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漏的早期诊治

李济乾

关键词:胆漏, 早期诊治, 手术, 并发症
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胆漏形成的原因及其早期诊治.方法:综合临床遇到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8例病人,除1例因年龄大,并发休克死亡外,余7例全部治愈.结论:胆漏若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效果良好,反之,则导致严重后果.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22例

    1988年9月至2001年7月我们采用腋下小切口行胸膜、肺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22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允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心包内全肺加左心房部分切除术治疗中心型肺癌

    目的:探讨心包内全肺加左心房部分切除术治疗中心型肺癌的优点.采用双腔气管插管麻醉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条件,处理肺血管是术中危险和重要的关键步骤.方法:用直角钳从近心端处钝性分离,不可硬行分离;如发现肺静脉内有癌栓或肿瘤直接侵及左心房壁,用两把无损伤血管钳夹闭左心房壁,既可安全处理肺静脉,又可避免静脉内癌栓脱落造成血行播散;切除部分左心房壁,近侧断端用4/0prolene线连续往返缝合.无损伤血管钳钳夹左心房壁后应稳妥固定在胸壁上,以防突然牵拉意外致心房破裂大出血.结果:心包内处理血管的全肺切降术可提高肺癌切除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5年生存率;死亡率和重要并发症发生率与标准全肺切除术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生存率与标准全肺切除术亦相近,但明显优于单纯探查术.结论:采用心包内全肺加左心房部分切除术,以求彻底切除肿瘤组织,对中晚期中心型肺癌浸润肺血管根部、心包和左心房的病人,不失为一种比较积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富全;连爱民;潘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直肠癌手术病人整体护理初探

    在手术室工作中,病人能否与医护人员配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护理工作质量的好坏对其产生直接影响.我们从2001年10月~2002年4月对50例直肠癌手术病人进行了整体护理,为病人解决手术前、中、后的生理及心理要求.使病人安全、满意的度过手术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邵会贞;曹爱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附48例临床分析)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损伤,常见于轻微创伤后的老年人及遭受高能损伤的中青年人.属膝关节内骨折,处理比较困难.自1992年至2000年我院共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4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延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结合急诊工作特点,制定护理质量考核内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施护理科学管理,正确评价急救护理质量,是值得护理管理者深入探讨的问题.近年来,我们根据急救医学的发展及特点,初步摸索出急救护理质量的目标及考评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急救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孙明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结肠癌误诊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目前临床上所见的结肠癌大多已属中晚期,治疗效果欠佳,为此能否早期诊断是提高5年生存率的关键.为总结经验,现将我院两年来误诊的5例结肠癌结合有关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段凤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治恶性胸腔积液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诊治恶性胸腔积液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自2001年6月至2002年6月对7例胸腔病人实施了VATS诊治.均行胸腔活检、滑石粉喷洒胸腔固定术.结果:6例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4例为癌胸膜转移,2例为恶性间皮细胞瘤.1例未明确诊断,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和死亡.随访1~8个月,胸腔积液均得到控制,未见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诊治恶性胸水方面有明显的优点.

    作者:俞星火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小儿全麻气管导管脱出抢救成功1例

    麻醉监测是保证病儿安全的重要措施,可早期发现呼吸、循环、体温等异常.现报告1例小儿全麻气管导管脱出成功救治.

    作者:张云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肩锁关节骨折脱位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肩锁关节骨折脱位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运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骨折脱位23例,其中肩锁关节脱位伴锁骨肩峰关节面排撕脱性骨折6例,肩锁关节脱位17例.结果:随访1~6年,平均随访2年,肩锁关节骨折处已愈合,无脱位复发,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①肩锁关节脱位伴锁骨肩峰关节面撕脱性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是同一损伤机制下的不同临床表现;②运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固定牢稳,创伤小,临床疗效肯定;③治疗中要注重对肩锁关节脱位中伴发的撕脱性骨折的处理.

    作者:陈优民;沈晓秋;吴守群;夏春红;黄际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硬膜外注射新斯的明治疗术后腹胀尿潴留

    目的:有效缓解术后腹胀尿潴留.方法:选择非消化道手术后20例有腹胀(17例)、尿潴留(3例)病人硬膜外注射0.01%新斯的明5ml~10ml.结果:有效地缓解了病人腹胀、尿潴留症状,无不良反应.结论:硬膜外注射新斯的明治疗术后腹胀、尿潴留效果确切、可靠.

