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连营
为切实做好农村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推动儿童预防保健工作的深入开展,保障辖区儿童身体健康,2004年8月中旬,笔者按照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和市教体局联合文件<关于认真做好全市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的通知>精神与实施方案,对我镇学龄前儿童的<预防接种证>(以下简称<接种证>)进行了认真核查验收,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王小芳;牛金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8岁.32d前因上腹胀痛、恶心0.5h,而口服胃复宁胶囊(杨凌麦迪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31002)1.2g,每日3次,第3天时四肢出现点、片状丘疹,伴皮肤瘙痒.因上腹胀痛、恶心好转而自停服胃复宁胶囊,2d后丘疹消失.本次于1.5h前又出现上腹胀痛,自服胃复宁胶囊1.2g后,约1h四肢出现点、片状丘疹,伴皮肤瘙痒,并迅速蔓延及全身,部分呈风团样.既往有风湿性关节炎史20余年,无药物过敏史.查体 :BP100/60mmHg(1mmHg=0.133kPa) ,全身散在大小不等点、片状丘疹,部分呈风团样,颜色同正常皮肤,划痕试验阳性.心肺未见异常,右上腹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未及,未及包块.
作者:楚修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股沟巨大及复发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术式选择及决策.方法:选择49例年龄60岁以上年龄组,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38例46例次,其中双侧疝8例,复发疝14例,11例巨大疝,疝内环口均大于5cm,腹横筋膜缺损萎缩,内口边界不清,无明显内口界限,行单丝聚丙烯网片无张力修补(Lichtenstein).结果:全组均痊愈,平均住院14d,早4d出院,2例发生术后尿潴留,6例病人行前列腺摘除,同时行疝修补,故出院延迟,随访6~18月无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作为腹股沟疝修补的金标准[1],具有操作简便省时,创伤小,复发率低,修补符合腹股沟管的正常生理要求及形态特点,尤其适应于后壁薄弱,缺损大,张力疝修补多次复发,并发症多的患者.故术式选择及术中决策在此类患者中显得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
作者:朱立新;姬晓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意外死亡是指意想不到的原因而造成的一种非疾病死亡,随着科学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儿童意外死亡已成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泰州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原因,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我市1999~2003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沈咏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临床观察鼻导管深部吸痰方法对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通气功能的效果.方法:对30例需要吸痰的患者,采用鼻导管深部吸痰方法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鼻导管深部吸痰方法在改善呼吸因难症状,双肺痰鸣音减少和痰液粘稠度下降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呼吸频率下降(P<0.05),吸痰后10min,氧饱和度均值升高(P<0.05).结论:鼻导管深部吸痰方法对清除呼吸道深部分泌物,改善肺通气功能,改善呼吸因难症状,降低痰液粘稠度效果显著,鼻导管吸痰后因病人症状得到改善,病人能够充分休息,利于疾病恢复.
作者:代高英;李玲;文吉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48例需胰岛素治疗的围手术期糖尿病人,分别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CSII组25例)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MSII组23例).结果可使血糖呈显著性下降(P<0.01),平均控制天数CSII:(3.5±1.6)d,MSII:(7.5± 4.8)d,P<0.01.结论:CSII较MSll可更快更有效更安全地控制围手术期血糖,有利于手术切口的愈合.
作者:刘秀玲;刘阁玲;项岫秀;俞芳;李伟娟;张慧芹;肖红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对于髋关节全髋置换(THR)术的报道较多,但保留股骨颈的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例报道极少.2000年9月以来,我科应用保留股骨颈型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青壮年髋关节骨关节病20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秀贤;王瑜;陈超红;庄思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有120例患者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3年制定<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中胃脘痛的诊断,并排除胃溃疡,肝肾功能异常,及有严重心脑疾病者.120例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大58岁,小21岁,平均29岁,病程长8年,短6个月,平均3.26年.全部病例均经胃镜检查及病理诊断确诊,内镜和病理诊断标准参照1982年全国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治座谈会制定标准和全国胃癌协作组制定的病理诊断规范.
作者:李洪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病案作为医疗信息的载体,从形成到归档这一流程与质控,是病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维权意识的加强以及医院管理现代化的不断发展,过去病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对病案管理的要求,因此,建立一种科学的、方便快捷的病案管理流程与质控,是每个医务工作者,特别是病案管理人员当前应该思考的问题.
