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药学教学中关于“主动学习”的思考和探索

贾献慧;唐文照;慈倩倩

关键词:生药学, 教学方法, 主动学习
摘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主动学习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基于生药学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对在生药学教学中如何促进“主动学习”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总结出重视首讲、生药标本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和网络课堂建设、加强互动及时沟通、完善考核机制等措施,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生药学教学效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西药联合臌胀汤治疗肝硬化腹水40例

    目的:探讨西药联合臌胀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螺内酯进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臌胀汤(水蛭、三七、白术、黄芪等)进行治疗。2个月为1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的TBIL、 ALB、 ALT等各项指标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TBIL、 ALB、 ALT等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 驥0.05。结论西药联合臌胀汤治疗肝硬化腹水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玮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治疗落枕的特殊穴位

    落枕又称“失枕”,常见发病经过是入睡前并无任何症状,晨起后却感到项背部明显酸痛,颈部活动受限。笔者在临床中发现,针对不同类型落枕,采用不同穴位针灸,常可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有的甚至针进即愈。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医分型治疗高尿酸血症100例

    目的:探讨中医分型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效果及方药分析,以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0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组。 A组为痰浊内阻型,采用渗湿化痰法治疗; B组为湿热内蕴型,采用清热利湿法治疗。连续用药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水平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驦0.05)。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中医分型治疗高尿酸血症具有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等优势,今后可将其推广应用。

    作者:廖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多形式讨论式教学法在高职高专中医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工作中,为了更好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可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讨论式教学等。而讨论式教学实施效果显著,值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和领悟。研究认为,讨论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学习主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多种综合能力。在中医专业药理学教学实际工作中,发现课堂教授的的主要教学模式虽然也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主要是以老师为中心的教授,学生被动的听讲接受,不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课堂互动少,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需要对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目的是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素质和动手能力。研究表明,讨论式教学模式不但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现将讨论式教学模式在中医专业中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曲震理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金匮肾气丸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金匮肾气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3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数字法划分为两组,参照组37例患者只用格列美脲治疗,研究组26例患者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采用金匮肾气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糖水平。结果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3%,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3%,对比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糖代谢指标变化情况以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结论采用金匮肾气丸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丁国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五运六气入门专题系列讲座(四)--五运六气的天文学和文化背景

    1天文学背景我国自有文字记载,就有对天象的观测记录。《尚书·尧典卷一》:“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古代先秦时期-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并研制了早的天文学测量仪--“圭表”。五运六气学说就是这些古代天文学成就应用于医学之中的典范。

    作者:邹勇;刘济跃;田文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医经典指导临床应用举隅

    中医经典是古人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理论与临床实践经验的宝贵财富。只有熟悉中医经典,才能真正领会经典的奥秘和经典的生命活力,提高临床疗效。明代刘纯《医经小学》:“学必本于经,病必明于论,治必究于方,而能变通而无滞,斯能尽夫立医之意”。现将自己学习应用经典的临床点滴体会记录如下,与同道共参。

    作者:欧秀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门诊输液室的质量管理

    门诊输液室流动性大,不安全的因素多。如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保证安全,尽量避免发生差错事故是重要的,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考验。我院门诊输液室从环境到规章制度等方面均做了合理改造,在护理质控上进行了规范。这样做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从而为减少医患矛盾,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作者:杨晓玮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聪耳息鸣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治疗四周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和总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总的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7.5%,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疗效确切,具有实际使用价值。

    作者:周友武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益气养血补益肝肾法治疗早期脊柱骨关节痛50例

    目的:探讨早期脊柱、骨关节痛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予以活血化瘀、祛风湿止痛方药和益气养血、补益肝肾方药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益气养血、补益肝肾组明显优于活血化瘀、祛风湿止痛组的疗效。结论使用益气养血、补益肝肾方法治疗,先培本再驱邪,疗效持久而稳定。

    作者:曹运羿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CBL结合PBL教学模式在中医临床实习教学的应用