    作者:张军;周浩;秦洪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新生儿窒息抢救的护理配合

    剖宫产术中出现新生儿窒息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此时手术室护士在抢救中的配合占举足轻重的位置.我院自2000年4月~2002年4月共做剖宫产手术260例,术中出现新生儿窒息者36例,占手术的13.8%,除1例患先天性脑积水家属不愿抢救、放弃治疗外,其余均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普秀霞;张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布拉诺、曲马多复合氟哌利多预防硬膜外阻滞下剖宫产牵拉反应的比较

    目的:剖宫产术中牵拉反应较为常见,我们采用布拉诺、曲马多分别复合氟哌利多预防术中牵拉反应,取得了较好效果.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初产妇180例,ASAⅠ级.随机分成三组,A组于术前肌注布拉诺8mg,氟哌利多3mg;B组于术前肌注曲马多0.1,氟哌利多3mg;C组不用辅助药物,术中监测EKG、SpO2、Bp、R、HR及镇痛效果,胎儿Apqar评分.结果:A、B两组术中抗牵拉反应效果好,优于C组(P<0.01),且对胎儿无影响.结论:用布拉诺、曲马多复合氟哌利多预防硬外麻醉下牵拉反应是两种较好的选择,且布拉诺与氟哌利多副作用少,更适用于产科手术.

    作者:张春海;周勇;周浩;曹士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针吸细胞学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针吸细胞学检查在肿瘤的细胞学诊断中享有重要地位.它可以决定病变细胞的性质,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减少手术医生的盲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为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本文针对我院752例乳腺疾病病人针吸细胞学检查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针吸细胞诊断乳腺疾病正确率可达97.5%以上,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可达99.6%.结论:针吸细胞学价格低廉,简便、迅速、安全、痛苦小、诊断准确,特别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师建立;王欲晓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改良式腹部横切口在子宫全切术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改良式腹部横切口用于宫全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子宫小于孕4个月大小的良性病变患者100例,采用改良式腹部横切口子宫切除术,与同期传统腹式纵切口子宫切除术进行比较.结果:改良式腹部横切口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病率低、排气时间早、拆线时间短、切口愈合好、疤痕小等优点.结论:改良式腹部横切口用于良性病变的子宫切除术是可行的.

    作者:闫秀玲;刘金霞;刘晓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单侧外固定架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四肢骨折的临床特征,分析其诊治特点,选择使用外固定架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单侧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运用c型臂x光透视机,术中可任意调整角度及方向,选择闭合或切开复位的治疗方法.结果:34例病人中,闭合复位外固定17例,6周后复查骨折断端均骨性愈合,成功率为100%,5例感染伤口经取出内固定置管冲洗外固定治疗后,伤口甲级愈合,10周后复查骨折端骨性愈合.12例开放性骨折病人,经清创缝合外固定治疗后,2例伤口感染伴胫前肌腱断裂,2例钉根部感染,经换药治疗后痊愈.8周复查断端临床愈合,12周后复查骨折端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0周.34例病人中无1例成角、缩短畸形,2例胫前肌腱断裂病人伴足背伸功能障碍,其他病人活动功能正常.结论: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不须切开皮肤及大量剥离骨膜,减少感染源.外固定架具有创伤小、操作方便,延长加压、调节方向、缩短手术时间,跨越关节固定及早期下床负重活动等特点,防止关节僵直、肌肉萎缩粘连,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

    作者:杜奎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自体颅骨帽状腱膜下异位保存再植的应用

    自1996年始对重型颅脑损伤需去骨瓣减压患者34例,均将骨瓣置于骨窗外帽状腱膜下保存,待病情恢复后,行颅骨再植复位修补颅骨缺损,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王小刘;李安俭;黄玉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浅谈护士长如何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护士长是护理工作开展、实施的策划者、执行者、领导者,如何调动每一个护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潜能,造就一支出色的护理生力军,做好护士工作,这是每一个护士长必须考虑的问题.这就是要求护士长不但要掌握管理的内容和方式,而且还要研究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管理艺术.对此,笔者谈谈自己的浅见如下.

    作者:钱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56例新式剖宫产缝与不缝腹膜再次剖宫产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新式剖宫产术缝合腹膜与不缝合腹膜对再次手术的影响.方法:通过对56例再次剖宫产术中粘连情况、术后发热、术后疼痛等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术后再次妊娠手术间隔时间长3年,短13个月,其缝合腹膜与不缝合腹膜有明显差异,缝合腹膜组术中见有不同程度的粘连,术后疼痛差异明显;术后发热稍有差异,不缝腹膜组均较缝合腹膜组轻.结论:新式剖宫产术不缝合腹膜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爱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拇指撕脱性离断的显微外科治疗

    Pho于1979年对拇指撕脱性断指再植首先报道.国内学者对拇指、食指、环指旋转撕脱性断指再植均有过报道,但文中报道的再植方法及成活率各有不同.我们自1990年以来对79例79指旋转撕脱性拇指离断实施再植,成活76指,成活率76.2%.23例经2个月~3年随访,再植拇指获得了满意的外形和功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永彩;任有成;袁正江;崔永光;卢宏;李中锋;李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挤压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7例诊疗分析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多见于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感染中毒和各种大手术的患者.现将我院1990年1月~2002年7月收治17例挤压伤面积在15~40%致ARF患者的诊治体会,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作者:郭明奇;孙秋喜;张宇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