芳;薛晓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伊立替康联合苦参碱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0例进展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伊立替康、顺铂联合苦参碱治疗组,伊立替康、顺铂化疗方案两组.21天作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周期后进行评价疗效,观察两种方案在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上有无差异.结果 治疗组RR为56.7%(17/30),DCR为80.0%(24/30);对照组RR为36.7%(11/30),DCR为63.3%(19/30).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RR)比较(x2=2.4107,P-0.1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疾病控制率(DCR)比较(x2-2.052,P-0.152),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腹泻、骨髓抑制和肝肾毒性,两组比较除消化道反应及腹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伊立替康、顺铂联合苦参碱治疗进展期食管癌和采用伊立替康、顺铂治疗相比,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减轻,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赵四敏;王萍;王宁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清肠汤结合中药灌肠对湿热内蕴证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将64例湿热内蕴证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2例.观察组予清肠汤结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ESR和血清CRP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ESR水平和血清CRP水平均下降(P<0.05,P<0 01),组间比较,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清肠汤结合中药灌肠能够抑制炎症反应,修复肠黏膜损伤,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溃疡愈合.
作者:伍群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传统教育模式与“定位教育”模式在中医骨伤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运用的差异性.方法 根据中医骨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医筋伤》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骨伤筋伤临床常见病的发病情况,确定颈椎病、膝骨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关节周围炎作为重点“定位”学习内容,根据该四类疾病的解剖、生理病理、病因病机、诊断要点、辨证治疗、预防调护等方面设计考核问卷,对2010级中医骨伤班学生(对照组)进行传统教育模式教学,学习结束后,发放、回收、分析考核问卷;对2011级骨伤班学生(实验组)进行定位教育模式教学,学习结束后发放、回收、分析考核问卷,将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个组别的平均分,比较各分数段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结果 实验组平均分数为67.05分,对照组平均分数为51 58分;对照组60分以下分数段人数百分比高于实验组,对照组60分以上各分数段人数的百分比均少于实验组,二者具有差异性.结论 定位教育模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定位教育模式更有利于中医骨伤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完成.
作者:杨丽萍;陈相春;杨翠秒;胡彬;许雷;张立新;王景新;张江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对于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56例单纯性肠梗阻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均接受专科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和中医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 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促进肠梗阻患者的病情康复,改善其胃肠道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占继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哑门穴是临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常用的重要穴位,因其周围结构复杂,针刺时如果过深或者方向不当,极易造成损伤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文章通过分析哑门穴的位置及层次解剖结构,讨论安全进针深度及进针方向,供临床参考.
作者:李宁;高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基石,它认为养生长寿与以下三个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先天禀赋;情志饮食居处;四时阴阳.先天禀赋为健康长寿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养生长寿首先避免不利的自然环境及避乖戾之气,选择自然环境良好的宜居之地,以天人相应的养生理念,顺四时阴阳及调神节食,便可能延年益寿.
作者:吴海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甲钴胺制剂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及护理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方法 观察组采用甲钴胺制剂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制剂臀部肌肉注射治疗,治疗期间患者血糖均稳定.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63.3%,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足三里穴位注射使药液对穴位有长时间的渗透刺激作用,发挥药物的缓释治疗作用,达到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组治疗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
作者:郑春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采用艾迪注射液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将观察组85例艾迪注射液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与对照组85例仅采用化疗方法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观察组,显效52例(61 18%),有效25例(29 41%),无效8例(9 41%),总有效率90.59%.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后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用艾迪注射液治疗中晚期肝癌,可显著提高化疗的有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艾迪注射液是一个提高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理想药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兰美;李大为;李佳睿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针刺奇穴在留针针面上施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配合中药内服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组采用针刺奇穴在留针针面上施隔姜灸,每穴灸5壮,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3~5个疗程.结果 对照组治愈率66.67%,总显效率86.67%,治疗组治愈率86.67%,总显效率100%.结论 针刺奇穴在留针针面上施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较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苏宁;陆湖清;邹永英;唐秋玲;陈燕;唐锋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凉血活血汤联合青黄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寻常型银屑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凉血活血汤联合青黄膏;对照组10例给予阿维A胶囊联合曲安奈德尿素乳膏.两组均2周为一疗程,一疗程后观察疗效及皮损面积严重性指数(PASI).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前皮损PASI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后皮损PASI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后PASI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凉血活血汤联合青黄膏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有效方案,可以作为血热证银屑病的常规治疗.
作者:曲永彬;罗光浦;江艳;底大可;任盈盈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吴茱萸脐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112名原发性痛经患者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给予吴茱萸粗末脐敷治疗,对照组给予颠茄片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5%,对照组总有效率48%.两组疗效相互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吴茱萸脐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明显.
作者:卞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调查我院2013年神经内科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为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调取2013年神经内科全部住院病历,对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的用药品种、用法用量、疗程、辨证施治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结果 共使用中药注射剂14品种,销售比例占全院该类药品销售总额的22.8%存在问题为溶媒选用不合理、给药次数未达说明书要求、未请中医科会诊按照药性依据中医辨证理论给药等情况.结论 存在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情况,应该遵循药品说明书用药,依据中医理论辨证施治.
作者:张勇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奥曲肽和中药联合对轻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医学观察选取100例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诊的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对症治疗以及奥曲肽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接受奥曲肽联合中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观察对象血白细胞、脂肪酶、血淀粉酶等观察指标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 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接受奥曲肽联合中药治疗,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和观察指标的改善,且疗效确切,因而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黄慧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观察和分析学生使用网络教学论坛的情况,明确网络教学论坛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作用.选取大学一年级学生为考察对象,依托BB网络教学平台,考察他们在网络教学论坛上的浏览情况与发帖情况,并分析其与考试成绩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网络教学论坛的浏览数和发帖数与考试成绩呈正相关,但是相关性不高.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论坛能进一步提高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章明星;刘建卫;李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讨论“治未病”理论在脑卒中疾病的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将临床发现的有脑卒中先兆的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用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指导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预防脑卒中发生知识的掌握程度,随访1年半内疾病的发生几率.结果 观察组知识的掌握程度高,疾病的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未病”理论可以指导有脑卒中危象的患者提高警惕,改变正确的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发生进行早期预防.
作者:陈银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观察自制中药冰疗痛风膏治疗痛风性性关节炎疗效.方法 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美洛西康15mg,日1次,碳酸氢钠1.0,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制中药冰疗痛风膏.结果 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4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结论 中药冰疗痛风膏能及时有效缓解疼痛.
作者:何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西药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小柴胡汤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ALT、AST、AFP显著降低,差异显著(P<0 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书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法.方法 将本院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患者中,选取100例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的50例患者仅使用西医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试验组则是使用中西医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患者的性别、病情、年龄以及病程等诸多方面都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结果 试验组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治疗效果比对照组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P<0 05),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时,可以有效调节人体的机体免疫力,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中有着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才来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