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针配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症50例

李思余

关键词:温针, 整脊手法, 腰椎退行性滑脱症
摘要:目的 研究温针配合整脊手法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症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 选取就诊于我院骨伤推拿科腰椎退行性滑脱症患者100例.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药物组及综合组.其中药物组患者50例,给予常规药物及腰椎牵引手法;综合组50例患者使用温针配合整脊手法进行治疗,包括针刺三焦俞、气海俞以及徒手牵引、滚法等.比较经不同方式治疗后总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满意程度等指标.结果 总有效率比较显示综合组患者经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显著优于药物组患者84 0%;症状缓解时间进行比较显示综合组症状缓解时间显著优于单纯使用药物及日常护理组患者(P<0 05);经不同方式治疗后综合组总体满意人数显著多于药物组(P<0 05).结论 使用温针配合整脊手法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症疗效显著.温针可发挥温补肾阳、强筋健骨、通络止痛功效;整脊手法可有效缓解肌肉损伤、舒筋活络、活血止痛: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可对失养部位发挥温煦、濡养作用,能够改善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疾病治疗效率,加快患者恢复速度,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疗法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62例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124例,其中对照组62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61例,采用针灸、中药内服和外用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1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2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10%,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5.1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自强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优质护理服务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在优质护理服务管理中的应用,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 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护理部根据“优质护理绩效考核评分标准与激励机制”,每月组织对优质护理服务病区进行考核评分,并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未使用该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时的考核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优质护理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实施后,生活护理落实率、病人满意度较前显著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体现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有效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质量及病人的满意度,保证了护理安全,值得在优质护理服务管理中推广.

    作者:桂小琪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

    目的 观察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牵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87.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中医推拿联合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祝维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药浴治疗产后身痛的护理30例

    目的 探讨药浴治疗产后身痛的护理经验.方法 将30例产后身痛的患者给予药浴治疗的基础之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 30例患者,治愈8例,有效20例.其中治愈的8例中,第一疗程治愈3例,占37.5%;第二疗程治愈5例,占62.5%,总有效率达93.3%.结论 护理干预可树立患者自信心,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许桂贤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43例

    目的 观察中西结合对盆腔炎反复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83例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分成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都按西医常规进行治疗,同时对研究组的患者实行中医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67%,不良反应为2 33%;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5%,不良反应为5%.结论 中西结合能有效的提高对盆腔炎反复发作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的应用.

    作者:杨晓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新加黄龙汤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围手术期腹胀便秘22例

    目的 观察新加黄龙汤加减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围手术期腹胀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住院手术治疗的胸腰椎压缩骨折腹胀便秘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新加黄龙汤加减口服,对照组给予桃核承气汤加减口服,两组患者的其他治疗及护理措施完全相同,比较两组患者腹胀便秘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86.1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新加黄龙汤有效率更高,临床疗效更佳.结论 新加黄龙汤加减对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围手术期腹胀便秘有着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杜晨飞;冉阿否;赵海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医药教育中应用PBL教学法的几点体会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在目前的医学教育中广受欢迎.因为它既适应了现代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又符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要求.然而,由于PBL教学法从诞生以来历经变化和发展,演变为涵义更为广泛的教学法,以至于实施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成为比较难以实施的一种方法.根据我们的理解和实施研究,有关PBL在中医院校的应用,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就正于同道.

    作者:张心月;姜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法.方法 将本院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患者中,选取100例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的50例患者仅使用西医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试验组则是使用中西医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患者的性别、病情、年龄以及病程等诸多方面都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结果 试验组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治疗效果比对照组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P<0 05),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时,可以有效调节人体的机体免疫力,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中有着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才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医学院校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

    目的 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开展问卷调查,分析有哪些主要因素影响学生党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方法 在综合文献和对党支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影响党支部建设的28个因素,运用SPSS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主因子及其重要程度.结果 党支部作用发挥影响因素按照重要性依次为:教育培养、活动方式、制度建设、组织机制.

    作者:张娟;郝宏伟;宋君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医治未病理论在脑卒中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 讨论“治未病”理论在脑卒中疾病的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将临床发现的有脑卒中先兆的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用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指导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预防脑卒中发生知识的掌握程度,随访1年半内疾病的发生几率.结果 观察组知识的掌握程度高,疾病的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未病”理论可以指导有脑卒中危象的患者提高警惕,改变正确的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发生进行早期预防.

    作者:陈银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常见急腹症的中西医诊治

    目的 探讨临床上常见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全年的500例以急腹症入院的患者,回顾并分析其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500例患者有3例抢救无效死亡,491例预后艮好,6例重症观察.结论 该病病因复杂,易误诊,诊断后及时治疗效果明显.因此正确及时的诊断、合理有效的治疗,可以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作者:陈作军;马云;孙桂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不同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医学教育已经从被动的、说教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方法转变到主动的、临床为基础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即从教到学的重大转变.一些新式教学方式的出现,时间限制,尸体稀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医学专业需求的改变,促使解剖学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发生重大变化.

    作者:邓同兴;陈彦锋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苏黄止咳汤治疗气道高反应性咳嗽20例

    目的 观察应用疏风止咳汤加减治疗气道高反应性咳嗽的疗效.方法 将40例气道高反应性咳嗽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雾化吸入,治疗组采用苏黄止咳汤加减内服,1周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显著性(P<0 05).结论 苏黄止咳汤可以更好的减轻气道高反应性咳嗽的症状,提高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

    作者:吴步越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哑门穴层次解剖结构与安全针刺的意义

    哑门穴是临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常用的重要穴位,因其周围结构复杂,针刺时如果过深或者方向不当,极易造成损伤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文章通过分析哑门穴的位置及层次解剖结构,讨论安全进针深度及进针方向,供临床参考.

    作者:李宁;高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刺治疗的早期康复护理42例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结合针刺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均42例.对照组患者仅单纯进行针刺治疗;护理组患者加用早期康复护理,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2%,高于对照组的71.43%,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 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结合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珍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网络教学论坛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实践

    观察和分析学生使用网络教学论坛的情况,明确网络教学论坛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作用.选取大学一年级学生为考察对象,依托BB网络教学平台,考察他们在网络教学论坛上的浏览情况与发帖情况,并分析其与考试成绩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网络教学论坛的浏览数和发帖数与考试成绩呈正相关,但是相关性不高.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论坛能进一步提高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章明星;刘建卫;李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七味白榆散治疗压疮18例

    目的 探讨七味白榆散外敷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35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8例用七味白榆散外敷,对照组17例用庆大霉素外敷,比较2组压疮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压疮治愈率为72.22%,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压疮治愈率为29.41%,总有效率为64.7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七味白榆散治疗压疮效果明显,能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中兰;李宗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护理实践中“治未病”理论应用

    “治未病”是《黄帝内经》中的重要思想,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治未病”就是指事先采取个性化调摄、整体干预等措施,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这一理论具有广泛的含义.在护理实践领域中,应用“治未病”理论,引入中医护理理念,对于保障“预防疾病、减轻痛苦、促进健康”这一护理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中医“治未病”理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秦卫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盆腔康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

    目的 为了研究探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清热利湿,疏肝健脾,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立法,研创了盆腔康颗粒(药用:双花、连翘、土茯苓、黄柏、柴胡、当归等)每日1剂,开水冲400ml,分早晚温服.6剂为1疗程,4~6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 40例患者治疗4~6个疗程,治愈18例,好转14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95.00%.结论 盆腔康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胥继承;郭敬香;孙法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科建设的几点体会

    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学科建设的全过程.本文针对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肝胆病学科建设提出一些体会,提出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深化教学改革,设立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

    作者:韩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