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莹
目的 观察逍遥丸加味对卵巢早衰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卵巢早衰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逍遥丸加味汤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人工周期激素治疗,治疗后比较其总有效率及血清内分泌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FSH、LH及治疗的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巢早衰患者采用逍遥丸加味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增加患者FSH、LH的含量,使用前景广阔,所以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洪艳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上常见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全年的500例以急腹症入院的患者,回顾并分析其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500例患者有3例抢救无效死亡,491例预后艮好,6例重症观察.结论 该病病因复杂,易误诊,诊断后及时治疗效果明显.因此正确及时的诊断、合理有效的治疗,可以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作者:陈作军;马云;孙桂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改良百会压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虚寒型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虚寒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百会压灸配合耳穴压豆组和基础西药组,治疗一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 33%)高于对照组(76 66%)(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液平均流速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 0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百会压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虚寒型颈性眩晕疗效显著,是治疗虚寒型颈性眩晕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刘磊;刘钰斌;貌杨萍;吴湘;陈苑珠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凉血活血汤联合青黄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寻常型银屑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凉血活血汤联合青黄膏;对照组10例给予阿维A胶囊联合曲安奈德尿素乳膏.两组均2周为一疗程,一疗程后观察疗效及皮损面积严重性指数(PASI).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前皮损PASI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后皮损PASI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后PASI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凉血活血汤联合青黄膏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有效方案,可以作为血热证银屑病的常规治疗.
作者:曲永彬;罗光浦;江艳;底大可;任盈盈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开展问卷调查,分析有哪些主要因素影响学生党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方法 在综合文献和对党支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影响党支部建设的28个因素,运用SPSS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主因子及其重要程度.结果 党支部作用发挥影响因素按照重要性依次为:教育培养、活动方式、制度建设、组织机制.
作者:张娟;郝宏伟;宋君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针灸易学》为清代河南医家李守先所著,该书以注重临床实际操作、简明、通俗易懂为特点,是学习针灸的入门之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文对作者生平、版本流传、学术内容进行整理研究,明确其在针灸学术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褚瑞雪;刘景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对潜阳封髓丹的来源、方解、功效、主治进行了探讨.认为潜阳封髓丹比潜阳丹、封髓丹组方更为缜密,更有利于扶阳抑阴,引火归原,更适宜于阴火诸证.临证用之得当,效若桴鼓.列举潜阳封髓丹治疗口腔溃疡、牙痛、腰痛、便秘、自汗、更年期综合征、痤疮伴月经先期和习惯性便秘的医案共10则.
作者:李旋珠;尚云青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利用耳穴压豆联合参芪地黄汤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住院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及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治疗.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9例,基本缓解18例,好转10例,无效3例,对照组全缓解3例,基本缓解12例,好转15例,无效10例,经检验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利用耳穴压豆联合常规治疗能提高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效果,且耳穴压豆操作方便、价格低廉,为患者节约治疗费用,临床应用广泛.
作者:李清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骨刺消痛胶囊中欧前胡素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Thermo C18 (4.6×250mm,5m),流动相:甲醇-水(54:46),流速:0.8ml· 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00nm[1].结果 欧前胡素在0.07595 μg~0.4557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RSD为0 2%(n=6).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可有效地控制骨刺消痛胶囊的质量.
作者:任广菊;孙坤;梁馨元;姜一婧;夏丽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分析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对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取我院82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 88%;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96%.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可显著改善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洪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元气是中医历代医家所重视的一个的概念,鉴于现行各类《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对元气概念阐述的不够清晰和严谨,本文对元气的概念和元气的培补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期望通过对元气概念的梳理与剖析,充实和丰富中医有关气的理论,加强基础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性,并对今后教材有关此方面的编写有所裨益.
作者:吴丽丽;严灿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本文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有关中医护理学内容作一阐述,主要有以下5方面内容:充分体现“医护一体”思想、辨证施护、精于用药护理、重视饮食护理、重视预防护理.
作者:胡春媚;张元兵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医学教育已经从被动的、说教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方法转变到主动的、临床为基础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即从教到学的重大转变.一些新式教学方式的出现,时间限制,尸体稀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医学专业需求的改变,促使解剖学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发生重大变化.
作者:邓同兴;陈彦锋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1年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测量血压.结果 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服药的规律性及合理性、饮食的合理度、运动调养、血压的自测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血压也有了显著的降低,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控制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李江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伊立替康联合苦参碱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0例进展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伊立替康、顺铂联合苦参碱治疗组,伊立替康、顺铂化疗方案两组.21天作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周期后进行评价疗效,观察两种方案在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上有无差异.结果 治疗组RR为56.7%(17/30),DCR为80.0%(24/30);对照组RR为36.7%(11/30),DCR为63.3%(19/30).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RR)比较(x2=2.4107,P-0.1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疾病控制率(DCR)比较(x2-2.052,P-0.152),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腹泻、骨髓抑制和肝肾毒性,两组比较除消化道反应及腹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伊立替康、顺铂联合苦参碱治疗进展期食管癌和采用伊立替康、顺铂治疗相比,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减轻,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赵四敏;王萍;王宁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法.方法 将本院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患者中,选取100例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的50例患者仅使用西医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试验组则是使用中西医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患者的性别、病情、年龄以及病程等诸多方面都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结果 试验组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治疗效果比对照组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P<0 05),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时,可以有效调节人体的机体免疫力,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中有着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才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结合针刺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均42例.对照组患者仅单纯进行针刺治疗;护理组患者加用早期康复护理,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2%,高于对照组的71.43%,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 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结合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珍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病理学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重要的桥梁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病理学具有理论知识抽象、琐碎、不易理解,并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解剖学等学科联系紧密等特点,增加了授课难度,并且病理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医学临床课的学习效果.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值得我们探索和思考,在多年的教学中,根据病理学各章节的具体特点和差异,分别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病理学的教学效果.
作者:刘春灵;杨旭;宋文刚;高凤兰;赵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针刺奇穴在留针针面上施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配合中药内服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组采用针刺奇穴在留针针面上施隔姜灸,每穴灸5壮,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3~5个疗程.结果 对照组治愈率66.67%,总显效率86.67%,治疗组治愈率86.67%,总显效率100%.结论 针刺奇穴在留针针面上施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较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苏宁;陆湖清;邹永英;唐秋玲;陈燕;唐锋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脾胃病在临床极为多发,历代名医大家在治疗脾胃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脾胃病,在治疗时关键要辨明虚实,弄清寒热,燮理升降,调济燥湿,顾及它脏.
作者:海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