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七味白榆散治疗压疮18例

张中兰;李宗燕

关键词:七味白榆散, 压疮, 中医药疗法
摘要:目的 探讨七味白榆散外敷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35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8例用七味白榆散外敷,对照组17例用庆大霉素外敷,比较2组压疮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压疮治愈率为72.22%,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压疮治愈率为29.41%,总有效率为64.7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七味白榆散治疗压疮效果明显,能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岐黄国医班生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为培养中医高端人才,我们进行了生理学教学的改革.在不增加生理学时总数的前提下,通过自主学习和课堂讲授相结合的办法,压缩理论课时,从而增加实践课时.将实践课分为基本技能训练、基础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三部分,加强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培养,探索中医高端特色人才的培养模式.

    作者:郭健;赵淑英;程薇;张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参芪固冲方治疗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63例

    目的 观察参芪固冲方对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123例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分成研究组63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都按西医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同时服用参芪固冲方.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都无不良反应发生,但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参芪固冲方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逍遥丸加味治疗卵巢早衰40例

    目的 观察逍遥丸加味对卵巢早衰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卵巢早衰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逍遥丸加味汤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人工周期激素治疗,治疗后比较其总有效率及血清内分泌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FSH、LH及治疗的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巢早衰患者采用逍遥丸加味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增加患者FSH、LH的含量,使用前景广阔,所以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洪艳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TBL模式的情景模拟案例在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于TBL模式的情景模拟案例式教学在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9名本科学生分成8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搜集病案,编写脚本及情景模拟演示.通过问卷调查,检测教学效果.结果 将TBL教学法、情景模拟法和案例式教学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运用到中医诊断双语教学实践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查阅资料、自学、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极大地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及四诊操作和辨证思维能力.结论 基于TBL模式的情景模拟案例式教学是适合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

    作者:吴秀艳;王天芳;薛晓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耳穴压豆联合中药治疗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40例

    目的 观察利用耳穴压豆联合参芪地黄汤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住院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及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治疗.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9例,基本缓解18例,好转10例,无效3例,对照组全缓解3例,基本缓解12例,好转15例,无效10例,经检验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利用耳穴压豆联合常规治疗能提高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效果,且耳穴压豆操作方便、价格低廉,为患者节约治疗费用,临床应用广泛.

    作者:李清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丹栀逍遥散临床应用进展

    丹栀逍遥散具有疏肝健脾、清热养血的作用,主证病机为肝郁脾虚、化火生热,临床只要出现上述病机,便可本着中医“治病求本,异病同治”的基本思想,将丹栀逍遥散用于临床各科病证.

    作者:倪雪娇;金桂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推”法探究

    推法简单而又常用,无论学界、非医学界均熟悉,可在人体各部位使用,具有舒筋活络的作用,属摩擦类手法.1 推法分类各家学说1.1指、掌、肘推法 用指、掌或肘着力于一定部位上(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缓慢而均匀)进行单方向的直线移动[1].1.2平、滑推法 以掌着力于施治部位推进,不按不旋向前谓平推法.以手掌与手指合作,着力于施治部位滑推,滑而不浮,推而不滞谓滑推法[2].

    作者:黄振刚;徐龙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治疗胃溃疡41例

    目的 观察分析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对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取我院82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 88%;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96%.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可显著改善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洪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医妇科学中异位妊娠破损期病机探讨

    异位妊娠破损期孕卵已胀破脉络,血溢少腹,其少腹蓄血程度,出血多少,血虚程度,三者是相互关联且呈正比的关系,少腹血瘀兼血虚,虚实夹杂,更能反映此期的病机本质,教材上异位妊娠的病机实质是少腹血瘀实证,治疗始终以活血化瘀为主的提法,有失恰当.按照“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大失血引起的休克型和不稳定型,采用活血化瘀的治法与此原则相悖,值得商榷.

    作者:李改非;冯冬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潜阳封髓丹临床运用心法

    对潜阳封髓丹的来源、方解、功效、主治进行了探讨.认为潜阳封髓丹比潜阳丹、封髓丹组方更为缜密,更有利于扶阳抑阴,引火归原,更适宜于阴火诸证.临证用之得当,效若桴鼓.列举潜阳封髓丹治疗口腔溃疡、牙痛、腰痛、便秘、自汗、更年期综合征、痤疮伴月经先期和习惯性便秘的医案共10则.