    目的:探讨CBL与PBL教学法在中医七年制临床实习医师教学中的效果。方法60名中医七年制实习医师被分为实验组及PBL组,分别采用CBL结合PBL教学法或单独PBL教学法进行教学;采用问卷、实践操作及病例分析对各组实习医师进行考核评估及比较。结果实验组实习医师对于CBL结合PBL教学法表现出更高的兴趣及认可;在理论及病例分析能力考核中, CBL结合PBL教学法组得分明显优于PBL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驥0.05)。结论 CBL结合PBL教学法在实习医师教学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及可行性。

    作者:王硕;时金华;李雁;曹建荣;高寅秋;贾擎;谢珅;岳红红;董锡臣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穴位贴敷,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候积分及心电图的改善情况。结果中医证候疗效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和82.1%,有显著差异(P驥0.05);心电图疗效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和71.4%,无显著差异(P驦0.05)。结论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比单纯常规治疗,在改善症状及中医证候方面,疗效更佳。

    作者:张宇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圆利针针刺颈部阳性反应点治疗颈性眩晕60例

    目的:观察圆利针针刺颈部阳性反应点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颈性眩晕患者进行圆利针针刺颈部阳性反应点治疗,每日治疗一次,一周2次,共治疗6次后观察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进行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8.33%,治疗后DH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驥0.001)。结论圆利针针刺颈部阳性反应点治疗颈性眩晕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于川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李莹教授男科病治疗经验

    李莹教授,吉林省著名肾脏病专家,国家级名中医,从医近60年,在泌尿生殖系疾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仅对其在阳痿这一男科疾病的临床治疗经验、用药特点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与同道共享。

    作者:林桢;刘新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女性常吃深海鱼有助抗抑郁

    澳大利亚一项新研究显示,女性常吃深海鱼,可将患忧郁症的风险降低25%。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高能旋磁系统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0例

    目的:研究使用高能旋磁系统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引起的头痛、失眠和肌肉疼痛症状的疗效。方法使用高能旋磁系统治疗来自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科符合研究标准的60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方法为磁盘距离头部和躯干部位15cm进行治疗;治疗时磁盘旋转速度为200转/分;每次治疗30分钟,每天治疗一次,共治疗10天。统计分析使用SAS9.2统计软件。结果①失眠症状,治疗组和对照组改善失眠程度有显著差别(P驥0.01),治疗组总有效率100%。②头痛症状,治疗组和对照组改善头痛程度有显著差别(P驥0.01),治疗组总有效率100%。③肌肉疼痛症状,治疗组和对照组改善肌肉疼痛改善程度有显著差别(P驥0.01),治疗组总有效率100%。结论高能旋磁治疗系统用于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引起的失眠、头痛和肌肉疼痛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作者:李欢;侯江红;吕沛宛;李振中;张文放;王莹;刘坤鹏;苏国磊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留学生温病学教学体会

    留学生经典课程的教学既是教学中的难点,亦是课堂教学探索、改革的创新突破点。笔者在多年的留学生《温病学》教学过程中尝试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温病学》的课堂教学相结合,同时努力开拓全新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以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作者:张晓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苗药六月雪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苗药六月雪的研究现状,为相关科研工作、临床用药指导及新药研发利用等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苗药六月雪相关研究报道的文献,综述苗药六月雪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结果六月雪含有挥发油、糖类以及一些其它类成分,而这些化学成分具有抗菌,解热,抗肝炎病毒,保肝,提高免疫力等作用。结论六月雪具有多种药效作用,具有可研究价值,在医疗保健以及食品防腐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开发前景。

    作者:鲁利民;陆锦锐;韩忠耀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医护理干预失眠46例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失眠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的失眠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遵照医嘱睡前口服地西泮片,观察两组患者失眠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睡眠状态明显改善,睡眠时间延长,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睡眠状态,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叶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外国留学生《针灸学》立体化双语教材的构建与思考

    阐述了《针灸学》立体化双语教材构建的意义,并提供了四大类不同教学形式即纸版教材、网络教材、多媒体电子教材和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思路。通过对《针灸学》立体化双语教材构建的经验总结,讨论立体化教材开发中的注意事项,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舒适;奚赟虎;周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