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观察自制中药冰疗痛风膏治疗痛风性性关节炎疗效.方法 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美洛西康15mg,日1次,碳酸氢钠1.0,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制中药冰疗痛风膏.结果 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4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结论 中药冰疗痛风膏能及时有效缓解疼痛.
作者:何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骨刺消痛胶囊中欧前胡素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Thermo C18 (4.6×250mm,5m),流动相:甲醇-水(54:46),流速:0.8ml· 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00nm[1].结果 欧前胡素在0.07595 μg~0.4557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RSD为0 2%(n=6).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可有效地控制骨刺消痛胶囊的质量.
作者:任广菊;孙坤;梁馨元;姜一婧;夏丽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针灸易学》为清代河南医家李守先所著,该书以注重临床实际操作、简明、通俗易懂为特点,是学习针灸的入门之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文对作者生平、版本流传、学术内容进行整理研究,明确其在针灸学术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褚瑞雪;刘景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本文通过简析现行“十二五”规划教材《内经选读》、《内经讲义》有关诊法部分的内容,阐述了《内经》课程当中诊法内容的重要意义,同时从总结诊法的原理,总领《中医诊断学》之纲要;梳理脉法的源流,联系《中医诊断学》之发展;强调医德的重要,弥补《中医诊断学》之不足三个方面举例说明了如何在《内经》诊法教学当中衔接《中医诊断学》课程的相关内容,为《内经》诊法内容的教学提供了借鉴.
作者:陈子杰;张银柱;翟双庆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小儿止咳颗粒的长期毒性.方法 实验中给予大鼠高、中、低剂量的小儿止咳颗粒,对照组给予2ml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90d,进行行为、血常规、血液生化、脏器指数、系统解剖检查与可逆性观察.结果 长期毒性实验中给予高、中、低剂量小儿止咳颗粒的大鼠外观体征,行为活动,体重、血常规、血液生化、脏器指数与系统解剖检查均未见异常,可逆性观察表明小儿止咳颗粒对大鼠未引起延迟性毒性与对照大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大鼠的长期毒性实验中对实质性器官无明显毒性作用,可供临床应用.
作者:陈友镇;何泰东;王永来;刘志承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胃肠道术后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对患者肠功能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医护理管理,观察对比两组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术后胃肠排气、排便及肠蠕动,对肠功能的恢复产生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付正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针对各类耳聋耳鸣患者的不同病症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与方法.方法 对2013年收治的215例耳聋耳鸣患者,经辨证分型后,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辨证施护.结果 215例中46例治愈,147例好转,无效22例,总有效率达90.0%.结论 通过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能更好地提高耳聋耳鸣患者的疗效.
作者:孔秀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改良百会压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虚寒型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虚寒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百会压灸配合耳穴压豆组和基础西药组,治疗一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 33%)高于对照组(76 66%)(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液平均流速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 0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百会压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虚寒型颈性眩晕疗效显著,是治疗虚寒型颈性眩晕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刘磊;刘钰斌;貌杨萍;吴湘;陈苑珠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医学教育已经从被动的、说教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方法转变到主动的、临床为基础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即从教到学的重大转变.一些新式教学方式的出现,时间限制,尸体稀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医学专业需求的改变,促使解剖学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发生重大变化.
作者:邓同兴;陈彦锋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对于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56例单纯性肠梗阻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均接受专科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和中医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 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促进肠梗阻患者的病情康复,改善其胃肠道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占继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结合针刺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均42例.对照组患者仅单纯进行针刺治疗;护理组患者加用早期康复护理,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2%,高于对照组的71.43%,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 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结合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珍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对出现腹泻症状的婴幼儿,以吴茱萸盐敷腹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共收治167例腹泻患儿,其中98例患儿家属自愿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归入A组;另外69例患儿家属自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吴茱萸盐敷腹进行治疗,归入B组.治疗三日后,综合对比患儿止泻总有效率及止泻时间,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患儿均有一定疗效,然而B组患儿止泻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A组,且止泻成功的患儿止泻平均时间显著短于A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吴茱萸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古丽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联合针灸治疗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患者11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联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开展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43例,总有效率为78.2%,观察组治疗有效52例,总有效率为94.5%,观察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利用中医辨证联合针灸对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患者开展治疗,能够起到化瘀通络、疏肝理气的效果,能够减轻输卵管堵塞的临床症状,增加受孕率.
作者:王芬珠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分析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对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取我院82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 88%;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96%.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可显著改善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洪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408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36例和对照组172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大便常规检查、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84%,对照组总有效率60%,中西医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好,且复发率低.
作者:欧阳春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理筋渗透法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500例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0例.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给予理筋渗透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Kofoed踝关节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160例、好转70例、无效20例,成功率为92%;对照组治疗有效60例、好转120例、无效70例,成功率为7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3、5、10天,观察组Kofoed踝关节评分都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在临床应用,理筋渗透法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成功率更高,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谢玉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Ⅰ级治未病的中药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Ⅰ级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一般治疗的前提下运用治未病的中药干预,对照组仅进行一般治疗.一个疗程后,检测两组的血压.结果 疗程结束后,实验组的血压比对照组明显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治未病的中药干预对高血压Ⅰ级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谢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禤国维教授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首席教授,广东省名中医,禤教授从事皮肤科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虽年逾七旬,依然每天工作在临床一线诊治病人,无论长幼贫富,体贴关心,细致入微.我作为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训班学员,有幸拜禤国维教授为指导老师,跟师学习,获益非浅,兹介绍禤国维教授对蛇串疮的辨证论治诊疗经验.
作者:丁建国;禤国维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现在进入中职卫校就读的多是一些中考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作为一名中职教师,应针对他们的现状来设计学习情境,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基于STSE理念下的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有利于激励学生创新.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要善于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同时改进考核方法,注重培养实践能力,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医学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作者:何瑞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为了研究探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清热利湿,疏肝健脾,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立法,研创了盆腔康颗粒(药用:双花、连翘、土茯苓、黄柏、柴胡、当归等)每日1剂,开水冲400ml,分早晚温服.6剂为1疗程,4~6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 40例患者治疗4~6个疗程,治愈18例,好转14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95.00%.结论 盆腔康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胥继承;郭敬香;孙法泰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