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苏黄止咳汤治疗气道高反应性咳嗽20例

吴步越

关键词:气道高反应性咳嗽, 中医药疗法, 疏风止咳汤
摘要:目的 观察应用疏风止咳汤加减治疗气道高反应性咳嗽的疗效.方法 将40例气道高反应性咳嗽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雾化吸入,治疗组采用苏黄止咳汤加减内服,1周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显著性(P<0 05).结论 苏黄止咳汤可以更好的减轻气道高反应性咳嗽的症状,提高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吴茱萸敷腹治疗婴幼儿腹泻及护理69例

    目的 探讨对出现腹泻症状的婴幼儿,以吴茱萸盐敷腹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共收治167例腹泻患儿,其中98例患儿家属自愿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归入A组;另外69例患儿家属自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吴茱萸盐敷腹进行治疗,归入B组.治疗三日后,综合对比患儿止泻总有效率及止泻时间,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患儿均有一定疗效,然而B组患儿止泻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A组,且止泻成功的患儿止泻平均时间显著短于A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吴茱萸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古丽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PBL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PBL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妇科实习的五年制及七年制学生按进入妇科实习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每月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及书面病例分析考试,同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试验组临床技能考核和病例分析考试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表明,PBL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展其思维分析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培养,但对于目前PBL教学教案的设计及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能力方面仍有待改进,同时PBL教学在中医教学中开展模式仍有待探索.结论 PBL教学模式对妇科临床教学有一定优势,但中西医结合模式仍有待继续探索改进.

    作者:黎小斌;孙巧璋;刘铭山;叶润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基于STSE理念下探究式教学法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现在进入中职卫校就读的多是一些中考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作为一名中职教师,应针对他们的现状来设计学习情境,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基于STSE理念下的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有利于激励学生创新.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要善于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同时改进考核方法,注重培养实践能力,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医学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作者:何瑞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苦参碱与伊立替康治疗进展期食管癌60例

    目的 观察伊立替康联合苦参碱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0例进展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伊立替康、顺铂联合苦参碱治疗组,伊立替康、顺铂化疗方案两组.21天作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周期后进行评价疗效,观察两种方案在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上有无差异.结果 治疗组RR为56.7%(17/30),DCR为80.0%(24/30);对照组RR为36.7%(11/30),DCR为63.3%(19/30).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RR)比较(x2=2.4107,P-0.1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疾病控制率(DCR)比较(x2-2.052,P-0.152),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腹泻、骨髓抑制和肝肾毒性,两组比较除消化道反应及腹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伊立替康、顺铂联合苦参碱治疗进展期食管癌和采用伊立替康、顺铂治疗相比,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减轻,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赵四敏;王萍;王宁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浅谈清代河南医家李守先《针灸易学》的学术特色

    《针灸易学》为清代河南医家李守先所著,该书以注重临床实际操作、简明、通俗易懂为特点,是学习针灸的入门之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文对作者生平、版本流传、学术内容进行整理研究,明确其在针灸学术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褚瑞雪;刘景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

    目的 研究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60例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研究临床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方法和效果.结果 经积极治疗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明显改善,对照组有效率为70%,治疗组有效率为90%,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刘伯岩;李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

    目的 对我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CT分析明确病症特征,并在诊断基础上予以中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法是对应用CT进行临床诊断以及采用中药治疗的支气管扩张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4例病患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并应用高分辨率CT进行扫描,明确患者支气管扩张的相关病症特征,并采用中药清肺汤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我院收治的患者中有6例患者支气管扩张部分在肺上叶,23例患者支气管扩张部位在肺下叶及双肺下叶,5例患者支气管扩张部位在右中叶.有21例为柱状扩张,有7例为曲张状扩张,有6例为囊状扩张.患者接受中药清肺汤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治疗前后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HRCT取代支气管碘剂造影的扫描方式具有安全可靠性,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性依据,而应用中药清肺汤进行治疗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蔡济泽;余湘云;谢永忠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概况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发病率日益增高,至今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从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验方等方面对近年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进行研究的方向.