    作者:李旋珠;尚云青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固冲止血汤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8例

    目的 观察固冲止血汤加减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48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固冲止血汤加减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固冲止血汤加减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永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胸痹治则治法源流探析

    《黄帝内经》中首见胸痹一名,并建立了许多治疗原则的雏形,此后仲景又进一步丰富了治疗胸痹心痛的治则与方药,并确立了温阳散寒,化痰祛浊为本病的治疗大法.隋唐时期亦以此为治疗总则,并在方药上加以丰富,至宋金元时期又广以辛温通散,痰瘀同治法治疗本病,而于明清时期分别呈现出以补养降火法和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学术思想.在此将历代关于胸痹的治疗原则及相应方药进行系统的总结研究,对现今本病的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作者:孙杨;张明雪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自拟芪术健脾消疡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36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408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36例和对照组172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大便常规检查、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84%,对照组总有效率60%,中西医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好,且复发率低.

    作者:欧阳春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药汤剂煎服法与临床疗效浅谈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药则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中药汤剂煎服法与临床疗效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本文仅从中药汤剂煎服法与临床疗效进行讨论.中药汤剂是我国中医药中应用早、广泛的一种剂型,在防治疾病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目前仍为中医药临床应用的常用剂型之一.中药汤剂之所以数千年延用至今,是因为该剂型组方灵活、随症加减,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汤剂多为复方,可按照中药配伍原则,能使药物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从而达到增强疗效、缓和药性的目的.

    作者:李秀英;吴国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哑门穴层次解剖结构与安全针刺的意义

    哑门穴是临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常用的重要穴位,因其周围结构复杂,针刺时如果过深或者方向不当,极易造成损伤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文章通过分析哑门穴的位置及层次解剖结构,讨论安全进针深度及进针方向,供临床参考.

    作者:李宁;高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软坚散结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20例

    目的 分析软坚散结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软坚散结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的A组、辛伐他汀治疗的B组、软坚散结方治疗的C组,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后血脂相关指标、颈动脉AP面积及IMT情况比较.结果 A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HDL水平明显高于B组、C组患者(P<0 05),TC、TG、LDL水平明显低于于B组、C组患者(P<0 05);颈动脉AP面积及IMT均明显小于于B组、C组患者(P<0 05).结论 软坚散结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以有效优化患者的血脂情况,减少斑块面积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作者:陈小云;白海波;杨晓晴;吴义倩;廖尚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浅谈清代河南医家李守先《针灸易学》的学术特色

    《针灸易学》为清代河南医家李守先所著,该书以注重临床实际操作、简明、通俗易懂为特点,是学习针灸的入门之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文对作者生平、版本流传、学术内容进行整理研究,明确其在针灸学术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褚瑞雪;刘景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PBL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PBL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妇科实习的五年制及七年制学生按进入妇科实习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每月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及书面病例分析考试,同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试验组临床技能考核和病例分析考试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表明,PBL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展其思维分析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培养,但对于目前PBL教学教案的设计及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能力方面仍有待改进,同时PBL教学在中医教学中开展模式仍有待探索.结论 PBL教学模式对妇科临床教学有一定优势,但中西医结合模式仍有待继续探索改进.

    作者:黎小斌;孙巧璋;刘铭山;叶润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抑菌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体会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同时国内外学者也认识到,本病症是由于幽门螺杆菌(以下简称HP)感染所导致.HP感染属中医“胃脘痛”、 “纳呆”、 “痞满”、“吞酸”、 “嘈杂”等病症范畴.中医药对HP感染均有治疗作用,中医药治疗本病,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既有抑制和杀灭HP的药物,又能通过整体调节而发挥作用,克服了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耐药菌株的产生,具有一定的优越性.[1]

    作者:郭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药联合针刺治疗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55例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联合针灸治疗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患者11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联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开展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43例,总有效率为78.2%,观察组治疗有效52例,总有效率为94.5%,观察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利用中医辨证联合针灸对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患者开展治疗,能够起到化瘀通络、疏肝理气的效果,能够减轻输卵管堵塞的临床症状,增加受孕率.

    作者:王芬珠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