作者:阳红;任福祥;裴柯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内常见的良性肿瘤,以成人多见.随着B超、CT及MRI等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血管瘤为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肝内良性病变,它的重要性在于同肝脏原发或继发恶性肿瘤鉴别[1].作者通过对50例经B超、CT及MRI检查,并结合临床随访确诊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对照分析,来评价三者在肝脏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良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脑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自2001年以来,共为104例脑出血患者实施了颅内血肿清除手术,经过不断探索、改进和完善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戚煦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院自2004年1月~8月份开展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此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玲;刘海臻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观察低频电穴位刺激与哈伯因对颅脑外伤患者记忆、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取有明显记忆、认知功能障碍颅脑外伤住院病人,随机分成哈伯因治疗组与低频电组,分别口服哈伯因及低频电穴位刺激大脑皮层参与记忆认知功能整合部位在头部投射区的穴位,治疗长52d,短27d、平均28.5d.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及MQ, MMSE,FAQ总分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记忆、认知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哈伯因组总有效率96%稍高于低频电组94%,MQ和MMSE治疗前后评分自身对比增值显著,FAQ总分下降. 经t检验 ,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可产生低频电和穴位的协同综合作用,与哈伯因一样均可改善颅脑外伤患者记忆、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朱保平;朱玉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SIADH常见病因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炎症、药物、外科手术以及特发性、恶性肿瘤多见,某些肿瘤组织合成并自主性释放AVP,多见者为肺燕麦细胞癌,约80%SIADH患者是由此所引起.且多以低钠血症为首发表现.下面介绍一病例以说明.
作者:尚凤娟;王振云;段晓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新兵集训期的病种,探讨发病机制,保障新兵集训的顺利通过.方法:笔者对380名新兵集训期发生的病种加以分析讨论.结果:发病时期和疾病分类进行比较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如后勤保障,循序渐进训练等.
作者:王力军;马荣炜;刘彩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6岁,工人.主因间断发热,右上腹疼痛1周入院.根据:(1)患者中年男性,既往慢性胆囊炎病史10余年;(2)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恶心,呕吐及右上腹疼痛,自行在小门诊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未见明显缓解,遂来诊.门诊急查血常规回报:白细胞,12.0×109/L;胸腹透:未见明显异常;(3)查体:体温38.8℃,血压120/80mmHg(1mmHg=0.1333kPa),神清,语利,精神差,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心率82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腹肌紧张,右上腹拒按,莫菲氏征阳性,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故初步诊断: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作者:李卫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西咪替丁(甲氰咪胍)是一种强效组胺H2受体阻滞剂,能显著抑制胃酸分泌,临床上主要用于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应激性溃疡以及慢性结肠炎等病症的治疗.近几年发现西咪替丁还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故临床上发现西咪替丁有许多新用途,现简介如下.
作者:梁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随着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副鼻窦炎患者的人数越来越多,发病年龄也趋向于年轻化,未成年患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大多数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疼,影响日常的学习和工作.确诊有无副鼻窦炎,必须依靠放射学检查.我院放射科2000~2001年间共行副鼻窦摄影8726例,18岁以下患者4232例,占总人数的48.5%,接近半数.目前,有3种副鼻窦摄影体位可供选择.
作者:乔桂荣;宋鹏;张鑫;韩娟;宋登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随着科学的发展,近年来,电脑验光在验光配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院自2001年开始使用电脑验光仪,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倩;张安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院用静脉留置针持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前臂和手外伤手术及术后镇痛中取得满意临床效果.方法如下:患者仰卧,上臂外展90°,前臂亦呈90°屈曲,于腋窝部清晰触知腋动脉搏动,以左手固定,右手持静脉留置针沿腋动脉刺入,可感到穿过筋膜的感觉,稍退针芯将留置针推进(桡侧损伤沿腋动脉上方,尺损伤沿腋动脉下方),回吸无血,护腹膜妥善固定,注入1.5%利多卡因15mL含芬太尼0.03mg,以后根据需要追加1.5%利多卡因.
作者:陈超;刘万莲;信文深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