    作者:赵婷;刘维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新加黄龙汤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围手术期腹胀便秘22例

    目的 观察新加黄龙汤加减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围手术期腹胀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住院手术治疗的胸腰椎压缩骨折腹胀便秘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新加黄龙汤加减口服,对照组给予桃核承气汤加减口服,两组患者的其他治疗及护理措施完全相同,比较两组患者腹胀便秘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86.1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新加黄龙汤有效率更高,临床疗效更佳.结论 新加黄龙汤加减对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围手术期腹胀便秘有着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杜晨飞;冉阿否;赵海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常见急腹症的中西医诊治

    目的 探讨临床上常见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全年的500例以急腹症入院的患者,回顾并分析其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500例患者有3例抢救无效死亡,491例预后艮好,6例重症观察.结论 该病病因复杂,易误诊,诊断后及时治疗效果明显.因此正确及时的诊断、合理有效的治疗,可以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作者:陈作军;马云;孙桂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综合疗法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62例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124例,其中对照组62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61例,采用针灸、中药内服和外用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1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2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10%,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5.1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自强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对《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改革方法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中医内科学》教学改革不断进行,改革方法多样,包括案例教学法、PBL法、推演教学法、归纳比较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本文总结以上改革方法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和教学改革提出自己的建议.

    作者:张婷婷;常征辉;龚曼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病理学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重要的桥梁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病理学具有理论知识抽象、琐碎、不易理解,并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解剖学等学科联系紧密等特点,增加了授课难度,并且病理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医学临床课的学习效果.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值得我们探索和思考,在多年的教学中,根据病理学各章节的具体特点和差异,分别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病理学的教学效果.

    作者:刘春灵;杨旭;宋文刚;高凤兰;赵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固冲止血汤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8例

    目的 观察固冲止血汤加减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48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固冲止血汤加减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固冲止血汤加减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永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丹栀逍遥散临床应用进展

    丹栀逍遥散具有疏肝健脾、清热养血的作用,主证病机为肝郁脾虚、化火生热,临床只要出现上述病机,便可本着中医“治病求本,异病同治”的基本思想,将丹栀逍遥散用于临床各科病证.

    作者:倪雪娇;金桂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护理实践中“治未病”理论应用

    “治未病”是《黄帝内经》中的重要思想,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治未病”就是指事先采取个性化调摄、整体干预等措施,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这一理论具有广泛的含义.在护理实践领域中,应用“治未病”理论,引入中医护理理念,对于保障“预防疾病、减轻痛苦、促进健康”这一护理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中医“治未病”理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秦卫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治疗胃溃疡41例

    目的 观察分析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对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取我院82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 88%;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96%.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可显著改善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洪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降脂灵片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脂肪肝30例

    目的 探讨降脂灵片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独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降脂灵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脂四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TG、LDL-C指标明显下降(P<0.05),HDL-C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2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 7%)明显大于对照组(83.3%),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降脂灵片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脂肪肝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陶冶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抑菌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体会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同时国内外学者也认识到,本病症是由于幽门螺杆菌(以下简称HP)感染所导致.HP感染属中医“胃脘痛”、 “纳呆”、 “痞满”、“吞酸”、 “嘈杂”等病症范畴.中医药对HP感染均有治疗作用,中医药治疗本病,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既有抑制和杀灭HP的药物,又能通过整体调节而发挥作用,克服了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耐药菌株的产生,具有一定的优越性.[1]

    作者:郭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七味白榆散治疗压疮18例

    目的 探讨七味白榆散外敷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35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8例用七味白榆散外敷,对照组17例用庆大霉素外敷,比较2组压疮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压疮治愈率为72.22%,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压疮治愈率为29.41%,总有效率为64.7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七味白榆散治疗压疮效果明显,能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中兰;李宗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